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烽火戏诸侯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

西周时期的周幽王,为博取冰山美人褒姒的一笑,不惜点燃了传递军情的烽火台,戏弄天下诸侯。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周幽王一看,奈斯,这招真好用啊。

之后每逢褒姒不开心,周幽王就会点燃烽火台,都形成肌肉记忆和路径依赖了。

看着天下诸侯一次又一次匆忙奔来救援的慌乱局面,周幽王和褒姒两个人每每哈哈大笑。

时间一长,诸侯们也都学聪明了,就像“狼来了”故事中的村民一样,不再上当。

后来,犬戎真的入侵了,周幽王顿时慌了神,马上命人点燃烽火台。

但是诸侯们上当的次数太多了,都以为周幽王又逗褒姒那娘儿们开心呢。

全都没有理会。

于是,失去诸侯救援的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褒姒也被犬戎虏走。

西周也因此灭亡。

就是不知道褒姒后面还笑得出笑不出来。

这就是大家二叔能详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诗经》中称之为“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

胡亥不禁感慨。

周幽王,多成功的昏君呀。

点了几把火,直接把西周给整没了,这不妥妥的榜样嘛。

自己折腾了这么久,大秦离灭亡还有七百多天,当真是失败啊。

有榜样就要得学啊。

于是,胡亥带着同样不爱笑的虞姬,来到了骊山,准备开启大秦版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烽火台,又称烽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防御建筑之一。

它的寿命很长,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到了明清时期,居然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秦的烽火台,大部分都分布在长城沿线、重要防线、交通要道和核心城市附近,一般都建设在视野开阔的高台之上,方便瞭望敌情。

各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也有着讲究,不远也不近,以便能够快速传递讯息。

每个烽火台都有一定数量的士兵驻守,轮流值守,日夜不休。

烽火台传递信息的手段很简单,就是点火。

烽火台上多积薪干柴狼粪马粪等,士兵们如果发现敌情,就立刻将之点燃。

所谓,“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就是说,士兵们白天发现敌人,则举烟,称之为“燧”,夜晚发现敌人,就放火,称之为“烽”,这也是“烽燧”名字的由来。

晚上点火怎么都好说。

白天要造烟,因此对燃烧物有着很高的要求。

士兵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发现马、羊、骆驼等动物的粪便,造烟效果都不错。

其中,以狼粪效果最好,所以这种烟又被称为“狼烟”。

同时,每次燃烧烽火的数量也有讲究,烽火数量越多,代表敌人越多。

如敌人数量在三千以下,士兵们就会点燃一道烽火;敌人数量在三千以上,就会点燃两道烽火;敌人数量在一万以上,则点燃三道烽火,以此类推。

第一座烽火台点燃之后,后面的烽火台看见,就会紧跟着点燃。

如同放鞭炮一样,很快敌军入侵的消息就能传递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

这样就给后方的士兵充足的时间备战或者支援。

此外,烽火台的妙用还有很多。

古人的智慧,当真是不容小觑。

。。。。。。

胡亥看着眼前的骊山烽火台,据说当年周幽王和褒姒点的就是它。

这个烽火台从西周到大秦,算算年头可真不少了,怎么也算個大秦不可移动文物了吧。

胡亥四下打量。

只见这个烽火台的面积并不大,分为台楼和台子两部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