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本来就比他青峰村的人少。”里正混不在意地说道,“春耕时节谁又不是闲着,能请大家伙来帮忙已经不错了。老秦家不会计较这个的。”嘟囔道,“我还总觉得咱们吃亏哩,他们老秦家三条光棍呢!比咱家秋水大那么多。”抬眼看着他问道,“你想好了要把闺女给嫁了。”
“嫁吧!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况且他哥也娶了媳妇儿,这下子都省心了。”邵父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说老实话,咱家闺女多能干啊!别看是个姑娘家那挑水一点儿都不输男人,他们老秦家的闺女能跟咱家的比嘛!”里正不服气地说道,“家里有仨哥哥,还用说啊!这力气活肯定用不着她。这样说来咱吃亏哩!”
“亏啥呀?”邵父不太明白地看着他说道。
“那要嫁还不嫁个好地方。”里正理直气壮地说道,“嫁到他青峰村,不还是没水吃,这挑水还比咱多走十里地呢!”
“那……”邵父喘着粗气吭哧了半天道,“那总算嫁个人家吧!”
“你看,你说这话,咱秋水也不是嫁不出去,是不是。”里正闻言立马说道,“要嫁也要嫁到有水的地方,天天有水洗脸,那咱秋水要是天天洗脸哪!比那城里人还白哩!还漂亮。”
邵父犹豫了半天,才开口道,“这都说好了,她哥还娶人家的闺女呢!咋地也不能反悔了,孩儿已经去青峰村接亲了,算路程都快到了。”
“这亲事我也没说反悔,只是,不能让他们……”
里正的话还没说完,大呼小叫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秋水姐,秋水姐,接亲的来了。”由远及近的越来越响亮。
“水生!”邵父看着进来的半大的小子道,“你那么激动干什么?又不是你娶媳妇。”
“俺这不是高兴嘛!”水生笑呵呵地说道,看见里正立马站好了,“爹。”
“这么快接亲的就来了。”里正看着自家三小子有些惊讶地说道。
“不但来了,还敲锣打鼓的,人好多啊!比挑水的队伍都长。”水生展开双臂比划道,“人家牵的驴都比咱的看着精神,那毛油光水滑的。”嫌弃地撇撇嘴道,“咱们那驴毛毛躁躁的,有的地方还秃了。”
“你闭嘴吧!”里正抬脚就踹过去,“咱家的驴咋了,我看很好嘛!春天换毛呢!”
水生机灵的一侧身躲过了这预料中的一脚。
“邵叔,邵叔,这么大的排场,俺看他们很看重俺秋水姐。”水生笑嘻嘻地看着邵父说道,“俺秋水姐聪明能干,谁看了不喜欢。”
“那也是为了他们的面子。”里正轻哼一声道。
“俺也看见新郎官了,长得高高壮壮的,一看就是有力气的,能挑水,能下地,俺秋水姐跟着他,就擎等着享福吧!”水生傻乎乎地笑道。
“嘁!享福到谈不上,不受罪就不错了。”里正扁着嘴阴阳怪气地说道,“当时相看的时候,就相中的他能干。”
“爹呀!你咋说话这么看不上人家,又不是咱家嫁闺女。”水生不解地看着他小声地嘀咕道。
里正瞪了拆自己台的儿子一眼道,“那你秋水姐是咱望川村的闺女。”提高声音道,“我作为里正不该管吗?”
“该管、该管。”邵父陪着笑脸说道,“你是看着秋水长大的,当叔的该管。”
这话说的里正心里熨帖无比,舒服极了。
再看看儿子,这生来就是讨债的,看着让人手痒痒。
“去去去!别在这儿碍眼。”里正挥手轰着自家儿子道。
“爹爹,看在俺通风报信的份上,给俺俩红枣呗!”水生嬉笑着看着里正说道。
“要什么红枣啊!嘴馋的家伙,人家办事还不够呢。”里正挥手道,“去去去!别在这儿添乱。”
“不就是些红枣吗?我给你拿。”邵父起身进屋抓了把红枣出来就看见里正追着里正家的小子。
“你就那么没出息。”里正佯装要打自家儿子。
“哎哎!”邵父赶紧上前拦着里正,把红枣塞到孩子手里,“快走,快走。”
水生用衣角兜着红枣,塞一颗进嘴里,含糊地说道,“谢谢,邵叔。”转身就跑了。
“你看这没出息的孩子。”里正食指点着儿子离开的方向道。
“一把红枣也没啥,孩子都这样。”邵父笑呵呵地说道,“就这我还觉得亏了孩子了,山里……”伸手搓着额头道,“唉!太穷了。”
说的里正心里不是滋味儿,但凡有水的话,种他片枣林,何至于一把红枣也看在眼里。
看孩子瞅着红枣那眼巴巴的样子,真是心酸。
“这人来了,马上就将咱闺女给接走了。”里正深吸几口气,平复了情绪转头看着邵父说道。
邵父闻言拍了下大腿道,“接走就接走吧!咱还能拦着不成。”
里正闻言想了想道,“我也没说不让接,只是不能这么简单的就让他把咱的闺女给接走了吧!”
“那你想如何?”邵父眼眨也不眨地看着他说道。
“咱得难为、难为他。”里正眼底透着精明看着他说道。
“这个要怎么难为啊!这秦梁柱家又不富裕,要是富裕的话不至于三光棍,换亲了。”邵父想了想看着他说道,“就是因为穷,才娶不上媳妇的,咱们这山里不都这样。”
“咱又没说要他的银子,就是……”里正犹豫地看着他说道,“这一下子我也想不到什么合适的办法?”指着外面道,“先拦着他们,咱们合计、合计。”嚷嚷道,“让人在门头上贴上红纸,门口放上长凳。”
大门外看热闹的村民立马应了,行动利落的门头上贴上红纸,门口放上了长凳,大门紧闭。
然后这门口来围观的村民一哄而散,偷偷地趴在自家的墙头上,看笑话。
这秦老五他们敲锣打鼓,吹着唢呐,一路走到了邵家。
这看见大门紧闭,这是出了岔子了呗!锣鼓声渐渐的小了下来,唢呐声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