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着三轮车,李虎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
他这一次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桔子的销路,不是和这种奸商斗气。
之前的方式行不通,脑子一转李虎有了主意,他推着三轮车,来到了一处大商场前方的广场。
“李虎哥你别生气,我相信你一定会把桔子卖出去的。”
“放心吧,你李虎哥不会跟那种人计较的。”
王晓月安慰李虎,光顾想着怎么卖桔子,李虎把王晓月的事给忘了。
“你看我这脑子,小月你来城里不是还有事要做吗?要去哪我送你过去。”
“不……不着急,先等你把桔子卖完。”
“真的不着急吗?我看你脸色不正常。”
李虎留意到王晓月的脸色很难看,鬓角冒出了一层细汗,像是在忍受痛苦一样。
“天气太热了。”
王晓月随口解释了一句,这丫头平日里有什么话都和李虎说,李虎也没有多心。
从车厢里拿出纸板,李虎掏出毛笔,洋洋洒洒在上面写下几个字,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
宋琪停完车后,来到李虎面前,她担心李虎冲动下,会做出傻事,看来担心是多余的。
“甜过初恋!”
纸板上四个字一气呵成大气滂沱,有道是字如其人,这倒是让宋琪对李虎刮目相看。
“你这广告语不错,只是这周围都是商场,也不缺乏大型的水果超市,在这里摆摊的话,很可能会一无所获。”
宋琪是在点拨李虎,并不是有意泼凉水,摆摊做生意,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王大福在青阳县颇有势力,黑白两道他都有关系,你小子还真有种,竟然敢动手把他给打了。”
李虎苦笑一声,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可以走。
“宋姐你这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啊。”
宋琪微微一笑,一个笑容是这般迷人,足可以媲美电视里的那些女明星。
“就当我是在夸你吧,王大福坑蒙拐骗,惹的是天怒人怨,你也算是做了一件,许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看着三轮车里,一个个饱满圆润,金灿灿的桔子,品相的确很不错,宋琪开口道。
“你得罪了王大福,青阳县那些商贩,谁都不敢收你的桔子,像你这样摆摊折腾,也卖不出去多少货。”
这个问题李虎早就想过了,他相信王大福没有吹牛,只不过李虎也有他的办法。
“宋姐你错了,我在这里摆摊,可不是单纯为了卖桔子。”
李虎表情神秘,忽然他放开了嗓门,大声吆喝着。
这引起了宋琪的好奇心,她倒是要看看,李虎究竟要干什么,桔子还能卖出什么花样不成。
过了五分钟……
一个大妈提着菜篮子,从李虎面前走过,看见车厢里的桔子,停下了脚步。
“小伙子,桔子咋卖呀?”
第一个客人登门,李虎打起了精神。
“大妈您先尝一个,我的桔子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哟,头一回见你这么做买卖的,给大妈拿一个。”
李虎随便拿了一个,亲自给大妈剥开,递到大妈面前。
新鲜的桔子,剥开后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尤其是看着那饱满的果肉,顿时就很有食欲。
大妈咬了几口,桔子的鲜香涌入口腔,汁水顺着食道流入胃里,只觉得胃里有种奇妙的感觉,吃一瓣桔子,好像能够看见一片片,挂满金灿灿桔子的桔林一样。
这种感觉经过五脏六腑,融入到了身体中,逛了一早上菜市场,大妈腿脚都要断了一样,这会儿浑身充满了力气,不自觉挺起了腰板。
“这……这桔子……”
大妈激动的说不上话,嘴巴颤抖着,眼泪都落下来。
宋琪还意味着桔子有什么问题,难道是农药中毒了吗?这次李虎要闯祸了。
“这桔子也太好吃了,我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吃到这么甜的桔子。”
大妈一句话,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扭转,整个人也精神许多。
“小伙子给大妈装三斤,我回去让我家里人也尝尝。”
“大妈、这桔子是我特殊种植,一斤要三块钱。”
“大妈有退休金,不差钱!”
大妈很是大方道,这么好吃的桔子,一定要买回去,三块钱一斤值了。
第一单生意,就这么成了,李虎给大妈装好桔子后,顺手又在袋子里塞了几个。
大妈高兴的合不拢嘴,提着桔子朝着公交站走去,逢人就夸李虎的桔子怎么好吃,吃完桔子后,她感觉自己浑身都有力气。
公交站同样几个等车的中年人,一听老太太这话,纷纷朝着李虎这边而来,都想尝尝老太太夸成了这样的桔子,到底是什么味的。
李虎一辆三轮车旁挤满了人,还是之前的规矩,尝一个再买,尝过后众人纷纷夸赞,不一会儿的时间,满满一车厢,三百多斤桔子卖完了。
从头到尾还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这一幕连宋琪也没想到,甚至她以为,李虎摆一天摊,能卖出去十斤桔子都够呛。
“这……这么快就卖完了?”
“比我预计的时间要长很多,要是没有那么王奸商捣乱的话,早就收工了。”
李虎揣着一大兜钱,俨然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脸上洋溢着笑容。
他相信这买完桔子的人,一定会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多久,传遍整个青阳县,免费帮李虎打广告。
“超市里的桔子也才一块钱一斤,你卖三块钱,这么快被抢购一空,这到底是咋回事。”
这其中的缘由,解释起来很麻烦,李虎在兜里还留了一个桔子,拿出来递给宋琪。
“我卖的可不是普通的桔子,宋姐你尝一尝就知道了。”
心里怀着疑惑,宋琪走南闯北,什么珍稀的东西都吃过,一个桔子能有什么不一样的。
桔皮剥开的瞬间,迸发的汁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当桔子的味道在口腔中徘徊,这一刻宋琪好像明白了什么。
这么好吃的桔子,她是第一次尝到,有句老话叫做,一分价钱一分货,别说是三块钱一斤,价格再贵一些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