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关羽身死消息传来

连着三天,刘禅都在充实的学习中度过。

上午跟伊籍学左传,下午便跟着赵云学骑射。

直到第四天回来的时候,刘禅感觉到王宫气氛变得肃然起来。

这一刻他便知道,大概是荆州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

“世子可算是回来了,大王一直在等你。”

刚入王宫,马上就有仆从迎了上来,显然是在这里等候多时。

刘禅便跟着仆从前往后院。

后院内屋中,诸葛亮,法正,刘备三人正在紧急商讨。

刘备听到儿子回来的消息,立即道:“快让禅儿过来。”

荆州三郡丢失,关羽身死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王宫震动。

原本的刘备伤心不已,嚎啕大哭,后来听到详细消息说,关羽的头颅被砍了下来,而后仔细一询问时间,竟然是十月初八。

刘备恍然想起,在十月初九的那天,刘禅做了噩梦,梦到关羽只有一个头颅立于刘禅床边。

当然他还觉得颇为可笑,如今想起来,这岂不是关羽身死那日,托梦给刘禅。

“拜见父王。”

刘禅进门后,拱手作揖。

刘备也急忙问道:“可还记得那日,在汉中的时候,禅儿做噩梦,梦到云长,十月初八那天。”

“云长跟你说了些什么,还能想起否。”

旁边诸葛亮跟法正,也是目光炯炯的看向刘禅。

他们刚才已经听刘备说了关于做梦的事情,而前线得来的消息,关羽正是十月初八被砍下头颅。

涉及到神鬼之事,心中自然带着一层敬畏。

刘禅回道:“那日孩儿噩梦,关将军披头散发,只剩下头颅,他跟孩儿说愧对父王,还请父王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他之事,坏了大业。”

“还说...”

“还说什么!”刘备催促道。

“还说上庸恐会生变,请父王早作提防。”

刘备喃喃道:“是了,上庸三郡刘封与孟达驻守,云长早发军令,让其出兵助力,然刘封孟达未曾听令。”

“如今云长身死,曹操定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顺势攻打上庸。”

诸葛亮说道:“大王,刘封是大王的养子,他定然不会放弃上庸,但是孟达却心思不宁,反复无常,其怕大王降罪,怕是会有投曹之举。”

“关将军身死,大王深感悲伤,然现在最为主要的是保住上庸三郡,应即刻发兵支援上庸。”

刘禅看了一眼刘备,心下松了口气。

他之所以假借关羽之名说出上庸,就是想让老刘马上发兵去进行支援。

很显然诸葛亮的猜测非常准确,孟达确实投降了曹操,而后配合曹操兵力反攻刘封。

刘封没坚持多久就败亡,逃回成都,以至于损兵折将眼中,上庸三郡也丢失了。

刘备闻言,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刚想开口,那边法正却开口了。

“孟达的为人,我最是清楚,他定然是不会投敌曹操的。”

“虽是关将军身死,丢失荆州三郡,但孙曹想要攻打上庸,并非是简单之事。”

“且说如今兵力,也不好调动,汉中之兵为我蜀中门户,若调动太多,曹操闻讯必然攻之。”

“若自蜀中发兵,此去上庸一千四百余地里,抵达之时,已是深冬,士兵苦寒不说,也无战力可言。”

法正之所以要出言护孟达,是因为孟达是东洲派的人,诸葛亮在这个时候说孟达有投敌的可能,让法正心头很是不爽。

而且就法正看来,这个时候去支援上庸,是很难的事情。

因为天气的影响很大,冬季严寒,士兵长途奔波会造成巨大损失。

即便是上庸真的发生变故,这些士兵赶过去也来不及了,反而会更加损兵折将。

诸葛亮闻言,却没有再度开口。

因为他知道法正说的很有道理,上庸对于蜀中来说,在地理位置上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先前占据上庸最大的意义在于支援关羽,如果在关羽北伐襄樊之际,刘封孟达能够出兵增援,那么就有很大可能保住荆州三郡。

从上庸可以乘船顺汉水东下,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抵达前线。

哪怕是关羽大意兵败,也不至于丢了性命,南郡在看到有生力军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会投降。

最主要的是,关羽出发的时候,是假节钺。

所谓假节钺,就跟后世王朝的尚方宝剑一般,可先斩后奏。

而在关羽向刘封孟达连发数道消息,令其出兵的时候,这就等于是代替了刘备的命令。

但刘封跟孟达抗命了,这就是他们的大罪,严格来说,可以问斩。

刘备这边,听到法正的话,在看了一眼诸葛亮后,也陷入深思。

出兵上庸,到底值不值得。

上庸的地理特点是,四面群山环抱,与四周的陆上交通十分困难。而在上庸的境内,有一条汉水横贯其中,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这种地理特征,就造成了蜀汉从汉中出发,顺汉水进攻上庸容易。

而曹魏从上庸出发,逆汉水进攻汉中困难。

当初刘封顺流而下,轻易地就夺取了上庸,这个地方对汉中也构不成危险。

现在若是发兵前往上庸,倘若上庸已经丢失,那么这些兵力过于面对的是以逸待劳的曹兵。

目前刘封跟孟达在上庸的兵力,也就在一万左右,如果曹兵来攻,两人放弃上庸,也可从水路逃走,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但如果是孟达变节的话,那么就算派去兵力支援,其实也没有了太大意义。

现在是冬季了,冬季动兵是大忌,尤其是攻城战,更难以维持。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管上庸。

刘禅并不是很熟悉上庸的地理特点,不过他看到法正说完后,诸葛亮没吭声,刘备也不作声,大概就明白了一些。

因为诸葛亮已经点出了上庸的变故,这说明刘备肯定是能想到上庸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在法正开口后,刘备选择沉默。

所以诸葛亮先前开口出兵,大致是个幌子,或许是针对孟达,或许是从政治层面上打击东洲派,却不是真的想发兵上庸。

也许诸葛亮已经猜到,他的这个提议,在加上孟达之后,肯定会遭到法正的拒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