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吹泡泡

转眼之间,开学的第一周就过去了。

除了情人节那天姜灵暄带来的惊喜,李耕这一周过得还算平静。

春节假期过后,政府工商局和银行一开工,公司注册完成,各种手续如营业执照、对公帐号、公章等全部下来。

李耕让代办的财务直接将这些东西寄到了办公室,因为是同城,当天蔡秋盈就已经签收了,然后拿着这些资料开始招聘。

比特泡沫的办公室经过加班加点已装修妥善,这两天各种办公设备陆续到齐,就等着他过去主持大局。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2011 年 2 月 18 日,周五,李耕和潘悦然特地请了一天假,再顺便带着上学期落在他租房的两台电脑,一起来到鹭岛办公室。

这一天,比特泡沫正式开业。

蔡秋盈渐渐适应新角色,似模似样地主持了一个开工仪式。

焕然一新的办公室门口。

经由吴光耀设计,新鲜出炉的公司 LOGO 下,团队全体成员笑容灿烂地合影留恋。

说小猫两三只有点不准确。

准确来说,这个时候的比特泡沫有七个人。

开发上,分技术、设计、产品三个小组,高烨和吴光耀各自负责技术和设计,李耕兼任产品组长。但目前三人都是光杆司令。

当然招聘工作已经启动,今天李耕就有面试。

编辑部门除了潘悦然,其实在线上还有将近十名兼职编辑和几十名活跃作者,可以说是目前比特泡沫人数最多的部门了。

去年在李耕表达了在鹭岛招兵买马的想法后,有两位原本就在东南省的编辑表示愿意来投奔他。

这一男一女两位编辑能力都还不错,其中一位暂时作为潘悦然的副手,帮忙管理小飞线报的内容团队和产出;另一位,则是他为小鸟下载准备的。

是的,小鸟下载也准备建立内容编辑团队了。

李耕已经膨胀了,不想再每天花自己的时间机械维护小鸟下载。

关键是进入 2011 年后,Android 设备卖得更好了,小鸟下载的日均 IP 也水涨船高,已经突破 10 万了,眼看就要追平甚至超过小飞线报。

哪怕是光靠广告联盟,也能养得起几个人了。

原本李耕也对小鸟下载没什么盈利预期,既然它负担得起人力成本,正巧小飞线报也要招编辑,就索性一块招了。

行政上,目前当然是由蔡秋盈一把抓。

她做的事情比较杂,比如没事的时候充当前台,招聘的时候当 HR,然后再顺便客串一下财务等等。

对此蔡秋盈不无怨言,好在姑娘还是心善,而且目前比特泡沫这个小作坊,日常工作虽然琐碎,也还不算太繁琐。

虽然电信营业厅出身的她干不了太专业的活儿,但是为这样一个刚起步的团队做后勤,心细有责任心,也足够了。

这一周忙前忙后下来,虽然李耕略有提点,但蔡秋盈自己足够努力,将后勤工作做得挺好。

以上就是比特泡沫目前的人员架构,也是李耕的班底。

除了这几个已经有人的部门,李耕还会成立一个全新的运营部门。

这是个和内容、和社区都大大相关的岗位,随着两个网站社区的壮大,单靠他自己和其他人的兼职义务劳动,维护好社区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运营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有社区运营、产品运营,还有商务运营等等。

除此以外,小飞线报和小鸟下载通过 SEO 打开局面,接下来的运营重点将会慢慢转向各大社交平台,这也需要有足够能力的人来专门负责,也即是所谓的新媒体运营。

在微讯崛起之前,在小红书成气候之前,有多少互联网产品或者新消费品牌是从微博起家的呢?

知道未来大势的李耕当然不会放弃这个丰沛的流量公域。

但比特泡沫盘子那么小,当然不可能分门别类地找齐了,现在招的人得啥都懂一点。

招几个菜鸟简单,真想要招个灵活又能独当一面的……想想就头疼。

除了在招聘网站放出招聘信息,李耕还准备双管齐下,再翻翻活跃用户群,挖掘一下,看有没有相关人才。

总的来说,新的一年,李耕准备招聘的人员很多,除了运营人才,目前的重点还是移动端开发人员。

将近三百平的办公室,如今不到十个人,确实过于空旷了。

其实不单是运营难招,开发也不好招。

普通程序员可以通过一些寻常招聘渠道招聘,真正的精英只怕就难了。

这一行,一个天才胜过无数的庸才。

在即将到来的浪潮中,不论李耕的野心大或者小,比特泡沫需要的都不仅仅是普通技术人员,更需要拥有一流技术水平的精兵悍将。

尤其在团队建设早期,如果找一堆混日子的,不但耽误他的进度,以后团队也废了。

所以哪怕需要两地奔波,在招聘上,李耕力求谨慎,亲力亲为。

……

招聘的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团队七个人在 LOGO 下站着,蔡秋盈不知打哪里找来一台相机,驾着三脚架利用定时功能很是拍了一些照片。

如果比特泡沫成功了,这些也许会成为珍贵的史料也说不定呢。

拍完照,让大家互相认识一下,李耕再说点务虚的话,画个又大又圆的饼,大家鼓个掌捧个场,然后该干啥干啥。

这是原本的计划,结果感觉自己参与了一件大事的潘悦然表示历史时刻不能太无聊,必须加戏。

然后在她的号召下大家开始整活,扛着李耕一边拍一边做各种特技。

整活的过程中,潘悦然的小妹,另一名女编辑杨佳突然好奇问道:

“老板,你说说为什么叫比特泡沫呗?”

李耕抓住机会,让抗得起劲的高烨把他放下,整理了一下衣服,方才解释道:

“比特,bit,这是信息的最小单位。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信息的时代,也是比特的时代。我们做网站,搞互联网,就是和比特打交道,取这两个字,很合适吧?”

“泡沫嘛,比特的世界,一切都是信息,都是数据,是不是就想泡沫一样呢?同样都是那么的脆弱,物理上给你停电、断网,你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比特的世界变化很快,先驱会成为先烈,巨头会衰落甚至消失。

就像你吹泡泡,吹得再大也是脆弱的、容易消失的……即使你暂时幸运地不挤破,说不定哪天别人就吹得更大、更灿烂。

这就是这个行业深入基因里的危机感。

取泡沫两个字,也很合适吧?”

这对互联网行业的形象说明,众人不管听没听懂,都自发鼓起掌。

李耕谈性也上来了,扬手止住了掌声,在气泡包裹的“比特泡沫”和“Bitfroth”中英文 Logo 下踱了几步,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有人说,原子的世界已经近乎陷入停滞,而比特的世界正在飞速狂奔。

我们想要飞行汽车,但得到的只是 140 个字符。

这就是这个世纪的真相。

也因此,我们在比特之上建立我们的事业。

但比特和原子两个世界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当数字化高到一定程度,它与真实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即使是在当前,也有不少能将两者有机结合的领域,比如电商、比如小飞线报就是如此,我们促成的交易是真实不虚的。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或者说比特泡沫的愿景,就是要在泡沫一般转瞬即逝的比特中寻求立身之道,寻求那些真正永恒的东西。”

李耕的这些思考由来已久,只不过过去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吐露。

现在正是一个恰当的时刻。

话音落下,几人很给面子地送上了掌声。

潘悦然则是眼睛发亮,拍手叫起来:

“那我们来吹泡泡吧!”

“什么鬼,我这个泡沫,怎么就变成泡泡了?”

李耕吐槽道。

不过他想了想,又点头同意了。

去年小米成立的时候,雷骏和所有初创成员一起喝了小米粥,此后多年,这一幕随同小米的壮大而为人津津乐道。

现在比特泡沫戏仿一下,也未尝不可。

说干就干,他让蔡秋盈端来一盆肥皂水,又到药店买来一些甘油加进去,这样可以使吹出来的泡泡更持久。

再找来一堆吸管、矿泉水瓶和回形针。

然后取下矿泉水瓶上的防盗环,和吸管、回形针一起,做成一根根吹泡泡棒。

于是,一群人就在办公室里开心地吹了好一会儿泡泡。

到最后玩大了,高烨甚至将一大把吸管困在一起吹,说是泡泡加特林。

神特么加特林。

李耕和吴光耀也整了一个花活,鼓捣着做了一个当代吹泡泡艺术装置:

弄来一台电风扇和一个衣架,还有用来固定的砖块。

将风扇悬空倒着,固定住头部并且和砖块绑定,打开摇头开关,形成了一个底座不断转动的机关。

绳子一端用夹子固定在转动的风扇底部,一端系着水瓶防盗环。

风扇一开,底座带着绳子转,一个个泡泡被吹了出来。

……

大家玩得开心,这些素材当然也在蔡秋盈的手中一一存入档案。

工作室的成立,无疑是李耕这一世事业的重要节点。

也许,在若干年后,这也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重大时刻。

但这时,尚没什么人知晓,在这个小岛上,软件园内无名的写字楼里,穿透窗户的阳光下,无数五彩斑斓的泡泡里,一个微末无名的小小团队正肆意庆祝它的成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