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塞外

狂风席卷着连绵成团的雪花,吹起地上的积雪,形成一大片遮蔽了视野的“雪雾”,让人看不清楚前方的路。

在这滴水成冰的鬼天气当中,将士们踩着及膝的厚雪艰难跋涉,一路向西。

厚厚的大雪覆盖了草原,前方似乎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茫茫雪原。

为了减少战马的负担,士兵们纷纷扛着沉重的盔甲和其他物资,牵着马匹一路步行。

这样的天气实在不适合行军,但每一个士兵都士气高昂,领头的高福高监军还带领众人高声吟唱着唐人的诗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塞下曲》恰是云川卫士兵们的真实写照:胆大心细的成虎臣亲自率领部曲横穿大漠,仅仅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打出了一场辉煌大胜。

好吧,其实这场胜利并不是打出来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发生惨烈的战斗。他们所遭遇的敌军并不是蒙古主力,仅仅只是一支类似于后勤给养的“看守军”。

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一支明军突然从沙漠里钻出来。

当时的情形颇为有趣:为了横穿沙漠,成虎臣甩掉了自己的辎重和大部分辅兵,仅仅只带领不到三千精锐。蒙古的“看守军”虽然数量更多一些,却不是精锐的野战军,而是运送后勤给养的“三流军队”。

因为彼此都不知道对手的底细,谁也不敢贸然进攻。

经验丰富的成虎臣当机立断,在后续的辅兵和辎重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连夜发起突袭,大获全胜。

因为对手的战斗意志十分薄弱,又是夜战,根本就是一触即溃。

敌军甚至来不及完全焚毁大量的粮草物资,直接就一哄而散了。成虎臣趁机占领了敌人的一处“后勤基地”,缴获了大量的粮草物资。

“兵贵神速”的道理大家都懂,乘胜追击的战术也早就用滥了,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却不可能做到。

以少兵临敌境,至少要摸清楚周围的状况才行。

所以成虎臣主动放弃了追击的打算,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休整,在等待后续部队赶上来的同时,把游骑斥候全都撒了出去,基本摸清了这一带的状况,然后才开始追击溃逃的敌军。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在迟滞己方行进速度的同时,也在延缓对手的速度。

狂风暴雪已经下了整整四天,依旧没有止歇的意思,但将士们的士气依旧高昂。

轻而易举就获得的辉煌大胜,让他们信心十足,浑然没有把昔日叱咤风云的蒙古骑兵放在眼中。

孤军深入已犯了兵家大忌,但成虎臣一点都不在乎: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尤其是下了大雪之后,敌我双方的信息传递速度都会严重迟滞。

根据成虎臣的估计,现在的蒙古大军主力应该还不知道身后已经出现了一支明军。就算他们已经知道也不要紧,因为大规模的调动需要时间,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做出相应的部署。

这个时候,什么都不要想,只要一门心思的往前冲就可以了。

只要前进的足够快足够远,就可以打乱敌人的整体战略布局,让他们暴露出更大的漏洞……

这是冷兵器时代的“闪电战”。

“功名只应马上取。”

“我们已经冲进了蒙古人的后院,此一战朝廷必然不吝封赏。”

“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就看这一下子了,想立功的就给我撇开腿脚往前跑……”

高福高监军虽是个太监,却没有太监们的那种阴柔,反而更像是个老兵,他深知这些当兵的想要什么:无非就是立功受赏,无非就是名利二字。

至于说“效忠朝廷”“为国尽忠”等等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当兵的才不在乎这些呢,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升官发财而已。

正是因为熟知底层士兵最真实的需求,高福高监军才总是强调“立功”二字,总是能激发将士们的高昂士气。

“大雪下了四天,咱们就追了四天。”高福高监军一把抹去已经冻结在眉毛上的冰凌:“我估摸着蒙古大军应该已经知道了咱们的存在,正在调集大军从四面八方围上来。”

“但愿如此。”成虎臣就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很难在他的脸上看到任何感情波动,但是这一次他却在微笑:“若真是这样,咱们就立大功了。”

虽然仅仅只有三千精锐的战兵和两千多战斗力低下的辅兵,但成虎臣却一点都不怕蒙古大军的合围战术。

事情是明摆着的,就算真的有几万蒙古大军围上来,他们也可以从容不迫的退回到沙漠边缘地带躲避,最多也就是再辛苦一些,走几天的路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