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招贤纳士,国民警备军!

仰光,少帅官邸。

“系统!开始签到!”

【恭喜宿主签到成功,获得奖励:五百架C-47运输机!】

‘唰!!!’

端坐椅子上的蔡烨赫然睁开了眼睛,双手托着下巴,暗自沉思着。

C-47运输机被誉为二战时期最优秀的运输机,由DC-3客机改装而成,其前身DC-3是现代运输机的先驱。

可载员28人,最大载重2700千克,最高速度36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2600公里。

这就意味着C47运输机几乎可以从仰光飞抵国内的大部分地区,一次性能运送2.7吨的物资,五百架C47那就是1350吨,光是运送士兵一次性都能投放14000人。

有了这批C47运输机,炎黄参与国内整合的把握就更大了,尤其是对付小鬼子,更是一把出其不意的利刃。

“踏踏...”

一阵沉闷的脚步声打断了蔡烨的思绪,参谋副官领着几名穿着朴素的中年人出现在办公室。

“少帅。”

“几位将军到了。”

参谋副官连忙介绍道。

来人正是国府税警总团一众将领:王庚、温应星、赵君迈、孙立人及曾锡圭。

在整个华夏,宋子文建立的税警总团绝对是最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

除了武器装备、训练之外,更重要的在于税警总团的军官都具备留洋背景,接受过国际一流的军事教育。

第一任、第四任总团长温应星、第二任总团长王庚毕业于美西点军校,孙立人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赵君迈毕业于美诺维支骑兵学院,曾锡圭毕业于维尼亚州军官学校,排以上军官大部分由留美学生担任。

而且,税警总团配备了维克斯两栖战车、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机械化程度极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批军官更能够适应炎黄陆军的高度机械化转型。

“少帅!”

五名中年人目光灼灼的看着上首的蔡烨,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青年,一个站在了国际舞台的东方军阀。

税警总团被宋子文依仗用来对抗光头及国府,正因如此,他们这些将领在国府内不得重用,哪怕是在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的孙立人也不例外。

1938年2月,孙立人参加了武汉保卫战之后,国府并未有任何嘉奖,宋子文只能让他担任税警总团长,赴长沙重组的缉私总队,手里只有三个团的残兵,何其凄凉!

相反,在国府内部几乎被放弃的小角色,胡琏、黄伯韬、张灵甫反而在炎黄崭露头角,执掌一方劲旅。

尤其是张灵甫,一度与德军古德里安媲美,被誉为东方闪击战创始人,这是多么辉煌的一件事!

在接到来自蔡烨的亲笔书信之后,在场五人都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举家南下前往炎黄的疯狂行为。

来之后,亲眼目睹金三角的兴盛及炎黄陆军的精锐,这让他们愈发坚定了选择,更对蔡烨产生了无法言喻的崇拜之情。

“几位将军请坐。”

“按理说,你们的军职应该由陆军部、总参谋部安排。”

“只是炎黄正处于立国之际,陆军部长杨虎城将军忙得脚不沾地,总参谋长蒋百里将军更是前往华夏尚未返回,所以我这个闲人就多忙一些。”

蔡烨用轻松的姿态面向五人,示意道。

“多谢少帅!”

听了这番话,王庚、孙立人等五人心中一暖,纷纷落座其中。

他们当然知道炎黄正在忙的大事情,而少帅蔡烨能在百忙之中接见他们,这才是最让他们感动的事。

“几位从金三角过来,想必看见了正在动员的预备役部队。”

“炎黄现在掌控的国土大约是八十万平方公里,间接控制的土地有三十万平方公里。”

“如此辽阔的疆土需要一只内卫部队,我称之为炎黄警备军。”

‘唰!!!’

在场五人齐齐眼前一亮,对于在美留学过的他们来说,内卫部队的概念并不模糊。

因为在阿美尼亚除了军队之外,还有一只国民警卫队,简称国民军,平时由所在州管辖,可在本州内执行救援和平暴任务,是一只预备役性质的内卫部队。

“炎黄警备军设立警备司令部,直属于总参谋部。”

“下辖各省警备总队,警备总队设有六个纵队,总计三万人。”

“纵队下辖直属炮兵中队、警卫中队、工兵中队、医疗中队、辎重中队及三个步兵大队。”

“其中,炮兵中队下设12门75mm野战炮,步兵大队下辖1200人,配备毛瑟K98步枪、MG34通用机枪、汤姆森冲锋枪、80mm迫击炮、60mm迫击炮等武器。”

“目前有龙川、南中两省,需设立两省警备总队,六万人。”

“我希望由温应星将军出任警备司令,佩中将军衔。”

提及此,蔡烨的目光落在了其中一位偏老的中年人身上。

“是!”

温应星嘴角上扬,完全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

出生于1887年的他今年已经52岁了,在国府内一直虚职,未曾经历过真正的对外战争,出任二线内卫部队统帅对他来说最为合适,且随着炎黄国土面积的扩大,警备军未来至少下辖数十万之众,他这个司令必然能迈入上将军衔,此生无憾。

“王庚将军。”

“昔日被日寇陷害蒙受不白之冤,如何?”

突然间,蔡烨提起了一桩陈年旧事。

一二八上海保卫战期间,王庚正率税警总团与十九路军协同作战,奉宋子文命令,只身入租界寻找当时的美总领事坎宁安,却被巡逻的日军陆战队扣留整整三天。

当时,日军传出的消息是从王庚身上得到了军事地图,发现了第十九路军的部署,从而浏河登陆,挫败了十九路军的上海保卫战,十九路军一度认为王庚出卖了了他们,要将他送上军事法庭审判。

为此,王庚丢了官,在监牢呆了整整一年,军统得知日军情报并不是出于王庚之手,这才释放他。

这件事一直向一根刺一样深深地扎在王庚的心中,以至于他在国府内部抬不起头来。

“恨!”

“恨不得杀尽日寇。”

听到这里,王庚眼眸中满是血色,杀意腾腾。

其它人对此更是讳莫如深,这种痛苦,谁又能平淡视之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