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个五行轩,大家按原路走回来,来到柏木平台跟前。郝明辉已在这个会议平台上给大家沏好三泡台茶。
裴太峰招呼大家在这里坐下稍息。
尤志坚深有感触的说“杜老板,你这个店名起的好啊!里面是金木水火土样样齐全,都是宝贝哦。无论是目前价值还是潜在价值,你都是富婆。这些东西会一直升值,一直有人观赏,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这就体现了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也突出了黄岩县旱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功能,可以说是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于一身。
“这是一处教育群众增强文化自信的好场所。
“屈馆长,你的好多业务要被这个旱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代替了。”
屈得伸连忙说道“县长说得对。说来惭愧啊!文化馆的许多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在外头,黄岩县五行轩的名头要比文化馆叫得响,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
“五行轩没有向公家要一分钱,杜秀兰凭借一腔对文化事业赤城的热心,独自耕耘奋斗,建成了县上第一个旱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这不容易啊!传习所建成后,按理县上要给予传承人一定补助,但杜秀兰从来没有提出过,县文化馆也没有这笔经费。
“我于心不忍,曾经开玩笑说,要把杜秀兰调到文化馆工作,以弥补亏欠她的费用,但我办不到啊!”
这时,尤志坚突然打断屈得伸的话,问道“你说要调杜老板到文化馆工作,这倒是一举两得的法子,只是县文化馆有空编吗?”
屈得伸说“文化馆有两名空编制,人调不进来,许多工作没人干。”
尤志坚说道“只要有空编制就好办。我给人事局和文教局安排,就调杜老板到县文化馆工作。”
尤志坚转过头问杜秀兰“杜老板,你的工作关系在手联社,你是什么身份?”
杜秀兰连忙回答“我是手联社招收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已在手联社工作四五年时间。”
尤志坚说“这就成了。到时在人事上办工作关系和工资关系手续时,按照干部身份介绍到县文化馆,调动和转干一起办。
“盛主任记住这件事,到时你负责落实。”
杜秀兰站起来,向着尤志坚深深鞠躬。嘴里说着“谢谢尤县长关心,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这时,裴太峰抱着三个牛皮纸包装的圆形物件走过来,对盛祥云说“我淘得几面巨型领袖像章,一面挂在五行轩,还有两面同样的像章送给尤县长、肖县长。这一面直径略小,留给你作纪念。”
盛祥云接过像章向门外的小车走去。尤志坚和肖健站起来要走,裴太峰说“我已在醉仙楼订好午饭,现在已中午十二点了,请领导们赏脸,与民同乐一起吃饭。”
尤志坚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你这样请领导吃饭,我们不去乐呵一下都不行啊!”
1992年“八一”建军节这天,郝明辉用兰拖拉着两张旧家具来到五行轩。
杜秀菊听到兰拖的轰鸣声,出门观看。
郝明辉说“秀兰,我们在县文化馆建设工地挖地基时,挖出来这一对旧门箱,我看这一对木箱结实耐用,放在工地灶房里用了一段时间。那天陪同县长参观了五行轩,才知道你这里专门收藏这种旧木器,我今天专门拉过来了。”黄金书屋
郝明辉,杜秀兰和司机三人将一对门箱抬进五行轩。杜秀兰觉着这门箱挺沉的,坚硬如铁,给人印象是用老木料制做的。
杜秀兰知道这种门箱,这是以前男女结婚时,男女双方必备的结婚用品。男方和女方各自打制一对门箱,一对板箱。门箱高约12米,长07米,宽045米。门箱正面有两扇带把手的小门,小门上面或下面有两个抽屉。门面及四边多有雕刻艺术。与门箱对应的板箱,就是农村上平常用的那种长方体木箱。
由于农村上过去家具少,成婚后的两对门箱、两对板箱是最主要的家具,用于放衣被和重要物品。
杜秀兰给郝明辉沏茶,二人坐在柏木大桌台闲聊。
杜秀兰问起文化馆工程建设情况。
郝明辉先提前祝贺杜秀兰工作上有新转机,接着说道“县文化馆建设工程自三月初开工以来,到现在才把地基开挖好。白草甸村群众搬走后,老房子并没有拆除,群众们只是把空房子所有门窗拆去。我们在划定的地方拆除地上建筑时,老房子宅主们也来了,他们还要老宅尚未拆除的四梁八柱和屋顶檩条、椽子等木料。所以,地上建筑实际上是明辉公司和拆迁户共同拆除的。
“群众们拉走所有木料,剩下的土石垃圾都由我们拉运清理。在工程上唯一能用的东西就是石头。扎地基所需石头足够了。
“我们用两个多月时间拆除清理干净地上建筑物,才按照设计图纸开挖地基。还好,这部分拆迁费用县上单另支付。
“县文化馆工程对地基要求严,开挖深度宽度大,我们又用三个月时间才将地基挖开挖好。
“在七月底挖最后一座拆除房屋地基时,我们挖出来这一对门箱。
“这一对门箱紧靠地基石墙,四周用皮板围住,埋在地下土石里。箱子露出来后,两个匠人要搬出来,却抬不动。我估摸箱子里装着东西,就让匠人们慢慢打开箱子小门,果然看见两个门箱里各有一对青花瓷坛子,口子封着。大家立刻喊叫起来。我叫大家别声张,小心翼翼将四个瓷坛打开,里面装满着白花花的银元。”
郝明辉说到这里,杜秀兰“啊”的轻叫一声。随口问道“后来咋样?”
郝明辉说“我看到这么多银元,生怕外人看见,更怕让这家老宅主知道。就让匠人们暂时将瓷坛放回门箱里,关上小门,照原来样子用土埋住,等到晚上没有外人时,取出银元大家平分。见者有份嘛!”
郝明辉从随手提着的袋子里取出一个小包,放在台面上说“这是十五枚银元,给你留下。明辉公司六十名工人每人分得30枚,我的这一份咱俩平分。”
杜秀兰打开小包,从里面取出两枚一看,全是“袁大头”。她将这两枚留下,将小包推给郝明辉,说道“我只要两枚收藏,其它不要。这银元你用得着。”
郝明辉说“这些银元五行轩里收藏最好,可以与铜钱古币放在一起。你就别犟了。”
杜秀兰想起丈夫之前在看到大方墩树根时,顺藤摸瓜淘得许多旧书刊的事,就说道“那好吧,我就收下了。问一下那装银元的四个青花瓷坛子还在吗?”
郝明辉想到杜秀兰这里也在收藏瓶瓶罐罐,一拍额头说“我咋忘了这一茬,那四个坛子没有破损,我看还能用,就交给工地大灶,让大师傅腌咸菜用。”
杜秀兰放下心来,说道“我这里最缺的就是瓷器。既然装银元的坛子是青花瓷,摆放在这传习所里最好。
“这样吧,我给你买两口腌咸菜、榨酸菜的大瓷瓮拉到工地大灶,让大灶师傅把咸菜捣腾出来,我要那四个装银元的坛子。”
郝明辉说“这好办,不要你买咸菜缸。我去工地时,买上用摩托车捎过去就行啦!”郝明辉说着,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