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难产

“别傻站着了,坐着等,这还得好一会儿呢。”

裴怀礼讷讷的,“娘,我替她疼呢。”

“你又不能替她生,对她好些,女人生孩子不容易。”

裴老太说道,心里越发担忧自己的闺女,在那偌大的府邸里,就算女婿再贴心,难免有受委屈的时候吧,隔的这么远,又不能多关心她。

裴老太坐在这儿也帮不了什么忙,便回屋收拾起自己的行李来,等柳梦娘这里安排好了,她就去京城。

屋里的喊声一声比一声大,裴老太都收拾好了行李,孩子还没生出来。

“娘,咋这么久啊?”裴怀礼紧皱着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别急,急不得。”

听着声音,情况怕是不大好,柳梦娘本就身子弱,现在听着更是让人心惊胆战。

“老姐姐,你家儿媳身子弱,孩子出不来啊!这要是有个什么情况,保大的还是保小的?”

一听稳婆这话,裴怀礼本来来回踱步,一下子僵在原地了,双手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往哪放才好。

“保大,无论如何要保住大人。”裴怀礼抓着稳婆带血的手回答道,他恨不得冲进去帮忙。

“哎,你别抓。”

“老三,前厅那个匣子的暗格里有人参,你去切两片来叫梦娘含着。”

裴老太刻意支开裴怀礼,他急红了双眼,得给他找点儿事干才好。

等他急吼吼的跑开,裴老太才对稳婆说道,“保大,你的手艺我知道,从来没出过问题的。”

稳婆面露为难,“你家儿媳妇,使不上力气啊,这孩子也不是足月的,要是再多等个十来天就好多了。

唉,我尽力吧。”

裴老太闻言更加讨厌柳家人,柳梦娘本来就好不容易才怀上,当初裴怀礼还给她抓了补身子的药,调养了许久。

可刚怀上,柳家人就来闹事,偏生这孩子的外家姓柳,没办法,要不是他们,这孩子没准儿顺顺当当的,养足月了才下来呢。

“老祖宗,你可一定要保佑他们娘儿俩啊,这要是有什么闪失,老三不得把眼睛哭瞎了啊!”

裴老太双手合十,去给各路神仙上了香,诚心诚意的磕了头。

下半夜,柳梦娘的喊声渐渐小了,裴老太也心凉了。

“哇啊~哇啊~”

一阵婴儿的啼哭响彻裴家,众人这才心安,这孩子终于生出来了。

“是个小子。”稳婆探出头说了一声,刚想进去就被裴老太和裴怀礼双双拉住。

“大人呢?”

“梦娘呢?”

“这会儿睡过去了,得好好睡一觉,快别拉着我了。”

听到这话,就是没出什么大问题,裴怀礼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只觉得手软脚软的,生孩子太吓人了。

一盆又一盆的血水端出来,一声又一声的惨叫,裴怀礼心有余悸,以后再不敢让柳梦娘生孩子了。

要是为了孩子失去了柳梦娘,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疲惫了一晚上,终于可以歇歇了。

等清理完后,打赏了稳婆,裴老太和裴怀礼才细细的洗了手进屋里去,柳梦娘脸色苍白的睡着,孩子就放在她身旁。

“娘,这孩子真小。”裴怀礼鼻腔一酸,带着哭腔说道。

“是啊,早产的孩子得仔细养着,你出生那会儿也是这么小。”

裴老太将小小的孩子抱起来,实在太小一个了,看着像个猫崽子似的。

“娘,生养我们四个,您辛苦了。”

养儿方知父母恩,裴怀礼现在知道生孩子多不容易了,这么可怕的事情,他娘竟然生了四个,想起自己曾经的不懂事,裴怀礼就觉得有愧。

裴老太一笑,老三和宝珠很像啊,看人生孩子就颇有感触。

“你小妹怕是也要生了,过些日子我得去京城里看看,家里你大嫂二嫂都生养过,会照料着梦娘的,有什么不懂的就问。”

裴怀礼这才想起,自家小妹也快生了,明明还是小妹,却不知不觉已经成亲,生子。

“娘,我晓得的,您安心去吧,家里我会照顾好,梦娘那里我也会好好照顾的。”

裴老太当然不会立马走,那像什么,儿媳妇一生孩子,做婆婆的立马就走了,不知道以为不待见她们。

“对了,柳家那边,你若是想递消息就递,来不来看我不管。

我只有一条,那个小兔崽子不准进我们裴家大门小门,狗洞都不许进。

你岳父岳母若是要来,就走你们三房的偏门,不许来前院。

你心里若是还有三丫这个侄女儿,就不能让他们来前院。”

以后他们怎么相处裴老太管不到,只要她还活着一天,柳树那兔崽子就不准来裴家,柳家两个老的也不许出现在老二两口子面前。

“娘,您放心,儿子也不会让柳树进家门的,至于岳父岳母,我会问问梦娘的意见。对不住,娘,以前是我执意要娶梦娘的。”

裴怀礼说道,他这才明白,当初裴老太说的那些话,娶她就不只是娶她,她的家人你也要管。

“现在别说这些话了,梦娘听了该伤心了,人家九死一生为你生孩子,你可别再抢她的心。”

不过,老三能这么想,裴老太还是觉得挺欣慰的。

幸好,家里人都变好了很多,家也变好了很多。

柳梦娘睡了两天,中途只醒来吃点东西,上个厕所,又沉沉睡去,连看孩子都没怎么看,睡了两天后,才堪堪复苏。

这孩子取了名字,不随辈分,名叫裴长安,众人对他的期望没有别的,只有好好平安长大,一辈子平安,只愿他长安啊。

孩子取名后,裴老太也打算去京城,下次夏太傅也跟着回去,带着一麻袋玉米,都是些没剥皮的。

王琅留下来,他也不是一直都在丹阳,而是四处游山玩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他的人生轨迹。

书院有谭泽和何秋雨,还有杜若师徒俩看顾着,他们离开一段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情况。

于是,这次的旅途只有裴老太和夏太傅,还有一麻袋玉米,为了玉米的新鲜,更是直接上水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