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江东鼠辈出击

第120章 江东鼠辈出击

蜀汉如今最关键的是消化如今的战果。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蜀汉的综合国力的确不如曹魏。

以蜀汉如今的实力,哪怕是凭借着神兵利器之力。

可以战胜曹魏,可想要完全灭掉曹魏,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今最关键便是,消化如今战果,然后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然后再找机会覆灭曹魏。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那就是寻求诸天聊天群的帮助。

要么请群中群员降临这个世界,帮助他匡扶汉室。

要么直接加入天庭之中。

要不要这么做,诸葛亮还要思索一番。

诸葛亮对着身边人吩咐道,“告诉陛下,要注意东吴的动向。”

东吴鼠辈,虽然说诸葛亮一向不将这群鼠辈放在眼重后面。

但这个时候,东吴鼠辈怕是会再给蜀汉来一场背刺。

反正东吴鼠辈做这些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洛阳城,大魏皇宫之中。

大魏天子曹睿收到曹魏战败的消息,勃然大怒。

而等到长安城被蜀汉占据,曹睿再也忍不住,直接吐口血。

本来曹睿的身体这些年来,就愈发不好了。

旁边的内侍赶紧过来扶住他。

曹睿却是推开了内侍,冷冷的看着在场的大臣。

他对着大魏的大臣冷笑着说道,“大魏几十万精锐面对区区一个蜀汉败了,更离谱的是连长安城都被对方占据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司马懿又是干什么吃的?”

他对司马懿如此信任,将大魏几十万精锐交给他统领。

结果这司马懿就是这么报答他的吗?

在场的大臣感受到曹魏身上传来的气势,全都跪倒在地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此战完全是因为司马懿无能所导致的,司马懿当真是罪该万死。”

“是啊,陛下,司马懿一手将我大魏大好局面全都葬送了,司马懿该千刀万剐。”

在场的大臣全都是大骂着司马懿。

实际上他们也不明白司马懿到底是怎么输的?

曹魏的实力根本就不是蜀汉能够相比的,蜀汉怎么会赢?

换句话说,就算蜀汉赢了,以曹魏的实力,也不应该全军覆灭,而不要说直接被占据了长安城。

这司马懿可不就是该千刀万剐吗?

那可是长安城啊?

长安城的政治意义大过其战略意义。

当年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就是定都在长安城。

只是后来光武帝刘秀二次中心大汉,才将都城迁到洛阳。

洛阳才慢慢取代长安城,成为新的政治中心。

可就算是这样,长安城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变多少。

在无数大汉的子民心目之中,更是有一种信仰的意义。

在场的大臣甚至都不用去想都知道,这天下人听说蜀汉占据长安城之中的想法。

那个时候怕是有无数人投奔蜀汉,认为蜀汉才能正统。

毕竟如今哪怕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大汉的余晖依旧映照着大汉十三州。

这天下无数人依旧以汉民自居。

只不过一直以来蜀汉实力不强,一次又一次被曹魏给击败。

这些人才老实下来,心中悲观起来,不得不放弃那不切实际的梦。

可如果他们得知蜀汉占据了长安城,怕是这些人会再起心思。

也许他们迫于现实不会做什么,但是对于曹魏而言,就是麻烦。

“司马懿的确罪该万死,死不足惜。”

曹睿冷冷的说道,“可惜这老东西死在了战场之上,现在的关键是,你们告诉朕,如今我大魏该怎么办?怎么应对来势汹汹的蜀汉?”

在场的大臣此时心思各异。

曹睿吐血的一幕,他们自是也看到了。

若是这一位大魏天子身体不好,那么他们就要重新选择投资对象了。

不过曹魏毕竟是大魏的雄主,如今只要他没死,这些大臣也不敢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陛下,为今之计,不如联系东吴。”

“陛下,以微臣看,蜀汉如今的实力能够占据长安城已经十分勉强了,暂时不会对我大魏都城形成威胁。”

“陛下,我们一边联系东吴,一边重新布置防线,顺便看看能不能收回长安城。”

在场的大臣纷纷出言。

听到在场的大臣的话,曹睿也知道只能如此。

为今之计,只能联合东吴了。

尽管曹睿也十分瞧不起东吴鼠辈,尤其是孙权这个老东西。

孙权这个老东西,可是他爷爷的对手,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如果是曹操还活着,面对的是蜀汉和东吴第二代继承人,怕是早就将天下一统了。

唯有这孙权,当初是孙十万,现在还是孙十万。

这么多年了,一直在东吴那地方苟延残喘。

如果不是因为蜀汉当着曹魏的大军,曹魏早就将东吴给顺手灭了。

可为今之计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联合东吴。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蜀汉占据长安城之后,便在曹魏的腹地之上插上了一颗钉子。

进可攻退可守,蜀汉已经有了威胁曹魏的能力。

所以联合东吴十分必要。

至于说东吴会不会答应,曹睿想都不用想。

甚至不用曹魏走上一趟,东吴怕是自己都坐不住了,可能要主动进攻蜀汉了。

不要说东吴和蜀汉一直都是盟友,背刺东吴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

况且,国与国之间向来是利益决定的。

什么盟约都只是一纸可以随时可以撕毁的协议,盟约在签订的那一刻,就是用来撕毁的。

当初关羽威震华夏,水淹三军,几乎动摇了曹魏政权,将曹魏政权覆灭。

东吴害怕蜀汉做大,便直接背刺。

如今诸葛亮占据长安城,孙权怕是会一样的想法,直接再次背刺蜀汉。

曹魏和蜀汉这些年来打来打去,都要一统天下。

而东吴便如同搅屎棍一样,看谁强那就打谁。

东吴的孙权早就没有了一统天下的志气。

当年那一场合肥之战,早将他所有的雄志壮志给打光了。

他所求不顾是割据一方,苟延残喘而已。

但是他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个有机会一统天下的国家诞生。

曹睿马上吩咐道,“好,那就联系东吴,联合东吴,威胁蜀汉。同时布置重兵,夺回长安城。”

曹睿说完这些话,带着几分自嘲。

明明曹魏的综合国力是最强的,可却距离一统天下始终差一步。

如果没有东吴这个搅屎棍,曹魏早就一统天下了。

或许只剩下东吴,曹魏也能一统天下。

偏偏曹魏的实力再强,有一个蜀汉,还有一个东吴。

更可笑的是,本来一直以来是曹魏威慑蜀汉和东吴。

在曹睿看来,蜀汉和东吴坚持不了多久了。

因为此消彼长之下,曹魏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

以为内曹魏占据北方之力,综合潜力巨大。

早晚有一天,曹魏能够积攒起一统天下的家底。

甚至说不用等到那一天,蜀汉和东吴就被拖死了。

可是谁想到,蜀汉这一战直接占据了长安城。

一时之间占据优势的反倒成为了蜀汉,曹魏倒是要开始防守了。

曹睿安排好一切之后,便回到了皇宫之中。

等到回到寝宫之后,他忍不住,再次吐一口血。

“陛下,你没事吧!”

内侍不由担忧的说道,“陛下,奴才这就去请太医。”

这是内侍是服侍曹睿的,是皇帝的家奴,与皇帝一荣共荣,一损共损,自然是不愿意曹睿出什么事情。

刚才在朝堂之上,陛下便吐了口血,现在又吐了口血。

陛下的身体不会出什么事了吗?

曹睿却是止住了内侍说道,“不用,朕没事。”

他的目光之中带着一种浓浓的不甘和悲哀。

他如今身体的情况他自然清楚,他的内里空虚,也许坚持不了多久了。

他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可是身体却是衰败了下去。

这上天就如此不苛责于他吗?

曹睿心中充满了悲愤,却无可奈何。

如果给他充足的时间,他有信心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可惜啊,他没有时间了。

他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几年,如今最重要的是,给大魏培养一位合格的下一代的继承人。

曹睿想到这里,招来暗卫,直接吩咐暗卫道,“去将司马家族给朕杀的片甲不留,记住,是片甲不留。”

暗卫是没有什么思想的,可听到曹睿这个命令,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司马懿大败,犯下大错,所以准备惩罚司马家族吗?

可为什么不在朝堂之上直接惩罚,而是采取暗杀的方式?

就算暗卫再不懂,也知道政治这东西,相互刺杀这可是大计,尤其是贵为天子之尊。

曹睿却没有任何解释,实际上是因为他已经收到了诸葛亮演的有关司马懿的那一场戏。

尽管司马懿这个时候已经死了,但是司马家族还在。

曹睿根据那些戏推演了一下,好像这曹魏的江山还真有可能落在司马加入手中。

毕竟,他已经没有几年好活了。

如果他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天子,这个天子还压制不住司马家族。

那曹魏的大权还真可能被司马家族所把持。

这种东西,宁可错杀,不可不杀。

哪怕是曹魏亡了国,也比落入司马加入手中,再出现五胡乱华的悲剧强的多。

五胡乱华,呵呵!

被三国诸侯吊打的五胡,在后来竟然成为汉族的心腹大患,还真是可笑。

曹睿的头脑之中一个又一个想法飘过,最终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要为大魏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者,继承他的遗志,一统天下。

希望上天垂怜,让他再多活几年。

而暗卫心中虽然有疑惑,但是还是接了命令去将司马加入屠了个干干净净。

司马家族本来还没有从司马懿身死的悲痛之中恢复过来,直接就全都被诛杀了。

这个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后世五胡乱华惨剧的家族,就这样覆灭了。

东吴,建业城之中。

身体逐渐老朽,逐渐走向腐朽的孙权,同样也收到蜀汉占据长安城的消息。

孙权亦是有些不敢相信。

“什么?诸葛亮占据了长安城?竟然真给诸葛亮取得了战果?”

随着年龄的愈发增长,这一位东吴的君主,如今身上早就丧失了锐气。

或者说,在合肥那一战之后,他便再也没有了一统天下的梦想。

他只想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割据一方,作威作福。

三国鼎立,曹魏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蜀汉也有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野心。

唯有东吴早就丧失了这种志气。

这些年来,坐看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孙权甚至有一种看好戏的心态。

不可否认的是,看到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孙权心中有一种诡异的幸灾乐祸的感觉。

任伱们如何嘲笑我东吴,但是我们自巍然不动。

甚至说偶尔的时候,孙权也做做美梦。

曹魏和蜀汉两败俱伤,到时候他们江东弟子直接北上,一统天下,做了那天下之主。

当然更多的时候孙权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到了如今这个年岁,孙权已经没有那么多追求了。

在这最后的日子,感受着日渐老迈的身体,他只想将权力紧紧抓在自己的手中,老老实实的享受这最后一段岁月。

等到他死后,再将权力继承给他的儿子。

当然前提是,他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才能拿。

如今看着日渐英武、年轻朝气的儿子们,孙权甚至感觉到一种威胁。

所以孙权为了制衡朝政,为了将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甚至拉一派打一派,任由朝堂之上掀起党争。

不得不说的事,孙权在军事之上,在治国之上也许也不咋滴。

但是他所有的能力全都点在了政斗之上,将制衡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

到了现在依旧仅仅把控着东吴的大权。

不过想想也是可想,都到了这个时候,江东这一亩三分地还在内斗。

孙权一直以来都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别人瞧不起他,他还瞧不起曹操,瞧不起刘备。

曹操雄才大略又如何?

刘备民心所向又如何?

他们都死了,唯有他孙权活到了最后。

大好江山,无上权力,全都给了别人享受。

唯有他孙权,依旧是这江东之主,执掌大权,杀伐尽操控于己身。

最后这一段日子,孙权并不想出现什么意外,只想老老实实的享受。

可谁知道,这个时候诸葛亮不声不响,竟然搞了个大的。

诸葛亮竟然大败曹魏的大军,并且占据了长安城。

这对于孙权,对于东吴而言,绝对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孙权看着在场的大臣说道,“诸位,诸葛亮占据了长安城,为今之计,我东吴该如何做?”

东吴几乎所有大臣都明白,蜀汉和东吴之间,是有血海深仇的。

蜀汉的关羽直接因为东吴而死,张飞间接因为东吴而死。

更重要的是蜀汉的先主刘备,可以说也是因为东吴而死的。

这是血海深仇。

如果这些年来不是因为曹魏牵扯到蜀汉的经历。

如果不是面对强大的曹魏,蜀汉不得不和东吴结成同盟。

那么蜀汉必定是报这一段血仇的。

如今蜀汉占领了长安城,重创了曹魏。

本来和曹魏的对抗之中,蜀汉一直在不利的地位。

可是现在局势改变了,在场东吴的大臣不由担心。

蜀汉腾出手来,会不会对于他们出手?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东吴也绝不能坐视蜀汉实力增强,拥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孙权瞬间就想到了这一点。

根据他的了解,蜀汉之中可是有一批人,对于东吴身怀仇恨。

如果蜀汉有机会灭掉东吴,他们绝对不会犹豫的。

而作为间接导致关羽和刘备死亡的孙权,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孙权瞬间就想到,这个时候必须对蜀汉用兵,削弱蜀汉的实力。

三国鼎立,向来如此。

谁强大就打谁。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锋,讲不得半分的情义。

不过这话孙权是不会说的,这背刺盟友的骂名,他孙权可不想背上。

就如同当初吕蒙白衣渡江,斩下关羽头颅一样,这不是他的决定,他可不知情。

听到孙权的话,瞬间就有人明白了孙权的意思。

这朝堂之上,总需要为君主背锅的人。

况且当今的局势,除了背刺蜀汉,联合曹魏,也没有了第二个选择。

“大王,为今之计,唯有用兵荆州,防备蜀汉。”

“我观那诸葛亮狼子野心,对曹魏动手之后,下一个可能就是我们东吴,我们不得不防啊。”

在场的大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东吴还是有一部分是亲近蜀汉的,这些大臣当即就走了出来痛斥道。

“大王,莫要听他胡言,我东吴和蜀汉可是盟友,岂能为一己之力,背弃盟约。”

“是啊,大王,万万不可,如此行事,让天下人如何看我东吴。”

孙权听到这话脸色越来越黑,这不是在指桑骂槐吗?

主要是他孙权已经做过背刺盟友的事情,现在这些人就相当于指着孙权鼻子骂。

孙权怒斥一声说道,“够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