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闷的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散发着污浊的气息。我要去满是朝露的田野,呼吸清新的空气。脚下,盈盈欲滴的露珠洒向四方。我穿过苇草丛,穿过一个青翠的迷宫,走向一片蔷薇花墙。”优美的诗歌吟唱声在远方响起,西班牙临时特遣舰队总指挥姜耀辉少校驻足倾听了一会这首热烈赞美英格兰乡野风景的诗歌,然后轻嗅了下清晨新鲜的空气,空气里混合了湖泊、草场、森林的气息,这令他分外享受,因此半晌后才说道:“拥有40万人口的伦敦污浊不堪,但人们却纷纷向那边涌去。圈地运动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再安于过往的淳朴生活,当然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很多年没有回到英格兰了,老实说,这多佛尔的乡下和三十年前几乎没什么区别,有变化的,估计还是那些城市罢了。”司顿少校如今在东岸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再不是当年那个为了俩钱出海搏杀的男人,说起话来自有一番新的高度:“不过听说现在北部和西部的乡村圈地运动比较厉害,很多人都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份地。甚至就连教会,在商人和工场主们的压力下,都已经不再给予农夫们以土地的长期租约了,要知道以前很多租约都是一辈子的,大家可以安心于田园生活,但现在不行了……”qula.org 苹果小说网
“不过垦荒还在继续,我听我的朋友说,现在英格兰的耕地和牧场面积还不到全国面积的一半,其余的都是荒野、森林和沼泽。有些地方狐狸多得不像话,苏格兰的树林里游荡者大群的野鹿。”司顿少校继续说道:“就拿多佛尔这样的南方地区来说,森林里还有野牛出没呢。就是不知道圈地运动和垦荒运动谁最终胜利,抑或是双赢?”
“不谈这个了。现在英格兰的发展日新月异,我看到多佛尔的船舶修理所内使用了很多从我国进口的机器,当然也有他们自己参考后设施制造的,总之工业生产力这些年来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了的,这一点不可否认。而且最近十多年来,英国佬的海外殖民事业也越来越红火,《航海条例》的严格执行使得该国商业、造船业、远洋运输业等一连串的产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都是需要吞噬巨量的人口的。”姜耀辉少校说道:“所以你看到了,伦敦即便在此次瘟疫中死了好几万人,但仍然不断有人口补充进这座巨大的城市之中,因为那里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商业和贸易机构,
造船业等其他行业也相当繁荣,所以它便有了持续而巨大的吸引力,这一点和我国非常不一样。”
随着东岸舰队二十多艘舰只几乎全数进驻多佛尔港,这个原本对东岸人还略显神秘的小城已经褪下了脸上的面纱,尤其是其聚集了大部分船具制造业和船舶修理工场在内的码头区。东岸人在这里看到,船坞内排水抽水的设施已经换成了蒸汽水泵,而且看起来运行得还算良好——虽然比东岸的蒸汽抽水机大一些、笨重一些、效率低一些、价格昂贵一些、故障率高一些,但比起以前确实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了——而且装备的数量也很多,这似乎预示着英格兰实业界对这种新式机器的接受程度,这或许有助于他们的蒸汽机性能得到改善。
另外,你可别以为英格兰人目前对蒸汽机的应用仅仅局限于沼泽地排水、矿山或船坞抽水什么的,如同荷兰人在瑞典投资的冶铁工坊一样,英格兰人现在也渐渐使用蒸汽破碎锤、蒸汽锻锤使用在矿山、冶铁行业了,以取代那些老式的水力破碎锤、水力锻锤。
虽然这种蒸汽机械的可靠性还不是很高,且价格相对昂贵,导致很多人不愿意采购并使用。但由于其在枯水期仍能正常运转的特性,以及英国丰富廉价的煤炭资源,使得还是有一些商人采购了此类机械,以便在冬春季节自己的工场也能开工,这无疑进一步促进了蒸汽机械在英国的发展,一如蒸汽机在瑞典和德意志北部的发展一样(德意志北部城邦对蒸汽机的使用还是从瑞典的荷兰商人那里偷师来的)。
机械——尤其是蒸汽机械——虽然在此时的欧洲各国机械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极小极小,远无法和水力、风力或畜力机械相比,但却慢慢地在各处缓慢地推广了起来,比如葡萄牙、英格兰、联合省、瑞典和北德意志地区。尤其是英格兰和联合省两国,因为对蒸汽机的认识最充分,对这种新式机械也最为向往,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因此发展较快。虽然目前还是星星之火,但未来未必不能发展成燎原大火,东岸人独享蒸汽机便利的时代,估计没有太多年头了,当然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姜耀辉、司顿二人在英格兰暮春的清晨逛了逛乡间田园风景后,便又转回到了舰队的驻泊地内。平心而论,英国人为了“接待”此番东岸舰队的来临,可谓是下了大工夫的,比如他们事先将港口内部分自己的待修军舰挪走,以便把修船所有限的船台全部空出来给东岸船只进行维护保养(当然这也和此时英国海军经费紧张,不愿打下去,正在向荷兰求和有关);另外还从其他郡县调拨了相当一批物资来到码头,尤其是和战争相关的帆布、缆索、火药、炮弹(按东岸火炮口径临时加工)等等,更是供应充足,使得东岸人得到了极大的便利;最后,他们供应给东岸人的物资价格、给船只维修保养的费用以及港口码头的使用金,虽然比起给本国船只的收费要略贵一些,但也相差无几,这也相当于英国人释放出的不小的善意了,特别是在与东岸自己的准盟友联合省的所作所为一比,这就更没法说了。
之所以如此,大概还是由于英国佬此时在与联合省的漫长战争中有些吃不住劲了,虽然他们在战术上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使得荷兰人的损失远大于他们,但在战略上却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因为他们始终无法打败财雄势大的土豪对手联合省,更别提在伦敦瘟疫从阿姆斯特丹传入后引起的大规模死亡及后续而至的混乱局面了。
可以说,现在的英格兰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盟友,他们之前曾经拉拢过丹麦,但被联合省用银弹攻势拉了过去。后来又资助过明斯特主教国,且一度获得了不小的成功,明斯特主教阁下招募的军队轻松击败了荷兰陆军(让人无力吐槽……),挺进了联合省东南部地区,但随着六千名法国陆军的参战,总数高达两万的明斯特大军被击败,随之被荷兰人大笔砸钱解散,再度化险为夷。
两次招揽盟友的失败,并未使得英格兰人死心,目前虽然查理二世因为国会没有兑现给海军的拨款而请求与荷兰人和谈,但他的使者却始终没有停止奔波在欧陆各个国家,只不过无论是西班牙、瑞典还是其他什么国家,都拒绝了英格兰人联合进攻荷兰的提议罢了,因为他们很明显不想得罪如日中天的联合省。
这次法王路易十四为了自己老婆的遗产而对小舅子开战,而使得东岸人自动加入了这场战争——李晴的特使在两个多月前已通过在里昂有投资的意大利商人将宣战书转递到了巴黎——这使得英格兰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当然东岸人在英国试探前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即只针对法国),使得英国人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他们在权衡利弊之后,仍然觉得可以借此与东岸搞好关系,毕竟来日方长嘛,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万一将来东岸与英国为了某个战略目标而走到了一起呢,欧洲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而为了达到与东岸加深关系的目的,英国人除提供了上述便利外,他们还将之前一直悬而未决的英属南非殖民地问题与东岸做了一次了解,即他们同意了东岸人提出的放弃新尼德兰的优先购买权,以换取英属南非的提议。
这个提议之前拖了很久,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除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比较复杂之外,更多的还是英国人压根没心思考虑这方面的事情。再加上他们觉得调拨了那么多陆军士兵过去,又有葡萄牙人的东非殖民地提供部分物资补给,一时半会儿应该不至于陷落,因此此事便拖了下去。
但英属南非在打了这许久后,形势已经岌岌可危,葡萄牙人摄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凶焰,也断了对英属南非的支援,这使得他们的处境愈发艰难了起来——说难听点,要不是东岸人的接济,这帮人早就坚持不下去了。不过饶是如此,东岸的耐心也快耗尽了,相信此次英国人若是再拖拖拉拉不同意的话,估计东岸人就要发动埋在英国人军中的地雷了。同时杨亮杨上尉也会以“寻找失踪士兵”的理由率部开进查理堡,正式接管英属南非,从荷兰人的虎口里拔牙。只是这样做的话吃相略显难看了一点,如今英国人主动愿意交换那是再好不过了,法理、情理都在手,接管起来可谓是名正言顺。
当然了,这块地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地,理论上英国政府是无权处置的。但要知道,殖民地从来就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殖民公司卖地若没有政府批准的话,那从来都是一句空话。再加上英国东印度公司目前的处境并不太妙,远东地区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打压得抬不起头来,已经不得不与葡萄牙人抱团取暖了;而在英格兰国内,他们也被一帮眼红东印度贸易巨额利润的阔佬议员们穷追猛打,很多人翻出克伦威尔时期的旧账嚷嚷着要求清算,其最终目的是要达成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组,使得自己也能够加入进去分一杯羹。因此,目前他们的日子相当不好过,急需英王查理的支持,洗清当年克伦威尔时期自己身上的污点,U看书(.恰好英属南非殖民地的处理便是这么一个不错的机会,故如此多方使劲之下,终于使得英属南非殖民地被送到了东岸人的怀里。
据悉李晴特使已经与英王查理二世、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一起签署了三方协议,正式划定了英属南非殖民地的归属,同时也正式宣布华夏东岸共和国放弃对新尼德兰的优先购买权,该地如何处置东岸再不关心。
而为了表示对东印度公司的感谢,东岸驻欧全权特使李晴先生,也表示将一次性给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十万东岸银元的财政补助,以补偿他们在南非的损失,同时也有搞好关系,进一步加深双边贸易的意味在内。毕竟,在东印度群岛一带荷兰人的一家独大,也是不符合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利益的——关于这一点,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需多言。
1667年6月10日,在多佛尔港休整、补给了一个星期的西班牙临时特遣舰队,在姜耀辉海军少校的指挥下,全数拔锚。在外海整理了一下队形后,这支吨位堪称庞大的舰队缓缓离开了多佛尔海峡,向东直扑法国的敦刻尔克要塞,意图歼灭法国海军的主力,使其成为一只没牙的老虎,短时间内再不能对东岸人造成太大的威胁。
6月14日,在躲避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后,绕了一段远路的西班牙临时特遣舰队猛然出现在了敦刻尔克港外海,并截住了数艘出海巡航未及躲避的法国船只,东、法两国海军间的第一次战斗,就在这个原本平淡无奇的午后突然间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