第49章 慧眼识珠

裴太峰这一天收获颇丰。

当裴太峰将兰拖车里所有东西卸到五行轩,与媳妇将麻袋和捆绑的书刊全部解开时,才看到里面的东西要丰富得多。

那一麻袋领袖像章全部是圆形的,大小不一,大部分是直径约5至10厘米的小像章,也有一部分是直径20厘米的中型像章,还有一沓直径约一尺的大像章,用锡箔纸包装着,尚未拆开。那个正方形大纸箱里包装的是直径一米的超大领袖像章。

裴太峰将包装箱拆开,发现直径一尺的大像章有10个,直径一米的大像章5个,全部用黄铜制做。图案均为领袖全身像。其它中小型像章有的用陶瓷制做,有的用贝壳制做,有的用铝合金制做。轻重不同。均为领袖头像。这些像章下面还刻有字句。

裴太峰粗略清点一下,共有大小近400枚领袖像章。

从薛支书家里拉来的另一麻袋里面,装的全部是《金光大道》、《艳阳天》、《千重浪》等早期文学作品,印刷精美,封面全部用红塑料封皮特制。有52开本的,有64开本的,100开本的,1281开本的。绝大部分是1964年至1969年出版的。

薛支书积攒下的那三捆书刊有《解放日报》、《红旗》、《大众电影》、《科学画报》。

《大众电影》竟然完整的保存了1953年至1984年的全部期数。《科学画报》保存了1962年1期至12期。《红旗》杂志最多,时间跨度从1959年至1987年。

从瘸子家里拉来的那两麻袋书花里胡哨,五花八门。

一个麻袋里装的全是小人书和连环画,书名有《岳飞传》、《杨家将》、《西厢记》、《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三毛流浪记》、《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邱少云》、《罗盛教》、《十万个为什么》、《雪原前哨》、《金绣娘》、《向阳院的故事》、《白求恩在中国》、《陈胜吴广》、《黄继光》等等。有的小人书已破烂不堪。

另一个麻袋里装的大多是文学书籍,有《创业史》、《三里湾》、《保卫延安》、《红旗谱》、《红日》、《山乡巨变》、《林海雪原》、《红岩》、《苦菜花》、《黎明的河边》、《百合花》等等。

望着小山一样的花样繁多的书籍,杜秀兰高兴得抱住裴太峰亲起来。

这些书籍她们小时候都见过,杜秀兰还阅读过其中相当一部分书目。现在她们看起来、翻阅起来倍感很亲切,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杜秀兰说她要专门做几个书架,将这些书刊保存起来,将来再收集补充一些近代和改革开放之前出版的书籍,就能够开一个古旧书刊图书馆了。

裴太峰说:“这些书刊像章你都全部收藏好,先不要叫文友们看。你想,这些书籍像章距今已二十多年或将近三十年时间,虽然时间不是太长,现在还能看到,但大都已成为绝版。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你就很难再找到这些物件。到那时,这些东西就成了稀罕物。随便一本书,甚至是一本小人书,就能卖几十元。

“你发现没有,这些书刊,繁体字均占较大比例。而现在出版印刷的书刊,再没有这种字体了,全部是简体字。还有这些领袖像章和早期文学作品,现在已经值钱了,后面会更有价值。

你没见么,现在群众家里又时兴挂领袖像,连汽车司机的驾驶室里都悬挂着领袖像章。不过这都是新制作的。咱们现在收集到的这些领袖像章,可都是六十年代初出版的老货。特别是那15块大直径铜制领袖像章,现在已经非常少了。

将来办事情,给有这方面嗜好的领导或老板送一块大方好看的铜制领袖像章,比送几千元钱还管用。你就等着这些东西升值吧!”

杜秀兰听着丈夫的话,觉着裴太峰经过多年的走江湖办事,已经熟悉社会,捕捉战机意识强,善于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观察事物很有见识和前瞻性,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可比读死书的文化人强多了。

杜秀兰兴奋地又一次扑向丈夫怀里,这次的动作比前面拥抱的更热烈。

裴太峰用整整一上午时间,将从白草甸村收购来的几样老货擦洗冲洗干净,这几样东西都露出本来面目。

两个水烟锅大小造型一模一样,都用纯黄铜制造,烟管、吸管、水斗、烟仓外表篆刻有花纹。高19厘米,椭圆形底座直径6厘米,桶身两边刻有篆文“寿”字,椭圆形桶底篆刻“乾隆铜斗”四字。整个水烟锅造型独特,简单大方,精致考究,雅俗共赏。

两个双耳大铜罐像一对孪生兄弟,通体泛着金黄光芒。罐体中间鼓,两头略小,无盖,开口两侧各带一耳把。腹丰口缩。罐高54厘米,口径15厘米,腹围65厘米,底径18厘米。大铜罐外体篆刻着松树、白鹤和松鹤延年四字,厚重拙朴,庄重典雅。

这一对大铜罐虽未注明出处,但既然与一对水烟锅同时流传下来,应该也是清代铜器。

那个大圆墩被水枪冲刷干净后,显出老柏木紫黄白相间的颜色。

这是用一个大柏树根简单加工成的不规则呈椭圆状的木台。台面最长处14米,最宽处70厘米,台面坑坑洼洼不平整。底座是五爪小树根,牢牢抓住地面。大圆墩高70厘米。重109斤。

这么大的柏木树根,只怕有近千年的树龄。这个大圆墩不知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泥土浸刷,竟没有腐朽,显然有些年头了。

裴太峰请来县手联社一位老木匠,让他探究一下这个大圆墩究竟加工成什么家具合适。

老木匠围着大圆墩转了几圈,又蹲下身子查看一阵,说道:“这个柏木树根造型像乌龟,头、尾、脚、龟板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只需稍微加工,就是一张造型别致的大茶几。

“可将中间的那爪小树根截掉,使底座变成四爪,前后各两爪,中间错开。龟身左右两边各雕刻一个‘寿’字,因为龟本身象征着长寿。刨平台面。将乌龟形状的茶几通体打磨光滑,刷几遍清漆,就是一件上等家具。

“就这个树根的使用年限看,这个乌龟茶几绝对是古董级别的。”

裴太峰按老木匠所说参详片刻,说道:“你这个想法与大树根形状极为切合。这样的做法工序简单,天然趣成,不要说是加工一件茶几,简直是在雕刻一件工艺品。

“就按你说的办,尽快加工完成,春节后我就要使用。”

这件乌龟茶几加工好后,紫黄白三种颜色贯通全身,玲珑晶莹,古朴凝重,静如处子,散发着幽幽柏香气息。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艺术品摆件,让人舍不得使用,也舍不得予人。

裴太峰原想用这张乌龟茶几,外加两件清代铜器,一并送给周凯斌。在见到如此高贵的乌龟茶几后,他觉着送这一件心爱的木器就足够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