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我刚刚在锦州城里看到报捷的使者了,东江镇刘兴治那些废材被平定了!”
回到营地之后李信先到了李卑的大帐之中跟他说起了今日的见闻,没想到李卑一点也不惊讶只是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您都知道了呀?”
“我也是刚得到消息,听说是孙督师派人前往皮岛联络刘兴治反正,结果刘兴治所部内讧造成的。”
“那这样的话,孙督师的计划落空了,东江镇是否还要乱下去?”
虽然李信来自于后世但是他对于明末的历史只是了解大体脉络对于具体个人的了解也仅限于向孙承宗、袁崇焕、吴三桂这种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物。
就连自己这个便宜伯父李卑在前世他也并没有听说过,不知道为啥像他伯父这种名将在明末历史上最后却默默无闻了。
到了东江镇那边李信熟悉的人物只有毛文龙以及他那几个义子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寥寥几人,对于现在的刘兴治等人他实在是两眼一抹黑并不清楚。
“我听说刘兴治等人内乱是被沈世魁、张焘率领部下所平,但是沈世魁此人太过贪婪又大字不识,估计很难担任总兵一职,最有可能前往皮岛的是孙督师麾下副总兵黄龙。”
听完李卑的猜测,李信有些疑惑地追问:“为何是黄龙?”
“黄龙与马世龙一样都是当年孙督师第一次督师辽东时候提拔的爱将,现在马世龙被调回陕西抵御北虏,祖大寿等人又要留在宁锦,能派出去担任一镇总兵的只有黄龙了。”
“原来如此!”
李信不由对李卑精通官场关系极为敬佩,自己这个伯父也就是在阉党问题上比较激进,其他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官场老油条了。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与李卑的预测果然大差不差,孙承宗果然建议由黄龙担任东江镇总兵。但是邱禾嘉为了反对孙承宗势力的发展向皇帝建议让沈世魁担任东江镇总兵。
双方有事一番扯皮之后最终崇祯皇帝下旨黄龙担任东江镇总兵,沈世魁担任东江镇副总兵。沈世魁立下平乱的大功最终却没拿到总兵一职又手握兵权不由大为不满,黄龙则率领部下家丁入驻皮岛对这些地方实力派进行压制。
就这样东江镇经过数次内讧之后陷入短暂的和平之中,新的内乱又在酝酿之中,对于这些就不是李信所能干预的了。
东江镇的叛乱刚刚平定没几天新的事情又来了,这次是登莱巡抚孙元化首先向皇帝上疏提出了他的收复辽东的计划。
再给崇祯的奏疏里孙元化向崇祯建议说皮岛地小人多所以才屡次发生内乱,不如将皮岛的部分兵马前往辽东新筑城池,这样既可以收复失地又可以减少东江镇内乱。
看到孙元化这个奏疏之后崇祯觉得可行立刻交给众大臣商议,其实孙元化这个计划并不新奇只不过是以前孙承宗、袁崇焕经常用的筑城堡步步推进战术。
但是孙元化这个计划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太过于激进,他将此次筑城的地点选在了辽河边的广宁卫。他的计划是以广宁为基地加上登莱的兵力收复金州(大连金州区)、复州(大连瓦房店市)、盖州(营口市盖州市)等辽东半岛失地。
广宁卫位于现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在明代这是一个军事重镇。著名的广宁之战便发生在这里,这一战不但导致明朝辽东主力崩溃最重要的还是让明末最有可能收复辽东的督师熊廷弼下狱被处死。
如今广宁之战已经过去了九年孙元化却又提出了在这里重新筑城,不知道该说他大胆还是无知。要知道广宁距离沈阳的距离与距离锦州的距离差不多远,明军并无后勤优势。
要想在这里筑城就需要有在野战之中击败后金的实力,不然就无法筑城,话又说回来要是明军有了野战击败后金的实力又何必筑城?
所以孙元化这个计划直接被兵部尚书梁廷栋等人否决了,梁廷栋此人虽然不敢领兵作战,人品也不太好但是最起码的军事常识还是有的。
没想到崇祯却对众人的保守十分不满,善于揣摩皇帝心意的温体仁当即表态支持修筑新城的计划。见温体仁支持皇帝的计划,梁廷栋又厚着脸皮表态支持。
这个计划通过之后立刻被崇祯下旨派往辽东交到了督师孙承宗手里,孙承宗当即上疏将这个计划批判了一番,邱禾嘉难得的与孙承宗统一了意见也表示反对这个计划。
不过邱禾嘉在反对这个计划之余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就是修筑广宁右屯卫(锦州凌海市右卫镇),等修完了右卫镇之后再修义州(锦州义县),等这两个地方修完之后再修广宁。
邱禾嘉的计划相比孙元化要温和得多同时距离也近了不少,他原本以为孙承宗能支持他的计划,没想到孙承宗还是拒绝了。
并在给皇帝的上疏之中将邱禾嘉的计划也批判了一番,在给崇祯的奏疏里孙承宗这样说道:“广宁距离大海有一百八十里海运不便,距离大凌河一百六十里陆运也不便利;至于义州太过偏远又有山脉阻隔利于建奴不利于我军,只有右屯还算合适。”
“但是右屯卫的城墙早就被建奴拆干净了,现在再去修的话建奴必定会派兵前来阻挠。右屯位于大凌河以东不利于防守,不如先修以西的大凌河堡(锦州凌海市)。”
接着孙承宗又说明了修筑大凌河堡的的好处,那就是大凌河堡距离锦州城不过三十里附近又有松山堡、杏山堡互相支援足以拒敌。
邱禾嘉知道孙承宗的计划之后不由大怒他认为孙承宗太过胆小,于是上疏给皇帝弹劾祖大寿贪污军饷、孙承宗暮气过重不思进取。
孙承宗也被邱禾嘉屡次反对自己的计划所激怒,于是也上疏弹劾邱禾嘉请求崇祯将邱禾嘉调走,就这样辽东最高的两位长官督师与巡抚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
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么一公开不但让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与兵部尚书梁廷栋大吃一惊同样也让在他们手下为将的李卑、李信等人极为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