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适可而止

小兰笑道:“仙子,请跟我来,……”

天歌说:“呃,不吃饭了吗?”心想这小兰想干嘛,怎么就不逼着自己吃饭了?”

小兰拉着天歌,出来这芙蓉花神宫的,打开后门,楼台之上,小兰抚琴,一首古琴曲《清音流云》。

楼台之外,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有些地方,美到极致。即使被人描摹了千万遍,也抵挡不住自己内心对它的向往和憧憬。

漫步在山林之间的梅花鹿,跳跳停停,听鸟鸣嘤嘤、流水淙淙,山中无人语,只有自然之声伴着古筝琴韵随风来去。

曲意深邃,飘逸动听,如行云流水。旋律的深情,清音的缭绕,是如此净心,养心…音符就犹如天上的云彩,独来独往,既幸福又潇洒。

反映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与心态,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古琴声极其流畅,自由自在,正是每个人内心所追求的。

清澈的流水毫无污染,逐渐汇成河川再流入大海,是最自然的美善风光。

乐曲虽然结束,但听者却是思潮起伏,就象是水墨画的留白,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小兰说:“听过一个故事:有个人既穷困潦倒,又无比吝啬……”qula.org 苹果小说网

他向道长祈祷说:“如果我发财了,我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吝啬。”

道长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后,里面又会有一个金币,但是当你想要花钱的时候,只有把这个钱袋扔掉才可以。”

那个人开始不吃不喝不睡,日夜不停地往外拿金币。

直到屋子里都装满金币后,他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让钱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最后,他虚弱得连把钱从口袋里拿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是不肯把袋子扔掉,终于死在了钱袋旁边。

天歌说:“作家书海拾贝说过: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念过多;心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

小兰笑道:“人的欲念就像一座大山,当你用尽力气爬到了山顶,却发现远处还有一座比这座还要高的山,于是又费劲的去爬另一座。”

不快乐的人是因为过分关注山的高度,而忽略了原来歇歇脚便可以看到身边美丽的景色。

天歌说:“曾国藩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现代社会,太多欲望充斥着人们,欲念太多,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人需要适可而止”

天歌说说:“从前,一个富翁对一个贫困的人说:使劲儿跑吧,从现在开始到太阳下山之前,你能跑到的地方我全部给你。”

于是,贫困开始拼命地跑着,他跑得越来越远,而脚下将为他所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

他被这意想不到的收获刺激着,决定跑得更快更远,以得到更广阔的土地。太阳下山之前,他的确跑到了相当远的地方,但他也因为过度疲劳而活活地倒下了……

和谐是民众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主题,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老百姓的共同梦想。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离开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也得不到幸福。

天歌说:“现在祖国的发展处在一个黄金期,但也是矛盾突显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则是硬道理后面的硬道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多方发动,多种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和“的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儒、道、释是中国文化的三个支柱,它们都倡导和谐,然而各自和谐的内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视的是社会秩序,主张和而不同,以倡导“非寡“、“非乱“、“非同“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谐“为目标的理想和谐境界。佛教重视的是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奉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规则。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关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谐发展,以“道“为最高信仰,倡导人们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的环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贴近人、最具人性的。”

小兰笑道:“人的欲望通常都是无止境的,适度的欲望会促使人们不停地拼搏和奋斗,而过分的贪欲则往往会变成一种负担。”

天歌说:“作家沐雨归途说过:“适可而止,不是中庸,不是退缩,而是一直明智思维恰到好处尺度把握的生活态度。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遇。”

生活就是这样,面对选择,我们只有一次,如果不适可而止,就会适得其反。知足是一种生活态度。”

小兰笑道:“明朝的胡九韶,他的家境很贫困,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