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的哲学水准未必比这个时代的专职思想家高多少,只是胜在有后世三千年的积淀,眼界稍微开阔些。有些东西虽然不知道运算过程,但是可以根据标准答案逆推。于是我将「本原用」发展成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悲催的是,自然科学只要把东西拿出来,原理说清楚,别人就算不懂也会很崇拜地说:「哇!好厉害!」但是社会科学一旦抛出一点新东西,就面临着整个体系的牵扯。听不懂很正常,一些人听不懂就嗤之以鼻,另一些人听不懂就打破砂锅问到底。
梁成就是后一种人。我举了几个实例之后,终于还是将「概念」这个概念引了出来。有了概念就得讲内涵和外延,有了内涵和外延就可以区别大项和小项。有了这些基本要素,直言三段论才算构建完成。
即便是两千五百年后的法学院里,这些内容都要讲两个课时。
我居然一天就讲完了!
一天啊!
我讲的时候天才刚亮,还不到吃朝食的时候。等我讲完,外面的僕从已经在问梁成是否把晚餐送进来。
我口干舌燥道:「还有什么问题么?」
众人满心喜悦者有之,云里雾里者有之,茫然不解者有之……我喝了口水:「这个一定要学会,对于日后学习墨术很重要。」
「夫子,这个有什么用?」南郭淇道。
「这叫推理。」我道,「有时候人的思路并非你想像得那么坚韧和清晰,用这种方法来保证自己所做出的结论是对的。比如赵人公孙龙所谓的『白马非马』,居然有人还跟他诡辩,其实用这个三段论就很容易击溃他了。」说完我就后悔了,公孙龙现在应该还没有提出这个着名的论题。
好在这里没人知道。
「首先定下马这一概念,」梁成喃喃道,「四足善跑,可驮物大兽,白马是符合这个概念的小项。所以白马是马。」
看着一个身穿深衣梳着发髻带着纶巾的中年人,一个人若有所思吐出两千年后的学术术语……我觉得很不和谐。
「大前提必须正确,概念一定要清晰。」我道,「若是四足善跑可驮物的大兽就是马,那么牛怎么算呢?所以墨者非但要精于心术,还要博物啊!」
「请教夫子,那么概念如何清晰呢?」
「取其根本而分门别类。」我有些头痛了,莫非要还要讲「分类学」和「本质论」么?
好在众人只是不求甚解地「哦」了一声,我趁机宣布开饭。
吃饭的时候大家讨论起了《墨文鞭影》,我总算松了口气,随后便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星火燎原 第13章 第九十六章 共济(四)
我原本指望的墨社骨干,不识字也就算了,就连墨学的基础知识都不知道!不是说文化口口相传么?他们不知道墨家宗旨,怎会有这么坚定的信念,背井离乡前往一个遥远陌生的国度啊!相比之下,梁成比他们更像墨学门人。
我摇了摇头,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三百字的《墨文鞭影》讲解了一遍。好在这些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内容,我也不指望他们举一反三,所以进度还算可以。这一晚上的教学之后,我意外地发现秦棣有很不错的记忆力。
他是南郭子淇的表弟,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其实我觉得他们六个都没什么话。传说话少的人意志坚定,从他们身上看来倒是真的。
在我讲完了一遍《墨文鞭影》之后,秦棣虽然没有全部听懂,有些地方也不能融会贯通,但是已经可以一字不错地背出来了。有这样的资质学东西总是占很大的便宜,一般有两类人能有这样的天赋。一类是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大量记忆,刺激大脑,从而达到过目不忘的本领。还有一类是心里不装事,大脑发育成熟之后一直处于休息状态……我是前者,秦棣是后者。
总之,人各有所长,起码明天有人去诱拐小朋友了。
诱拐小朋友还需要一样法宝——泡泡。
见过很多穿越众用肥皂起家,虽然是个技术水平的确很低,只要喜欢玩diy的人都可以做到,不过我可不相信在战国时代能搞大规模的肥皂生产。这个时代的油脂太贵!
我不计成本搞这个东西的目的不是拿去卖,而是为了弄点泡泡出来。从我记事开始,小朋友拿着泡泡棒到处吹泡泡就是一门经久不衰的游戏,
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除了缺乏高浓度酒精使得脂容率过低,其他都还算成功。中午的时候,盐水槽里的肥皂基本析出。从外观上看,因为无法过滤出干净的硷水溶液,所以里面还夹杂着大量的草木灰,不过我只要能吹出泡泡就可以了。
滦平取来了麦管。
我悲剧的发现,肥皂的清洁能力还算可以,问题就是——不起泡啊!
好吧,老天,你赢了!
哥还有后招!
风筝!
墨子用了三年的时间做了一架木鹞,飞了一天就坏了。看上去很丢人,实际上却是人类文明史上很重要的一步,丫发现了空气流动产生的浮力!咳咳,我激动了,还好这话没说出口,只是心里感嘆一下。
后来鲁班用竹子加以改进,可以在天上飞三天,还用它去窥伺宋城。我很好奇木鸢怎么当无人侦察机用……难道鲁班还顺便发明了高空摄像头?当然,也可能是鲁班做的风筝上画了两个大眼睛,所以宋国人以为是鲁班用这东西在偷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