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实验都能在虚拟实验室进行,花了几个小时,陆行舟已经制作出超导电极的固态电池。
经过测试,这种固态电池的储能增加了至少30倍。
如果将里面的固态材料替换成更合适的材料,储能还有上升空间。
并且这种充电电池充放电速度也几乎瞬间可以完成。
只要电压够大,无数电子就能冲进固态电池内,也能快速放出电子。
这取决于电极的超导通道具体有多大。
“虚拟实验室完成了技术验证,但想在现实里实现,存在太多困难了。”
陆行舟盯着手里的固态电池皱眉不已。
提取石墨烯,在石墨烯上挖孔,精确地把电子卡在石墨烯夹层中。
制作混合金属材料的负极固体。
有太多难题等待陆行舟在现实里去解决,才可能将技术实现。
现有的实验设备大部分都用不上。
陆行舟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
首先是干冰纳米板,这个应该可以解决。
然后就是微粒镁粉,也可以解决。
最关键的应该是如何刚刚好分量,掌握“火候”。
镁粉过多,烧过头得到的就不是石墨烯,而是碳。
干冰肯定是有多余的,只是恰好烧出了石墨烯,剩下的干冰其实消散了。
所以镁粉的配比,其实就是关键技术。
没有掌握配比慢慢试验,不知道要多少次才可能成功一次,也许永远都无法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陆行舟都在想办法解决干冰纳米板的问题。
肯定无法像实验室中那样做1平方米那么大的干冰了。
为了方便实验,陆行舟只做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板子。
利用两块金属压在一起,从外表看,基本完全贴合,没有任何缝隙。
肉眼已经看不到那么小的间距了。
然后将板子放在零下78度以上的环境下,让二氧化碳形成干冰。
这个过程要把陆行舟折磨疯了,因为每次要么是干冰根本没有进入金属夹层中。
要么就冻结在一起,无法分离。
经过无数次实验,还是没能成功,陆行舟不得不放弃一开始就获得0.3纳米左右的干冰,而是制作更厚的干冰。
最终到了几微米,距离目标相差几十倍时,终于获得干冰薄片。
接下来的实验同样让人头疼。
陆行舟要将干冰固定在几乎真空的环境下,然后撒上适当的微粒镁粉。
虽然知道具体需要添加多少分量,可现在厚度不同,添加的镁粉数量也会有区别。
又经过好几天实验,第二天就到周一,陆行舟终于用提前量的方式,暂时将大体实验走通,不过没有点火实验。
多半还是会失败,这也需要慢慢调试,剩下的后面再弄了。
他首先获得了超过5微米的干冰薄片,然后在上面放上适当的镁粉。
将东西放进了真空机内,这个真空机这几天也进行过改造。
至少能用电将镁粉点燃,可以想象一下灯泡的样子。
陆行舟利用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制作出了菜盆大小的可拆卸密封玻璃缸。
里面有特殊装置能够喷洒镁粉,干冰也有放置台。
准备完毕可以用真空泵把空气抽出,再点燃镁粉。
真空环境下,镁粉不会自己燃烧,但有氧气或者二氧化碳时,就可以发生反应。
为了这个最基础的实验,陆行舟已经住在实验室一周了。
当然他晚上睡觉还是在个人空间,甚至除了现实里制作实验器材。
其他时间也是在空间内做实验。
但是没有用模拟能力,而是用现有实验室有限制地做实验,在空间里能成功,现实里基本也能成功。
到了周一,陆行舟在现实的实验室洗漱一番,换上新的衣服才去学校。
他沉迷实验,课都旷了不少。
不过这不打紧,因为他以前就有过学位,这次读理科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普研)不同。
只用对导师汇报情况,别人一般不会管他。
而且两种研究生的含金量其实是一样高的。
九点前陆行舟就到了实验室,几个师兄师姐早就到了,有些人还顶着个黑眼圈,恐怕昨晚有人在熬夜做实验写论文。
刘涛和陆行舟关系最熟,见到陆行舟便关心道:“小师弟最近没看到你,开始做实验了吗?”
知道陆行舟是研一,可能去上课没来实验室,刘涛才这么问。
陆行舟笑着点点头道:“做了些小实验,不过还没出成果。”
两人闲聊着,林丰池也提前来到实验室。
见到人齐后便让几个博士师兄师姐先讲自己的项目。
也并非每次都要演讲,主要是将过去的一周,做了那些工作,有没有遇到困难,需不需要导师解决问题说一说。
陆行舟津津有味地听着,有不少东西他也听不懂。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