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没睡好,早上沈云舒就没提前起来锻炼。
再加上顾大山也不在家,她起床之后,就先到厨房给孩子们做早饭。
陈发财听到动静,急匆匆从房间里跑出来,到厨房门口,探头往里喊道:
“东家,有啥需要我做的吗?我也会做饭的!”
他没直接进去,是因为村里人一向都很看重粮食。
虽说顾家比其他人家里都富裕,但粮食来之不易,说不定也不喜欢外人进来。
沈云舒正在和面,抽空往外看了一眼,“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你去打两桶水,在院子里烧热了,等大宝他们起来就能用!”
陈发财马上应声。
到水井旁打了水,烧着火,又主动拿起扫帚,将院子里的落叶都扫干净。
沈云舒从厨房里看他干劲十足的样子,暗暗点头。
之前看陈发财那副和陈友山差不多一样讨人厌的德行,还以为他会耍滑头。
没想到,竟然是个勤快的!
沈云舒想了想,往锅里丢了四颗鸡蛋。
早饭做的是肉包子和水煮蛋、蒸红薯。
仨孩子起来之后,就着陈发财烧的热水刷牙洗脸。
沈云舒将早饭都端出来,仨孩子赶紧把脸上的水渍擦干净,跑到桌子旁排排坐下。
肉包子的香味引得站在旁边的陈发财一个劲儿地咽口水。
不过,他很克制地低垂着脑袋,咽口水的动作也尽量放得很轻。
沈云舒给仨孩子各自分了一个包子、一颗鸡蛋。看陈发财杵在一旁动都没动,出声道:“吃早饭了!”
陈发财没动弹。
顾三丫笑着喊道:“陈发财,我们吃早饭啦!”
陈发财这才抬起头来,茫然道:“是不是要把红薯的皮给剥了?我来我来!”
他这也是头一回当奴才。村里都没人家里是有下人的,也不知道要干些啥!
顾大宝指了指自己对面的空位,道:“是让你坐下来吃早饭!”
陈发财愣住:“我?我也可以吃早饭?”
顾四宝拿起自己面前的包子,想要递过去,又有点舍不得。换成了水煮蛋,还是舍不得,最后干脆站起身来,小胖手捞了一个篮子里的包子,递过去:“啊!”
吃!
陈发财扭头看向沈云舒:“东家……”
沈云舒点点头:“吃吧!吃完一起去学堂!”
陈发财却没接顾四宝的肉包子,而是拿了一根红薯,小声道:“我吃这个就好了!吃一个红薯就饱了,我很好养活的!”
不能吃肉包子,不然东家要是以为他很能吃,不想要他,他没地方去了!
顾四宝歪了歪小脑袋,黑漆漆的大眼睛满是不解。
咋会有人只吃一小根红薯就能吃饱的哇?他每顿都要吃俩包子呢!
沈云舒拿了一个碗,放了一个肉包和一个水煮蛋进去,推到陈发财的面前:“吃吧!既然进了我们家的门,就是我们家的人了!我们家不缺这点粮食!吃饱了才有力气上学和干活!”
陈发财眼眶一热,哑声道:“谢谢东家!”
他埋头,将肉包子塞到嘴里。
滋出来的肉汁都是香甜香甜的,长这么大,他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陈发财不由得加快进食速度!
陈发财很快吃完了早饭,将院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才跟着仨孩子去学堂。
杜老已经从村民们口中得知,昨晚发生了啥事。
看陈发财到学堂后,精神比之前在陈家时还要好上几分,不由地唏嘘:
“在顾家也好!只要顾家愿意要你,以后你起码不会饿肚子!小舒是个有善心的,你好好干!”
陈发财目光坚定:“我一定好好报答东家他们的恩情!”
杜老点头:“好孩子。”
其他几个同窗也知道了陈发财的遭遇。
几个孩子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出自己的私房,为陈发财好好庆祝庆祝,也去去晦气。
……
顾家。
沈云舒将自己打算建作坊的事情告诉王大娘。
两人一合计,作坊的女工还是要从石头村出。
至于去收购黄豆的男人,暂时还是由王逍遥来担任——
往来的都是附近的村子,倒也并不担心王逍遥和甄青碰上。
招工的消息,沈云舒去通知了各族的族长。这次的作坊是她自己的,与村里也没啥关系,要是愿意来就来。
本以为不会有太多人过来。没想到才到中午,顾家院子里就聚集了不少来应招的妇人们,热闹哄哄的,将整个院子都给挤满了。
沈云舒原先预计招的女工只有五人,粗略一算,竟然来了十二三个人!
男工也有五六个,其中竟然还有沈大牛!
本次选人的标准还是细心和耐心,以及人品。
沈云舒将明显是来凑热闹和蹭运气的几人给筛掉,再和王大娘分别对剩余的妇人们进行了考核,最终留下了六个人。
至于男工那边,只招了两个人,沈大牛占了一个,剩下的另一个就是陈家的陈永强。
落选的村民们遗憾离开,临走前还不忘打听,顾家啥时候还打算招人。
沈云舒打了个哈哈把人送走,和留下的村民们商量好了酬劳问题:
女工的工钱是五十文一天不包饭,男工的工钱是六十文一天。表现格外出色的,还可以拿奖金。
工钱和砖窑的都差不多,工人们都相当满意,当场就摁了手印,约好了第二天正式上工。
两个男工被沈云舒单独留了下来,“旧屋要改成作坊,你们今天有没有空?要是有空,可以和王大哥一起,给你们算一天的工钱!”
沈大牛和陈永强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两人跟着王逍遥到了旧屋,按照沈云舒的要求将作坊改造好。
沈云舒和王大娘也在旧屋忙活,家里的午饭和晚饭都是顾大宝带着弟弟妹妹,以及陈发财一起做的。
四个孩子原本也没啥厨艺,焖了一锅腊肠排骨饭将就着吃了。
次日,作坊正式开工。
王大娘还格外有仪式感地放了一串鞭炮。
鞭炮声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村里人,老沈家的也赫然在列。
柳翠怨气满满地哼了一声:“也不知道那赔钱货在得意啥!闹这么大阵仗,以后这作坊要是倒闭了,那才真是丢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