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2001太空漫游
夕阳西沉。
余晖洒在华丽的办公大楼上,映衬出一副宁静美好的画卷。
然而,在其中一间富丽堂皇的办公室中,正在上演一场关于命运抉择的激烈争论。
制片人谢泼德此刻正紧锁着眉头,手中紧握着电话听筒,一脸焦急。
他身为“白日梦想家”制片公司总裁,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关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
在这个时刻,他需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电话那头,乔尼回应着谢泼德的问题。
对于《怪医杜立德》剧本,乔尼觉得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再加上几分黑暗幽默,成为一部有着极高市场潜力的剧本。
最后却感叹地说:“只可惜投资大了点。”
如果真的只需六七百万,那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可是乔尼得要给项目留有余量才行,刚开始就把项目资金定得如此高,后期想要控制成本就很困难了。
拍电影就跟博彩差不多,资金越是雄厚越能保证胜率。
可是博彩的不确定性,让人无法保证拍出来的电影一定能够赚钱,即便乔尼拥有后世记忆也不敢打包票。
他能做到的就是尽量选择已被“历史”证明过的电影项目,然后提供充足的资金让这个项目成功落地。
因此按照他的习惯来制作七百万项目,那么必定要有一千四百万的投资保底,然后才能进入拍摄阶段,否则成功希望还是无法得到保障。
若是超过了投资上限还没能完成拍摄,那就只能硬生生的撤资止损了。
福克斯影业的《埃及艳后》就是前车之鉴,原本五六百万的项目最后却硬生生的弄成四千万的大制作,否则它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这样子吗?”
谢泼德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将电话听筒放回原处,打开扩音功能。
窗外的景色再也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然后急得团团转,心情焦虑不已:“这是一部我们不能错过的好剧本!乔尼,如果你真的觉得那是好剧本的话,我们必须要将这个项目争取过来。”
“嗯嗯!那就试试看吧!”
正当乔尼含糊地回应着谢泼德时,突然想起了一个关键的信息:“剧本作者安德鲁·雅各布斯已经跟福克斯影业签约,所以再怎么可惜都没有用了。”他的语气中流露出无奈与遗憾。
“已经签约?”谢泼德皱着眉头。
乔尼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这是对方说的,我没有去深入调查。”
“那就是还有希望?”
谢泼德兴奋地搓了搓手,连忙说道:“我在福克斯影业里有熟人,可以找他帮忙去问一下……”
很快对方就有了回复。
原来安德鲁的签约其实并非真实签约,而是故意玩的小把戏。
这家伙试图通过这种手法来自我抬价,而福克斯影业那边还没有决定把这个项目给拿下来。
因为安德鲁想要做这个项目的制片人,而且索要的条件都很高,其中就包括有一定比例的票房分成。
只不过他手上有剧本版权,所以双方都在僵持不下当中。
思索片刻,谢泼德重拾信心,拨通了乔尼的电话。
他语气坚定地说:“乔尼,我知道你觉得这部剧本投资大了点,但我们不能放弃。这是安德鲁故意搞的把戏,福克斯那边还没有决定。我们还有机会!”
乔尼听着谢泼德的话,心中还是犹豫不决。
他仔细翻看过那个剧本,感觉确实是一个好剧本,如果能够拍摄出来的话,里面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肯定能够吸引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
可是在后世确实没有听过这部电影的票房。
尤其是六十年代拍的这部电影,更是找不到相关信息,虽然他曾在央视的电影频道上看过,当时感觉这部电影还不错的样子。
思来想去,乔尼决定还是先接触一下,将这个项目拿到手再说。
福克斯影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万一真的让它搞成《音乐之声》那样的大爆电影,岂不是又要咸鱼翻身了吗?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让谢泼德以“白日梦想家”的总裁身份参与到剧本角逐当中,若是自己亲自出面的话,肯定会引来更多竞争者。
可是他们这边刚跟安德鲁接触,外界的新闻媒体马上就得到了消息。
……..
在洛杉矶的灿烂阳光下,福克斯影业的总部大楼显得光芒四射。
大楼的流线型设计,坚固而刚毅,凸显出了这个曾经霸占全球电影市场的巨头的风采。
新任总裁万格坐在豪华办公室中,目光如鹰一般,锐利且深邃。
他手上捧着一个文件,眼神紧紧盯着文件内容,仿佛要把纸张上的每一个字都牢记在心。
这个文件就是新项目《怪医杜立德》的全部资料。
据有关部门谈判得知,安德鲁,剧本版权拥有者,并不只满足于编剧的身份,他希望以制片人的身份深入参与到项目中,并提出了一项颇高的分成要求。
他的要求异常坚定决绝,让人难以反驳。
看似完美的剧本,广泛的受众群体,受欢迎的原着,《怪医杜立德》项目看起来就像一只雄鹰,等待着展翅高飞。
然而,安德鲁的分成要求,和投入庞大的投资都让这只雄鹰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万格皱紧了眉头,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在他阴郁的脸色上表露无遗。
自从《埃及艳后》失利后,福克斯影业就像一条搁浅的鲸,奄奄一息。他们急需一个成功的大项目来挽救这个濒临危机的公司。
原本他们觉得《怪医杜立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白日梦想家电影公司的加入,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新闻报道说乔尼乔亚斯对这个项目赞不绝口,认为它会是下一部《音乐之声》电影。
乔尼乔亚斯的观点让更多电影公司参与到争夺当中。
因为以他独特的商业洞察能力,自出道以来成功率惊人。
万格没法不去顾忌这种超乎寻常的押宝能力。
如果让“白日梦想家”拿到《怪医杜立德》,那对福克斯影业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万格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城市风景。
外面那些熙熙攘攘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正是福克斯影业的电影一直在描绘的。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衬衫的领口,用力握紧了拳头。
万格转身坐回到椅子上,决意已定。
他必须要赌一把,拼尽全力抢下这个项目,必定不能让福克斯影业在自己手中破产,但是也要尽可能的降低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
万格握紧了文件,他的眼睛闪烁着坚定和决心。
他知道,这个决定将关系到福克斯影业,甚至整个电影行业的未来格局。
但是他没有退路,也不需要退路。
…….
福克斯影业不愧是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
当它决心要争夺一个电影项目时,即便是“白日梦想家”这种风头正盛的电影制片公司也难以匹敌。
尤其是万格不仅全盘答应安德鲁的要求,还主动给这个项目开出高达一千八百万美金的总投资,结结实实的给了谢泼德等人狠狠一记重拳。
一千八百万美金!
这将是一步不亚于《埃及艳后》的大制作!
即便乔尼对剧本再怎么有信心,他也不可能会花那么多钱去拍一部电影。
关键是这部电影的后世记忆太少,缺少足够多的信息作为参考。
“福克斯影业果真是家大业大,居然濒临破产了还能筹到如此多资金孤注一掷?”朱罗对此表示难以置信,同时觉得失去了这个项目真的好可惜。
谢泼德还想努力挣扎一下:“要不我们再找安德鲁谈谈,指不定在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会选择我们公司……”
“没有必要!”
乔尼否决了这种“豪赌”行为。
接连几部电影都成为市场大爆款后,目前“白日梦想家”手上确实不差钱,甚至还要努力寻找大项目来消化资金,特别是像《怪医杜立德》这种上千万的大电影,尤其迫切一些。
因为中小项目开得再多,对公司发展影响并不大。
有上进心的人不会攒着钱不花,而是努力寻找投资项目,让自家公司更上一层楼。
“乔尼,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谢泼德满怀期待地询问道。
朱罗导演也热切的看过来。
“嗯,确实有不少想法。”
乔尼的脑子里的后世大电影非常多,但是能够真真切切实现的却非常少,毕竟以六十年代的科技水平,可能连《星球大战》的特效都做不出来。
说到科幻电影特效,他脑海里闪过最被科幻迷所称道的《2001太空漫游》,里面所运用的种种特效场景几乎能够以假乱真。
于是他随口询问道:“伱们认识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
ick)导演吗?”
“你想找他拍电影?”谢泼德马上问道。
“是的!”乔尼觉得能够把《2001太空漫游》给拍摄出来应该也不差,虽然这部电影刚开始时并不被人看好,内部点映时差评如潮。
原因是观众(其中有几位是纽约的影评人)对于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很多观众看完后不知该对《2001:太空漫游》作何评价,最早的几篇影评就是不知所云。
后来的影评人逐渐意识到,要完全理解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思考。
结果是,最初的一些发表于报纸和周刊类的评论相比于后来发表于月刊的影评更为负面,因为后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思和品味。
等到在院线大规模上映后,这部电影才慢慢的被观众接受,越来越多人走进电影院观看。
《2001:太空漫游》总投资一千万的电影,其票房达到六千万左右,算不得爆款破纪录电影,但是它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却相当之高。
这部电影被广泛认为是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对电影制作、特效和故事叙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上,它推动了科幻电影的发展,并引领了许多后续作品的创作方向。、
并且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宏大的叙事风格而闻名,让观众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这部电影的特效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尤其是关于太空旅行和人工智能的描绘,成为后来许多科幻电影的模板。
此外,库布里克还在电影中探索了人类的进化、存在意义以及与外星生命的接触等深刻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人类的起源和未来的思考。
它不仅在科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整个电影界的艺术和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若是“白日梦想家”能把这部电影给收入囊中,必定不会弄成一桩亏本买卖。
朱罗得知乔尼的意图后,立即回答说:“你想找他拍电影恐怕有点困难,我听说他刚正在拍摄《奇爱博士》,而且库布里克只会自己寻找拍摄题材,很少接受别人提供的电影项目…….”
“就算库布里克愿意过来帮忙拍摄电影,恐怕也得等到明年了吧?”谢泼德补充说明道。
“呃……”乔尼闻言立即沉默了。
根据后世记忆信息得知,库布里克每次拍摄完一部电影都会休息很长时间,然后再花上几年去筹备新项目。
比如为了拍摄《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这家伙前后总共耗费了四年时间,期间还找科幻家来编写剧本。
仅仅为了编写剧本就用了两年左右,从1964年开始着手准备工作,直到1968年才拍摄完成上映。
所以想让这样的人帮自己拍电影,那得要有强大的说服能力才行。
“试试看!”乔尼思来想去,决定将对方作为备选方案,可以先接触一下看情况再说。
不过库布里克已经移居英伦,此时正在英伦谢伯顿(Shepperton)制片厂拍摄《奇爱博士》的最后几个场景片段。
乔尼让琼哈里斯联系上对方。
不出意料的获得了探班许可,然后马上乘坐私人飞机前往英伦三岛。
毕竟最近这几年,乔尼也算得上是风云人物,库布里克作为电影圈业内人士,自然也对“传奇经纪人”的意图感到好奇。
很快,乔尼就来到了项目组拍摄地点。
乍一看,库布里克拍摄《奇爱博士》的布景与任何其他英国电影的布景没什么两样。
剧组每人手里整天端着茶杯,看着让人丧气,调音员对拍摄过程毫无兴趣,在隔音板下读着《卫报》,场记慢腾腾地含混不清地为演员提示着台词。
天很冷,大家都感到不舒服,也没地方坐。
但看着斯坦利·库布里克工作五分钟后,乔尼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库布里克不问问题。
(诸如:“乔,我们能拍到这个镜头吗?”“这个角度怎么样?”“他那会儿嘴里叼着雪茄吗?”等。)
他只发布命令。
而且还会随意地不带任何攻击性地对任何在镜头内的无关人员说:“别挡住镜头。”
再者布景本身,就是利普尔将军的战略空军司令部,也与众不同。
这个片场的布景看上去更像现实中的场景。
布景上面有顶棚(所有的布景都有),里面完全没有电线之类的东西,所以不用担心把人绊倒,照明设备也比其他导演用的简单些,库布里克偶尔还会亲自操作照明设备来达到他想要的灯光效果。
他们管这种舞台灯光叫“自然光”。
这种光是在当时的情景下可能有的光源发出的,而不是从挂在上面的一整套复杂的弧光灯发出的,因为那样的灯光效果会使电影里的场景显得不自然。
库布里克也不用吊杆麦克风,演员经常佩戴着隐蔽的微型麦克风。
拍摄时所有高科技手段都被简化或干脆弃之不用,乔尼在场外观看了他们拍摄这样一幅场景:斯特林·海登在引发了一连串可能导致核战争的反应后,不慌不忙地抽出时间给彼得·塞勒斯解释他的氟化反应理论。
地球人类马上要面临毁灭了,但是始作俑者们却丝毫不关心,却在一本正经的谈论无关紧要的理论问题。
演员们表演得很投入,每个动作都演得一丝不苟,体现出最大的喜剧效果。
乔尼在旁无声地笑了笑。
但同时也意识到,库布里克恐怕暂时没有时间接见自己,于是离开了拍摄现场,去跟副制片人维克多·林顿(Victor Lyndon)聊天。
“跟库布里克合作与跟其他导演合作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不同!”
“有什么不同?”
“哦,首先,我的大脑运转速度是平时的两倍,跟库布里克只说这样行或不行是没用的,你必须得证明给他看,让他满意才行,这就意味着你的论据必须组织得有条不紊而且非常精确。并不是说他不让我们单独去处理影片,他也经常会把权力下放给我们,但都在非创造性的方面,即便这样,他还是检查了又检查。涉及电影中有创造性的部分他完全自己掌控,他甚至自己设计海报,跟他合作会感到很刺激,可以说他是和我一起合作过的导演中最激励人心的,他的思维不亚于训练有素的象棋大师的思维。”
乔尼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跟你一起合作过的导演中,你觉得谁最厉害?”
林顿想了想说:“鲍勃·奥尔德里奇。”
对这个答案乔尼颇感失望,“我想问的是,如果给库布里克定级,你会给它什么级别?”
林顿微笑着立即说道:“陆军元帅。”
这时,美术指导肯·亚当(Ken Adam)主动走过来跟他们一起聊了起来。
他在《大文豪的审判》(the trials of oscar wilde)和《诺博士》(dr. No)两部电影中表现极为出色。
亚当说:“这部电影斯坦利已经研究了两年了,我们第一次见面谈论这部电影时,他完全沉浸在他的剧本中,以至于他的话里全是什么自动防故障尖兵队、陀螺仪航向、选通脉冲还有114s反雷达导弹,我简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乔尼笑了笑说:“我也不太明白这些是什么玩意。”
“嗯!”亚当点头说道:“不过你会很快学会这些,跟他一起干你就得学这些。我喜欢他,他集冷酷与敏感于一身,这非常有趣。有一天他从我太太身边走过,就好像她根本不存在,连个招呼都不打,晚上他又给她打电话道歉。他工作的时候,其他什么都不顾了。他天生就这个样,不过他本质上是个很好的人。”
“我看得出来!”乔尼表示同意。
亚当继续说道:“他喜爱策略,这个爱好得到延伸就是为别人制定策略。就我个人而言,他的事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他爱他的孩子们,说这话我是当真的,他真的特别爱他们。他热切地关心着孩子们,比对何人都要关心。”
“他除电影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兴趣吗?”乔尼询问道:“有什么嗜好吗?”
“没有,我觉得没有,真没有。”亚当摇头回答说。
早上的场景拍完后,库布里克突然过来握住乔尼的手说:“他们搭起布景前我还有几分钟时间,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乔尼对这一举动非常吃惊,认真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大导演。
今年35岁的库布里克一头黑发,皮肤白皙,高高的额头,拱形眉毛,从远处看,他的脸好像带了一幅丑角面具一样。
从近处看,他长得就像导演德·西卡(de Sica)在一部电影里用的那些非职业演员一样,以至于当乔尼听到他的美国式的口音——一种标准、温和的当代“大城市”的聪明男孩特有的音调时,心中不免会大吃一惊。
他的样貌和嗓音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我想让你看一下这个故事感觉如何。”
乔尼说着让助理秘书琼哈里斯将十几张稿纸递过去,上面写的是《太空漫游》剧本大纲,总共分为四个主要章节,每个章节都展示了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第一章节名为“黑暗的曙光“,发生在约4000万年前的非洲。
一群原始人类发现了一种神秘的黑石,并通过接触这块石头而获得智慧。
这个场景表明外星智慧存在,并对人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节名为“月球之旅“,讲述了在21世纪初期的一个时代,人类已经能够进行太空探索。
一艘名为“发现号”的宇宙飞船被派往月球,任务是调查一个在月球表面被埋藏的黑色矩形物体。
当飞船靠近矩形物体时,它发出了尖锐的尖叫声,表明它是一个神秘的信号发射器。
第三章节名为“星门“,跳跃到18个月后,发现号飞船载着一位名叫鲍尔的宇航员前往木星。
在航行途中,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矩形构造物(即“星门”),它静静地悬浮在太空中。
鲍尔试图接近星门,但飞船受到了神秘力量的影响,导致船上的计算机hAL 9000出现故障,并企图杀死宇航员。
第四章节名为“无限“,展示了鲍尔进入星门后的奇幻旅程。
他经历了时空扭曲和超越人类理解的景象,最终被送至一个不可思议的白色房间。
在那里,他看到了年轻的自己,然后变老并最终变成一个巨大的胎儿。
这象征着他正在经历一种新的形式的进化和转变。
剧本总共有一万多字,全都是乔尼在飞机上赶工写出来的,里面有些内容细节并不太详实,但是作为电影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完整了。
库布里克起初疑惑地翻看了几页,很快就被上面的故事情节给深深吸引,看到关键场景和揭秘部分时,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不已:
“太棒了!这个故事实在是太棒了!”
他抬头看向乔尼询问道:“这是谁写的电影剧本?里面描写的科幻场景简直就跟像真的一样!”
当然是真的!
乔尼将剧中出现的太空飞船、计算机、电脑笔记本和通讯手机都按照后世实物来描写,为了直观一些,甚至还提供了几张概念素描图。
库布里克得知乔尼的来意后,拿起手中的稿纸反复翻看了几遍。
期间剧组人员过来催促都置之不理,而且还破天荒地打破惯例,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拍摄,强行让全体人员休息了半个多小时。
“这部科幻电影你打算投多少钱?”
“一千万!”
“美金?”
“美金!”
“那我没什么问题了!”库布里克将稿纸收起来放入怀中,认真地向乔尼说道:“你想问我点什么吗?”
“什么时候能够开工?”
“等我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就可以……”
“我指的是筹备剧组和电影拍摄!”
“噢!那得等我把剧本完善了。”库布里克仔细想了想说:“这是一件极其专业的工作,我自己一个人做不来,要么请人帮忙,要么你来撰写剧本内容也行。”
乔尼才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要知道这部电影就算有自己“加速”,恐怕至少也得耗费两年时光才行。
“我会提供帮助,但还是得要找位科幻家来动笔。”
“你有人选了吗?”
“阿瑟·克拉克,他是一名英国科幻家。”
“那得先让我跟他聊一聊。”
“没问题。”乔尼点了点头说:“我先帮忙把前期工作准备好,尤其是剧本内容和背景设定这方面,你这边的拍摄工作一旦完成,那就尽早加入进来!”
“好的!”库布里克点了点头。
此时剧组人员已经是第五次过来催促,他只能先出去忙活了,而乔尼也告辞离开拍摄现场。
两人都没有谈合同、待遇和分成之类的话题。
库布里克属于那种能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就行,而乔尼则不会亏待手下,肯定会给出对方满意的条件。
他们都共同决定交给其他人来商谈这些俗事。
很快,“白日梦想家”成立了一个新项目《2001太空漫游》,而且还是公司从未有过的千万投资级别的大制作。
这个消息传出来,顿时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注意。
福克斯影业公司得知后,更是像被人抽了一鞭子那样,加快《怪医杜立德》的项目工作安排……
没想到期末评语那么难搞,连续弄了两个晚上才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