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万家生佛,六百万淞沪国人皆称颂!

1937年,11月2日,下午3点。

外滩、沪南、法华等地,一名名身穿蓝色短布褂,手中拿着警棍的城管队员在街头张贴布告。

这一幕吸引了无数老百姓的注意力,租界内的巡捕视而不见,仿佛忽略了城管队员。

“小哥,侬这是干啥子!”

“我看见少帅刚刚带人去了北外滩,是不是有大动静!”

“是啊,这是什么意思咧!”

一个个围观群众凑上前去向城管队员打听消息。

淞沪在蔡轩的治理下,尽管只有两天,但整个上海滩风气为之一变,所有的地痞流氓都消失不见,再没有任何人敢向老百姓伸手要钱,一个个城管队员在街头巡逻,整肃治安,缉拿盗贼。

警察局开始运行,除了治安警察之外,交通警察在各个路口维护秩序,处理交通纠纷。

无论是城管,还是警察,一改往日风貌,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极为融洽,否则像往常,老百姓看见他们的身影,跑得比狗都快,怎么可能主动前去搭讪。

“各位父老乡亲!”

“这是沪都市府亲自下发的公告。”

“奉淞沪督军蔡轩之令,原公共租界东区与引翔区合并为杨浦区,彭浦、公共租界北区合并至闸北,设立闸北区,整个淞沪地区被划分为一市七县。”

“沪都下辖闸北区、杨浦区、普陀区、庙行区、黄浦区、徐汇区、蒲淞区、闽行区、浦东区、南汇区。”

“少帅已经将杨浦区、闸北区的小鬼子全部逮捕,反抗者就地击毙。”

“从现在开始,杨浦区、闸北区的空置房屋由沪都市府统一分配。”

“所有在沪都没有房屋、工作的人可以前往街口登记,市府会酌情分配房屋,下发新的户籍。”

“一应分配房屋的新沪人将会得到安置金,用以购买粮食、被褥等,度过难关。”

“江北的百姓可以返回自己的家园,陆军已经在蕴藻浜建立了防御,阻击小鬼子。”

“少帅不会忘记大家,小鬼子一定会被赶出淞沪!”

城管队员站在布告前,大声宣布。

“好!!!”

“少帅万岁!”

“少帅万岁!”

围观的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呼雀跃。

特别是那些从宝山、嘉定、太仓等地逃来的难民,每天生活在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更无片瓦藏身的艰难处境中,总算是看见了希望。

那些原本就是大场、江湾、殷行的百姓心中更加欣喜,他们总算可以回家了。

这一幕出现在沪都的每一个角落,短短一下午,从公共租界、法租界前往新设立的闸北区、杨浦区安家的百姓达到了数万人,这还只是第一天。

可想而知,未来几天,租界内的难民将会陆续前往北外滩,充实当地,发展当地。

为此,沪都市长杜月笙亲自抽调了交通局的工程机械和建筑工人,先行把闸北、杨浦两区的道路进行拓宽,那些毁坏的房屋进行修补,从而满足安置难民的条件。

闸北区、杨浦区同黄浦区被列入市政核心规划,以此辐射其它七区,实现整个沪都的飞速发展。

...........

淞沪警备司令部。

刚刚回到督军办公室的蔡轩有些疲惫的坐在椅子上,闭目休憩,心神沉入脑海中:“系统。”

“开始签到!”

【叮咚,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三千汤姆森冲锋枪!】

系统的机械提示声一如既往地迅速响起。

此刻,蔡轩睁开了眼眸,轻唤了声:“张发白。”

“少帅!”

侍从处长张发白从门外走进来,恭敬应声。

“从各军中挑选出来的三千侍从整训如何了?”

“回少帅!”

“三千侍从基本已经熟悉了警备司令部、蔡公馆,足以接手警卫工作。”

张发白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为了督军的安全,侍从处效仿国际常例,从军中挑选最精锐之士兵进行轮换。

能够被选中的士兵一旦在侍从处服役一年,就会返回原部队,得以升迁,这算是一种镀金。

同时,少帅蔡轩的安全有了这些侍从的保卫,变得万无一失。

“嗯。”

“公共租界西区一号厂房内有三千只汤姆森冲锋枪,配备五个基数子弹。”

“你马上命人取出,立即对侍从处进行换装。”

“从现在开始,侍从处接管淞沪警备司令部、蔡公馆的防御。”

摆了摆手,蔡轩叮嘱了几句。

尽管特高课、梅机关在沪上的力量损失殆尽,可他却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开玩笑,现在的他对于日军、国府军来说,也许都是眼中钉、肉中刺。

“是!”

侍从处长张发白脸色一喜,连忙离开了督军办公室。

就在他走后不久,司令部参谋入内禀报道:“少帅,德驻沪都总领事克里拜尔、德军顾问波勒、舒尔前来拜访!”

“哦?”

眉头上扬,蔡轩嘴角露出了玩味之色。

他还真有些吃惊,没想到第一个上门的竟然会是日耳曼人,而不是英美法。

事实上。

炎黄跟日耳曼的交情从历来很深,特别是1934年以后,大量猪鬃、桐油、大豆等农产品以及钨、锑、锡、镍等矿产品出口日耳曼,日耳曼的军火,枪支、大炮等则大量出口炎黄。

仅1936年,日耳曼出口炎黄的军火总额达到2300万马克,1937年达到了8200万马克。

而且,国府还聘用很多德军事顾问,来训练国府军队,德军顾问除了指导训练军队,还协助国府发展军事工业。

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从来不是按照个人喜好、感情来评定,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基础。

一战战败之后,日耳曼走上了一条秘密发展工业的道路,除了地大物博的炎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一直到1938年,德军初步完成了战争积累,3月份就应日军要求,撤回了顾问团,并且停止了跟国府之间的军火贸易往来。

所以,于蔡轩而言,英、美、法、德并无区别,不过,他手中的‘筹码’也许更适合德军。

“来人!”

“请他们进来。”

想了想,蔡轩吩咐道。

“是!”

司令部参谋二话不说,下去安排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