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内的走廊上,青灯的光影使得国公府内不再是一片的幽暗。
杨修在自己的屋内,想从学宫回来后,该怎么面对归来的母亲。
要知道记忆之中母亲是最为疼爱他的,从出生到长大,母亲一直为了他的事操心不已。
为了让杨修能够成长,这位皇家的长公主还时不时回她母亲的父族敲竹杠。
很多的天材地宝都是这位母亲敲竹杠敲回来的,由此可见这位素未谋面的母亲对他是真的疼爱。
杨修此刻又想到了夏心怡的事情,夏心怡说对他是喜欢。他内心虽然平静却也是知道,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久,或许对于夏心怡来说确实是愧疚感。
准备行冠礼了,趁着夏心怡这段时间说静一静还是不刻意去接触的好,冠礼后自己也出去闯荡一份,看看这神奇的仙武世界,这样可以好想办法提升实力,多弄点能量值。
随后他便写下了一封信,打算在在即行冠礼后离开京都时,托人送给夏心怡。
“剑圣前辈,您休息了吗?”
“少爷有何事?我这个修为休不休息都一样了,所以我在感悟这片天地。”
“没什么,剑圣前辈白日我从学宫回来后,夜晚你就对我进行实战指导吧。”
“没问题,少爷。”
剑圣话音回答完便无声了,此刻杨修回到了房门内,盘坐于床上,看着自己的丹海正准备开始修炼《天道秘典》。
《天道秘典》也确实强大,只要他某体系进入了三品,那么他的气息将于天地同化,想显露什么修为就什么修为,到时候扮猪吃虎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丹海之中。
一朵快凝成实体的十二品白莲虚影飘浮在一片幽蓝色的大海之上,虚影中心好像在孕育着什么。
顶部是一片眼望无际的星空。
白莲身旁的浩然之气此时多了几丝金色的气息,杨修感觉到气息中带有着不平凡的神圣感。
此时系统提示出现。
“请宿主不用担心,这是宿主今日在诗会所收获的浩然之气,系统已将它完美的融合与宿主身体之中了。”
杨修看到提示便开始了修炼。
初晨一缕阳光照入了杨修的房内,杨修随后便起了身。
国公府中诸多奴仆也进入了日常对府中的打理,不过今日,他们却十分仔细,因为今日主母便要回府了。
杨修吩咐了侍女莫雨,让她转达张管家备好玉辇,准备出发去学宫。
府外。
玉辇已经准备好了,张管家已经站在玉辇旁。
杨修看了看张管家道:“张管家日后就不劳烦你送了,老师给我派了一位高手。”
而后剑圣从杨修身后走出,张叔平仔细打量了剑圣独孤,看不清修为。
而后便放弃了打量,对剑圣独孤道:“那么少爷日后就拜托你了道友。”
“放心吧,老夫这小胳膊小腿的也好久没动,保护少爷就交给我吧。”
说罢杨修先行上了车,剑圣独孤也上了玉辇驾车。
身上散发的气息让拖着玉辇的马匹须臾了一声。
玉辇绝尘而去,不一会杨修便到了学宫。
阴阳学宫。
杨修穿过大门根据记忆来到了亚圣小院,此刻张礼拿着一摞竹简,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孤本正在研读。
他感觉到了杨修的气息,便大手一挥小院门顿时打开,并示意杨修进来。
“杨修,你来了啊,今日你去你林师兄那吧,由他代我受教。”
“待我为你加冠后,我会将我的修行心得一并给你。”
“你儒家的道得你自己走,像你父亲那般,我亦不能给你太多的帮助。”
“浩然之气,是世间最纯粹的正气,与其他正气不同,若走吾道,那你将永远失去自己最为纯粹的道。”
“老师也是为了你好。”
亚圣平静的看着杨修对杨修说着儒生之道。
杨修也明白了亚圣的心思便道:“老师,您也知道我兼修道家绝学,那是否能给予一些支持?”
杨修的想法很简单昨夜李景隆说了学宫的资源会有他一份,缺少能量值的他,此刻学宫这只羊就站在面前怎么能不薅羊毛。
“你冠礼后自去藏书楼,那里有着历代圣贤的心血,还有他们的伴身文物,只可取三件。”
“下去吧。”
随后杨修行了师礼便离开了亚圣小院。
一路行走,看到学宫内各不一样风格的院子不由得惊叹学宫之妙。
有学子钻研机关、有学子小溪旁曲水流觞、也有学子在黑白战场上对弈.......五花八门。
走了许久来到了林夫子的学堂。
学堂内,摆放着五十多张桌子,每张桌子面前都坐了一人。
接近四成男子,六成女子,所有人年龄大致都是十六至十七岁,正值青春。
古代规矩很多,理论上是不允许女子读书,但在这个仙武昌盛时代,人人以修炼为荣,哪怕是女子。
这里六层之多的女子也能看得出儒道本身的兼容性。
而且有些女子别看她柔弱,你若是个身无修为普通人她能一拳把你打晕。若是遇到那种妖孽女子她一言:“此男子在此刻在河水之中。”她不要你性命就来来回回说出出进进。
这可不完犊子了吗?
再者说女孩子家家的嘛,习武要吃的苦,修道也要按耐住寂寥。
儒道就不一样了,都是来求学的学子,而且只要养出正气,虽为女子也可教书。入朝难度虽大,但是若是入镇妖司、司天监或者去武盟当启蒙老师亦是百分之百录用的,不得不说儒生在这个仙武世界是很吃香的。
至于座位之分,资质上佳的往前面坐,没资质的就坐在后面。
一般都是抢位置做,无论资质的好坏在学宫学习,资质更不好的更想学习,寒门可出人头地,权贵可步入仕途。
这样的座位之分也就有了争斗,文斗在学宫都是常见之事,所以学宫从不去管座位之分。
“看那是杨修吧!”一道悦耳的女声在学堂之中响起。
于是学堂内沸腾起来了。
“他居然来我们这上课了!”
“偶像啊,昨日那水调歌头,说得我的心都跟着他走了。”
......
“肃静。”
林夫子也看到了杨修,面对学堂内的嘈杂便呵斥众人。
“师弟啊,你还是少来我的课吧,你看看我这课都快成什么样了。”
林夫子一脸无奈,刚刚他正在讲大学到半,杨修的出现不得不打断了他的讲课。
“抱歉啊师兄,我也不知道我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既然你来了,那我就不讲大学了。”
学堂内的诸位学子瞬间兴趣来了,亦不知道林夫子这位学识颇高的大儒想说些什么。
但是他们肯定知道和杨修应该有所关系。
林夫子朝杨修示意道:“师弟虽说师傅让我给你开小灶,但是我这也还在上课所以,我一边授课一边给你开小灶吧。”
“多谢师兄。”当即便选择了一个女眷诸多的地方坐下了。
至于为何坐在女眷身旁,问题是它香啊。
林夫子见状也不好说些什么便悠悠开口讲学:“
我朝要入仕需三考,为县试,府试,殿试。既然已有学宫为何要三考?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自身产出正气的,首先正气需要儒生自身与天地产生共鸣,方能聚气,产生一丝儒生境有望,若是一缕正气大儒之资。
若是一丝浩然之气大儒可期,若是一缕亚圣之资。
三考则是为那些自身产生不来正气的学子准备的,以国运之气为根基凝聚正气。
为官则为民。”
“尔等可知何谓国运?”
学堂诸位学子此刻听到林夫子的问话,便在学堂内讨论了起来。
杨修听闻林夫子言,也算是知道了亚圣为何让他来林夫子这里听学了,感情林夫子干货挺多的。
这时诸学子纷纷道。
“国运之气,乃国之昌盛也。”
“国运昌盛,则朝廷欣欣向荣,苍生万民与国同乐。”
“国运衰败,则事不顺,显天灾就人祸。”
又有学子道。
“国运应当为九洲众生。”
此时学堂内各种回答十分的嘈杂,林夫子见状摇了摇头。
“肃静,你们都明白国运,但是有的人却一直未能进入儒生境,未能生出正气。”
“你们可知为何?”
学堂内顿时便哑口无言了。
只见杨修貌似明悟了什么却又说不上来,只是把林夫子的话记在了心中。
“圣人有言,凡利其事,必先知其。你们有谁知如今西北三洲的情况?”
“妖族时不时的肆虐三洲,但是那边三洲儒生却是很多,他们之所以凝得正气正是因为为国出力,为国为民。”
“所以想要靠国运之气凝聚正气,是要为国出力方能凝聚,你等于国于民皆无出力,如何能凝聚正气。”
原来如此,杨修听完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没成想这道理却是如此的简单。
学堂诸位学子今天也算是沾了杨修的光明白了自身正气该如何凝聚。
不料夫子却言“你等学识尚未充实,此聚气之法勿要轻易使用,待到你们结业再将学识运用于天下苍生之中吧。”
“谢夫子提醒,吾等谨记。”随后学堂众位学子齐齐起身,对林夫子躬身一拜。
杨修也起身给林夫子行了一礼不过却不是躬身,毕竟是代师传教。 27438/1108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