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哲老人这话一出,大家便向着第二个院落的正房走去。
院落的设计前后一样,不熟悉的人走进第二个院落以为就是第一个院落。
这种复制的模式在夏国非常普通。
外表看上去一样,走进室内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进屋就是老爷子的书房,书房和第一层房的客厅一样大,都是一明三间的面廓。
但这书房是宋老爷子平时休闲的地方,里面的陈设实在是抢眼,特别是对于喜欢古董的人,这种气氛让人陶醉。
中间是两米多长的大画案,画案上面摆放着海黄紫油梨制作的镇尺,镇尺光华夺目,温润如玉,紫紫的躺在案上如同两具瑰宝。
不远处摆放着一个紫檀木的笔搁,厚重的包浆闪闪发光,造型别致的无以伦比,文人见了是既惊讶又喜欢。
笔搁旁边是一方澄泥砚的砚台,由于年限太久里面凹得很深,厚厚的包浆让砚台大放溢彩。
澄泥砚可是夏国的砚中之冠,文人骚客拥有它都会感到莫大的荣幸。
画案的边上摆放着典雅的笔架,笔架上面悬挂着各色各样的笔豪,文人见了手会痒痒,挥毫泼墨的冲动会让人身不由己。
画案的后面是一张太师椅,明代的简洁风格中透露着豪气,尊贵奢侈又不张扬。
四个角落放着四张八仙桌,每个八仙桌旁边是四把南官帽椅,那种景象仿佛回到了电影中一样。
靠北墙摆放着一排博古架,博古架上摆放着各个年代的陶器瓷器玉器铜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博古架的边上放着一个画轴,静静的躺着看不出什么端倪。
可能古老的纸质让人眼前一亮。
“宋老先生,您这个画卷应该是有年代了。”看见画轴,罗德尼惊讶的问道。
那幅画就是杨超他们从地下室里起来的,由于老爷子喜欢就没有送回去,一直摆放在书房里面。
“老先生,您还拥有明代王绂的画作?”看到那幅画,兴奋的罗德尼脱口而出。
一旁的佟宏源也是二目圆睁,恐怕落过了眼前的一个细节。
“哇塞,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王绂的画作,这人看上去也不在杨超之下呀。”
一旁的苏清影赞叹不已,她非常羡慕对方的鉴赏能力。
可惜他只是喜欢并没有很深的造诣。
“这王绂是谁呀?”走到杨超身边的苏清影,嘴巴贴近了杨超的耳朵轻声的说道。
“王绂是明代的大画家,字孟瑞,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
尽管苏清影压低了声音,还是被身旁的宋云哲老人听到了,老人便向他解释说道。
苏清影的脸上闪过了一抹红晕,周围却是没人发现,因为宋云哲老人展开了画卷,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绂画卷上面。
那是一副乔柯竹石图,竹石画的栩栩如生,真不愧为他画竹高手的这个称谓。
王绂画作存式稀少,他的画卷非常昂贵,这幅画的价值应该过亿,如果是在拍卖行可能会更高。
并且还是有价无市。
罗德尼的眼睛仿佛就转进了画在里面,那种喜欢的程度无法描述。
这种罕世的画作不光是罗德尼喜欢,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爱不释手,这也是古董爱好者一贯的品性。
只要是遇到了争气的玩意儿大家都会喜欢。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苏清影。
文玩界苏清影是最不在行的一个主,他单单凭借热忱就敢于收藏,这也说明他的精神可嘉。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鲁莽,若他不是及时的遇到了杨超,他的公司可能都会被薛天策骗取。
“罗德尼先生,如果你喜欢这幅画我可以送给你。”这时,宋云哲老人非常诚恳的说道。
老人其实更喜欢这幅画,他之所以愿意忍痛割爱,是想起了杨超送给他的九龙衔珠鼎。
九龙衔珠鼎更是价值连城,罗德尼能够送给杨超,画卷为什么不能够送给罗德尼呢?
“宋老先生,这个可不行,君子不夺人所爱,这是你们夏国的儒风,我崇尚夏国文化,更信奉夏国的文明,如此画卷我万万不敢收下。”
说话得罗德尼,掏出手帕擦拭额头上的汗水,看来他真的是激动了。
“罗德尼先生,我师傅是个实在人,他老人家不打狂言,既然说了,您就要收下,这样才对得起老人的一片诚心。”
杨超接过了师傅手中的画卷,硬硬地塞在了罗德尼手里。
“罗先生,不要客气,您收下吧。”宋元春上前几步对罗德尼说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看来罗德尼还是个夏国通,他对夏国的文化掌握得根深蒂固。
于是众人要把整个院子转了一圈,这时大家才返回了客厅。
“杨先生,你和苏清影小姐合办的公司在什么位置?要不我们也过去欣赏一下。”众人的还没落座,罗德尼好奇的说道。
“各位,吃饭啦。”突然,餐厅里传来了保姆张娟的声音。
“各位先去用餐,然后大家再去苏清影的公司。”听到厨房里的喊声,杨超对众人说道。
吃过饭的众人,来到了杨超和苏清影的尚古藏品交易公司。
由于公司刚刚落成,门面还没有正式开业,器物也只有从废品站运来的那些玩意儿,并且存放在库房里面。
杨超带着大家直接就走进了库房。
新落成的库房非常讲究,设计更是一步到位,满满的货架顶天而立,货架上面琳琅满目,虽然说每一个器物都不漂亮,可那古老的文化气息却是充斥着整个库房。
“哇,你们竟然弄到了这么多的民俗器物?”走入得宋元春都感到惊讶了。
对于民俗器物宋元春并没有少见,唐玉那里堆积得到处都是,可唐玉的那些玩意儿太过俗气,文化气息不浓反倒是农民气息浓厚。
眼下库房里的这些民俗器物,虽然说也皆是在农村收购,可双方的档次却是大不一样了,这也就说明了开废品站的孟志海一家人的用心良苦。
“杨超,这些个器物我我可是第一次看到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