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往北而去

“你先别急着骂我啊,你先听我说啊。”赵铁绳一脸急促的说道。

“松儿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觉得我能劝得动吗?他和他爹一个样,轴的厉害,要是他能将咱们的话听进去,又怎么可能会有现在的局面呢?

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既然这是他决定的,反正又劝不动,还不如支持他。”

刘翠脸上的表情一变再变,最后,只剩下无奈,“唉,你说的是啊。当初,咱们两个都不让他来京城,可硬是拦不住他。这次出征塞外,希望能安安稳稳的回来吧。”

“他肯定能回来的,他一定会安安稳稳的回来。

他出生的时候,天上流霞阵阵一片赤红......”

赵铁绳又开始念叨起陈松出生时的场景。

......

皇宫以北的校场中,陈松骑着战马,穿着铁甲,在眼前的三千骑兵前方徘徊着。

这三千骑兵都是朱元璋从京营中挑选出来的。

不仅要会使用火铳,还要会骑马,这两个当中的任何一个要求拿出来,都好挑选,可要是和在一起,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这些士兵衣着火红色鸳鸯战袄,目光坚毅。

新式火铳、连弩以及弓箭悬挂在战马两侧,身上的铁甲熠熠生辉。

二十门新式火炮摆在队伍的最后方,整装待发。

“诸位!”

陈松停在队伍正前方,扯着嗓子大声的喊道:“诸位,明天你们就跟着我出征塞外,这次可不比往常,咱们要在敌后厮杀,死伤是难免的,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有个准备。

......”

陈松看着这些士兵,大声的喊着各种注意事项。

朱元璋带着朱标以及随从站在校场的看台上,看着陈松和这三千精锐。

“这三千精锐可是京营当中最悍勇的,要是使用的好,会有奇效。

只是不知道常青能不能带着这些精锐勇立战功。”朱元璋背着双手,笑眯眯的看着陈松。

“爹,孩儿有一事不明。除过上次老四之事外,常青几乎没有和敌军交过手。这次爹怎么一下子就将这么多的精锐交给了他?要是有个什么意外,这三千精锐倒是好说,可常青要是出个问题......”朱标皱着眉头,脸上满是担心。

要说朱元璋不担心那是假的,陈松出征不仅事关陈松自己,还事关大明边境的安定,若非有把握,朱元璋怎么可能会将这种事情交给陈松呢?

“标儿啊,谁生来就会打仗?当年俺也不过是一个放牛娃,再说了,有老四跟着,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这么厉害的武器要是做不到自保,那以后他还能干什么?”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朱元璋还有一个想法没有说出来,如今大明的将领,大都逐渐苍老,谁知道还能有多少时间。

可是大明江山才建立没多少年,周边强敌环伺,朱元璋不得不提前考量。

蓝玉这些将领们虽然年龄要比徐达汤和这些人要轻,可也不小了。

或许能在朱标的手中发光发热,可能不能任由朱雄英驱使就不一定了。

朱元璋最起码要保证,等到了朱雄英时,不至于手中无大将可用。

朱元璋看着给士兵训话的陈松,脸上满是期待。

“大明万胜!”

讲完话,陈松振臂一呼。

将士们跟着陈松的怒吼声,大声嘶吼。

声浪一层高过一层,直插云霄。

“不得不说,光是这份调动士气的本事,就是很多将领不曾有的。”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

黎明尚未到来,黑夜依旧笼罩大地。

陈松坐在卧室中,任由丫鬟将衣甲披上。

朱静安挺着大肚子,行动不便,只是站在一旁,絮絮叨叨的说着:“到了战场上,可不要逞能,能缩着就缩着。

要是实在打不过,就跑,别管那么多,逃命要紧......”

朱静安的脸上写满了担忧,语气都有些颤抖。

穿好衣甲,陈松站起,抱了抱朱静安,笑道:“这辈子,能要了你夫君命的人还没生出来,且看为夫如何纵兵草原。

开平王曾言,其拥兵十万便可横行天下。今为夫言,我佣兵三千,便可纵横草原。”

“你还是没把我的话听进去,横行甚么草原?纵横甚么草原?平平安安回来就好。”朱静安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亲自挂在陈松腰间,“这是我亲自缝的,还专门找高僧开过光,会保护你平平安安。”

陈松将香囊拿起,看了看,随后放下,“且放心罢,定平安回来。”

说罢,陈松大步往外走去。

朱静安跟在陈松身后,一直送出大门外。

前厅中,刘翠和赵铁绳早已等候多时,见陈松走出来,也送了出去。

“战场上别逞能,要平平安安的回来......”

李三娃牵过来战马,陈松接过马缰绳,翻身上马。

“且回去罢,定然平安回来!”说罢,陈松调转方向,扬鞭而走。

朱静安静静的看着,直到陈松的背影彻底消失后才收回目光。

刘翠和赵铁绳两人脸上的担忧更浓重了。

太阳从地平线下跃起,陈松在护卫的拱卫下,朝着北方狂奔。

此时已经出城,天上忽然飘起了雪花。

马蹄扬起,将落在地上的雪花踩进了泥里。

朱标走进御书房,朝着朱元璋拱拱手,来到了一旁,“爹,已经出城了。”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朱笔,道:“估计此时老四已经收到了消息,他们两个年轻人,究竟能搅动怎样的风云?俺倒是很期待啊,说不定,俺这洪武朝要出一个冠军侯了。

若是常青能得胜归来,封他一个冠军侯也未尝不可啊......”

朱元璋将手放在旁边的铜炉边上烤着火,脸上的笑容都快化为实质。

“说起来,常青也算是立了不少功劳,光是红薯和土豆,都是大功一件啊。”朱标连连感慨。

“这次常青出征,军中携带的军粮几乎都是红薯粉条,这是第一次当做军粮,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朱元璋忽然说道。

红薯土豆丰收之后,朱元璋就让陈松着手制造红薯粉条。

可陈松手中的事情不少,所以就将制作流程写在纸上,交给了朱标。

在收到制作流程之后,朱标就迅速开始制造粉条。

因为这些红薯和土豆要为明年留种,所以制作的并不多。

这次陈松出征塞外,为了能够验证到底能不能当做军粮,所以就将这些粉条带上。

“是啊,你说的不错方式,红薯和土豆就是大功一件。”朱元璋说了一声,又开始批阅奏折。

斗转星移,陈松距离北平府城越来越近。

看着出现在眼前的北平府城,陈松长出了一口气。

将脖子下面的围巾往上提了提,又开始朝北平府城狂奔。

北风呼啸着从耳边刮过,若是没有围巾保护,恐怕早已被冻的掉落。

这个时代的北平府,寒冷的厉害。

城门越来越近,离护城河还有一里左右的地方,陈松停了下来。

吊桥旁边站着一队军士,他们看着停下来的陈松,大声喊道:“敢问可是陈大人的兵马?”

“如果你们说的那个陈大人叫做陈松,那就是了。”陈松坐在马上回复,同时取出了自己的身份明证。

问话的那个士兵点点头,跑了过去,从陈松手中接过身份明证,开始检查。

核查无误,还给陈松,转过身去,冲着身后的士兵说了几句,便清开道路。

陈松带着士兵从吊桥上走过,走进了北平府城。

进入北平府城,陈松直奔燕王府。

朱棣早已知道陈松要来,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

陈松带着士兵刚刚出现在燕王府门外,十来个站在门口的侍卫围了上来。

“可是陈大人的兵马?”领头的侍卫开口询问。

陈松跳下战马,来到这些侍卫面前,将自己的身份明证取了出来。

检查过身份之后,领头的侍卫将身份明证还给了陈松。

“陈大人还请跟我来,这些士兵燕王殿下早已做好了安排!”领头的侍卫说着,就带着陈松往王府走去。

陈松不是第一次来王府了,对王府颇为熟悉。

来到前厅,侍卫安排着陈松坐下,便往后院而去。

不多时,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

“哈哈,怪不得今天早上听到了喜鹊叫,原来是常青来了!”

笑声刚刚落下,朱棣的身影便出现在前厅的门口。

陈松站起,朝着朱棣迎去,笑着拱拱手,“殿下进来可好?”

“哈哈,好好,一切都好。和俺客气个什么劲?坐,坐!”

朱棣坐在主位,指了指旁边的一把椅子,笑呵呵的看着陈松。

陈松也不客气,告了一声谢之后直接坐了下来。

“俺的那个小子在你那儿怎么样?有没有捣乱?你是不知道,他以前在俺这府中,可不是一般的能闹腾。”朱棣捏着下巴,笑眯眯的问道。

“小孩子嘛,都是那个样子。他在我那儿虽然说有时候也会皮一些,可学习却是很认真的。

接受新学问的速度非常快,在所有的学生中,能力可是非常强的。

要知道,他的年龄,可不大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