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章:绣春刀

这时两人重新凝神聚气,两人换了一招,各有戒惧,再斗之时,形势又是不同。只见比武场上萧琴左穿右插,犹如一个正挥笔狂舞的侠客,剑光闪烁不定,身形越转越疾,转得旁观的人都觉头晕眼花,陈展却站在牛棚的正中央兀立如山,不为所动。猛听得萧琴一声暴喝,剑光暴长,攻势突发,有如长江大河,滚滚而上,但见剑花阵阵,剑气纵横,出手之快,无以形容!陈展却缓缓挥动破口绣春刀,脚跟有如钉牢在地上一般,任萧琴剑势雨骤风狂,竟不移动半步,剑势虽缓,那凌厉的剑气却震耳骇心,萧琴一口气攻了十几招,还是攻不进去,心下焦急不已。郑和武功虽然薄弱,看不懂两人招数,见萧琴脸上的神情紧张,心中已知不妙,不由得替萧琴担心起来。力斗之中,陈展见萧琴的剑法凌乱,心下一喜,手中的绣春刀的招式一招快似一招,只见他刀法凌厉一招快似一招,俨如狂风扫叶,刀锋直劈犹如狂风暴雨,刀光弥漫之中,但见四面八方都是陈展的影子,这陈展乃是一个孤儿,自幼流落异地,被好心的陈母收养,陈母视陈展为己出,但老天不作美,陈展十四岁时,陈母身染顽疾,陈展十四岁起,便终日背着母亲四出找寻名医,终日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三年后,陈母不幸去世,陈展守孝三年后,下山投入武当门下,他天资聪颖,学艺师满后,自武当上下山后,被刘县令赏识,招为手下。武功之强足以跻身于一流高手之列。此刻,陈展越斗越心惊,虽转换了几个身影急功了几式,但萧琴的剑法化笔法为剑意,实在是高出他太多了,而且两人的内功相差太大,初始陈展尚能和他斗成平手,但越往下斗,陈展越感到吃力,手中的长剑好几次险些被他震得脱手而出。

站在场外外观望的刘县令当真是看着心惊肉跳。这时见陈展遇险也不顾什么江湖规矩不规矩的,招呼一声,十几名府上士兵立马会意,操着的家伙将萧琴围在了中央。郑和一瞧这阵势,心中顿时大怒,正想上前制止,忽然一只强健有力的手以快如闪电般的速度挡住了他的面前,郑和吃了一惊,一扭头便看到了朱能脸带笑意的望着场上的一举一动,丝毫没有担心。

郑和望着朱能面无担忧之色,有些气愤,猛的一喝道:“朱兄弟,你这是?”

朱能平日和郑和关系不错,这会儿听他语气不善,生怕郑和一怒之下和自己交上了,慌忙解释道:“郑大哥不必担心,萧兄弟剑法内功均在陈展之上,区区几个小罗罗料小兄弟也不会放在眼里,你我就安心在此等候!”

郑和平日知晓朱能的能耐,此热虽看似五大三粗,实乃粗中有细,精明的紧,瞧他如此说,原本担忧的心,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疑惑的朝场上望去。

萧琴正如陈展斗得正酣之际,猛的青光一闪,一名矮小的士兵挥着一柄单刀迎头劈来,萧琴举剑‘一招横扫千军如卷席’挡去,‘当’的一声只听得一阵断金戛玉之声震得嗡嗡耳响,萧琴手中的飞鸿剑乃玄铁所造,看似黑黝黝的不起眼,实乃一把利器,竟将大刀削了一个大口子,便在这时,陈展破口绣春刀又至,同时右侧的一柄长剑同时攻到,原来陈展和另一个士兵在萧琴抽身对付另一个士兵之际,看住了萧琴身后的漏洞,趁虚而入。两人陈展一招‘龙游大海’,另一个一招‘仙人指路’同时攻取萧琴背后的要害。萧琴浑然不在意,冲着场外的刘县令冷哼了一声,叫道:”想不到堂堂北平巡按府衙也会干这种以多取胜不要脸的事!”说完身影一转,将手中的飞鸿剑交还到左手,‘刷!刷-的两剑挡住了陈展刺过来的两剑。

陈展和另一位士兵被萧琴凌厉的剑气所迫,跃开了。十几名巡按府上的士兵立马围了过去,人人手握绣春刀,俨然一身锦衣卫飞鱼服服饰,萧琴这会儿,飞鸿剑倒转自如,刷刷刷几剑,以一敌十,仍稳站上风,这时他一声猛喝:“看剑!”刚刚使单刀的“啊”的一声心口中剑,哼的一声朝地上倒去。

陈展面色沉重的站在比武场的东南方向,目光冷冷的望着场中中间几人厮斗。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这时萧琴一剑刺中了一名挥刀的士兵,他不想杀人,故而这一剑只用了三分力道,但三分力道自体内《逍遥游》内功发送出来,威力仍旧惊异,那士兵,“哼”的一声倒在了地上,十名锦衣卫士兵瞬间就被萧琴解决了五个。剩下的五名登时萌生了怯意,一个个只围着萧琴转过不攻,只守不攻——

ps:八卦一下:

锦衣卫的高级人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斗牛服。

蟒服

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元典章》卷五十八记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卖的缎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龙,只少一个爪子。四个爪子的卖著(者)有奏(着)呵。”说明四爪大龙缎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经在街市出卖。《明史·舆服志》记内使官服,说永乐以后(公元1403年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据《碎金》称作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但)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红、黄之别耳。”这段记载可知,蟒衣有单蟒,即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两条行蟒外,在前胸后背加正面坐蟒纹,这是尊贵的式样。至于曳撒是一种袍裙式服装,于前胸后背饰蟒纹外,另在袍裙当膝处饰横条式云蟒纹装饰,称为膝襕。

飞鱼服

飞鱼,据《山海经》载:“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话色彩。《林邑国记》说:“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隆重服饰。至正德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飞鱼服。嘉靖、隆庆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

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穿着飞鱼服。《明史·舆服志》:“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曰:‘尚书二品,何自服蟒’。张瓒对曰:‘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非蟒也’”。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飞鱼纹《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狸作鲤)。”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如龙,鱼身一角,服式为衣分上下二截相连,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积。

斗牛服

明朝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清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参见《明史·舆服志三》。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服,因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晋书·张华传》说,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通晓天文的雷焕去询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雷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于是失剑。明代斗牛服为牛角龙形。 《天水冰山录》记载着从严嵩家抄没的财产名录,其中有五爪云龙过肩妆花段(缎),各种颜色质料的蟒龙纹衣料。如蟒龙补、过肩蟒龙。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明代斗牛服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明墓、广州郊区明墓均有实物发现。

绣春刀

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 秀春刀外形综合了唐刀和少林梅花刀、单刀的特点,主要是轻巧,同时狭长略弯,便于携带和中距离攻击。

秀春刀的原型是唐代的武器。所以外观风格上和唐刀、日本刀比较相似,日本武士刀是根据绣春刀改造而来的,但是秀春刀的刀脊是直的,不像日本刀是弯曲的。秀春刀可刺可砍在当时的杀伤力十分不错而且轻便便于携带。

绣春刀的名字来历大概就是因为武器的特点看来比较阴柔,故名之。

绣春刀是锦衣卫佩带的制式兵器,钢质极好,越是职位高的人,所领的绣春刀材质更纯,铸造更多几层手续,据说除了铁之外,还混有其他金属,以致刀锋犀利无比。 绣春刀比单刀要长,较一般的长剑略短,形状是厚背薄刃,有如剃刀,不过整截刀身具有弧度,刀柄颇长,可以双手使用,不仅利于步战,尚还适用于马战,一刀砍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