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反了!
这个消息传到朝廷,无数人都绷不住了。
终究是反了!
从金榜公布之后,无数人都在观望着,燕王什么时候反?
之前八王之乱,口号喊的响亮,但真正动手的也就宁王而已,其他都是陪衬。
而燕王出场就不一样了,其余几个塞王几乎都出动了,似乎是在响应燕王!
连没有兵权的亲王都站出来摇旗呐喊。
这阵仗,实在太吓人了!
朱允炆早已被吓的脸色惨白!
全国有一百多万大军,但十一位塞王便掌控了其中三成多的兵力,而且这三成还都是精锐。
如此声势浩大的场面,也难怪朱允炆会吓懵。
他此时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黄卿,不是说燕王已经放松警惕,短时间内不会谋逆吗?现在他反了!现在怎么办?”
黄子橙低着头不敢看建文的眼睛。
说实在的,燕王会不会反,他怎么知道?
他又不是燕王肚子里的蛔虫。
当然,这些话不能说,会掉脑袋的!
而且也确实是他当时信誓旦旦的出主意,还忽悠建文帝,说这样做能够打消燕王的警惕之心。
如今面对建文帝的怒火,他丝毫不敢驳斥。
等了一会,朱允炆见黄子橙不吭声,顿时更加火冒三丈。
这个黄子橙,哪是什么大才,分明是个草包,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若不是时机不对,他都要砍了对方的脑袋!
他只好求助齐泰:“齐爱卿,你可有对策?”
齐泰思虑片刻,道:“陛下安心,燕王谋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至于其他藩王看似声势浩大的举动,实则都是在向燕王看齐。”
“所以,此事的关键点便是在燕王身上!”
“若是我们能够正面击溃燕王,挫一挫他们的气势,想必这场闹剧很快便可以结束!”
齐泰镇定自若的态势,似乎感染了建文帝,朱允炆很快也平复了心绪。
他觉得齐泰说的很有道理,心中顿时重新燃起了斗志。
“齐爱卿说的很好,没错,这次的关键点便是燕王,只要能够击溃燕王,那边让他们失去了主心骨、领头羊,到时其他的藩王还不是任由我们揉捏!”
“这样,朕马上下令,让长兴侯率军围困宁庶人,徐辉祖正面迎击燕王,务必在短时间内击溃燕军!”
才刚说完,齐泰急忙提醒:“陛下不可!难道陛下忘了徐辉祖与燕王之间的关系?”
朱允炆闻言,当即脸色大变。
“来人,传朕旨意,召徐辉祖反京觐见,大军暂由长兴侯耿炳文接掌!”
“令敕令曹国公李景隆即刻前往大同府统领大军,正面迎击燕逆!”
“是陛下!”一名侍者急匆匆离去。
做完这一切,朱允炆才似乎放松了一点。
太凶险了!
燕王本身便能调动几十万兵马,若是徐辉祖与他里应外合,那朝廷基本上就完了。
他朱允炆可以直接引颈就戮了,都不用反抗!
现在只能祈祷李景隆能够快点击垮燕逆吧!
朝廷的诏令很快传到了徐辉祖的军营,朝廷的这个命令,整个军营都哗然了。
然而,纵使徐辉祖再不甘,也只能乖乖返回京师。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迟早会引来皇帝的猜忌,只不过没想到会这么早而已。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一丝希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忠心,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他也想建功立业,他也想向父亲那样,名留青史!
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
徐辉祖被罢免大将军的职务,大军由曹国公李景隆接手。
在出发之前,朱允炆便给李景隆下了死命令,必须正面击溃燕军!
所以,李景隆刚来便将大军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由耿炳文率领十万大军围困宁王,一部分则是自己率领,前去迎击燕军。
然而。
人是当天上午走的,消息是第三天下午传回来的。
大同府平叛大军驻地,中军大帐,耿炳文看着面前衣衫不整,盔甲都少了一半的兵卒,怒吼道:“你说什么?你们的大军全军覆没?大将军危在旦夕?”
这怎么可能!
他李景隆和二十五万大军是泥塑的吗?
仅仅三天便出现这等变故?
耿炳文不敢耽搁,他连忙找到铁铉,表明自己要去救援大将军,让铁铉带着八万大军退守太原府,务必一定要守住这个重要关隘!
随后,他便带着两万人马火速救援。
此行,他的职责只在于救出大将军,反攻并不再他的预算以内。
然而,他根本没有碰到李景隆,反而因为他们两万人马声势浩大,被燕军给注意到了。
于是,朱棣放弃追击李景隆,转而调转马头,冲向了耿炳文。
一番激战,朝廷军再次败亡,年过六十五的耿老将军被俘。
这是一次失败的救援行动。
当然,耿老将军也并非做无用功,他最起码掩护了大将军李景隆顺利逃走。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