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养老制

“陛下心系天下万民,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福。”王天赐真心的说道。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比起太祖皇帝,朕还差的太远了。”说着,他似有所感,望着岸边的那些纤夫又说道:“西汉礼学家戴圣曾经说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朕每每读到这句话时,深以为然,一个国家不管在有钱、军事实力在强大,如果做不到幼有所依、老有所养,那就是对百姓的不负责,这样的盛世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天赐,你是在地方上待过的,你应该清楚百姓的艰难,偌大的大明朝,朕可能做不到每一个人都不挨饿,不受冻,可朕希望朕在位的这些年里,能为百姓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至少在朕死后,老百姓们能说一句明兴皇帝是个好皇帝朕就满足了。”

皇帝的话让王天赐即震惊又感同身受,这些年他在家乡沂州府行医问药,见过了太多太多鳏寡老人悲惨的晚年生活,还有那些孤儿,自小父母双亡,或被卖于地主官宦之家为奴为婢,一辈子不见天日,或被饿死……

“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王天赐郑重的跪下,大声道。

“回京之后,你就着手成立大明医疗保障司,你为首任司长,日后全国医校、医生、义药局、养老院统归医疗保障司管辖。”朱祁镇道。

“臣,遵旨。”

养老院其实并不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产物,《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明会典》中记载,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诏民年七十之上者,许一丁侍养,与免杂泛差役。”

这条人性化的政策,朱元璋是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的,他了解农耕时代绝大多数人吃穿用度全靠田地上的收成,家里有70岁以上老人者,国家免除家中一人的差役,便可以让百姓有更多精力从事劳作,如此就可以多赚一点财物去奉养自己年老的父母。

这条政策是朱元璋实现构建老有所依的福利社会的开端,在朱元璋的设想中,他知道光靠子女种田来抚养老人效果并不好,因为如果某年收成不好,那全家人都会跟着饿肚子。

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九年又下令:“今特命有司存问于高年,恤鳏寡孤独者必得其所,笃废残疾者收入孤老,岁给所用,使得终天年。”(《明实录太祖实录》)

在这条新颁布的政策中,朱元璋增加了两条新的养老措施,第一条是定期给老人发放米、粮、丝绸、棉絮这些生活物资,第二条是修建养老院,由朝廷出资照顾那些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

这些政策从明初一直贯彻到明末,虽然后期因为天灾人祸以及北方野猪皮的入侵让这些政策已经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利用手中权力官商勾结骗去朝廷拨给各地的款项,但是这确实是封建社会中的一大进步,为朱元璋点赞。

朱祁镇看了看波涛滚滚的长江,望着南京的方向陷入沉思。

……

画面转回兰州(明称为兰县,本文为了读起来方便,以下皆称为兰州)。

夕阳如血,战旗猎猎。

一场攻防战结束后,随着鞑子又一次败退,城墙上的身穿红色甲胄的明军发出阵阵呐喊声。

城墙下,黄色的沙土地上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尤以城墙根下的尸体最多,有鞑子的,也有明军的。斑驳的城墙上到处都是鲜血,碎肉和刀枪留下的痕迹。

未死者的哀嚎声、濒死战马的悲鸣声,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的寒风,以及城墙上不断抛下的尸体,让兀良哈的主将乌什哈有些恼怒。

连续几日的攻城,他的前锋两万大军已经伤亡殆尽,剩下的三万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士气低落。

“该死的明狗!”乌什哈骑在战马上,看着明军不断将登上城头战死的蒙古勇士随意的扔下城墙,还有城墙上时不时传来明军肆意的笑骂声,这他感到非常的愤怒。

“哈格,鞑靼那边怎么说?”乌什哈拨马回身问道。

“将军,那日勒将军让我们继续猛攻,他说明军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我们继续进攻,明日一定能破城。”哈格低着头说道。

“放屁,他那日嘞只会让我们兀良哈的儿郎去送死,他们有十二万大军,却只会在我们侧翼虚张声势!他不配做黄金家族的后人!懦夫,胆小鬼!”

“大将军,如今天色已晚,不如我们先回营地吧。”

乌什哈又回头看了看对面高大的兰州城墙,狠狠的猛抽了一下马鞭,往营地而去。

刚进营寨,就看见了中军大帐前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焦急的来回踱着步。

“哈喇,我的弟弟,你怎么会到这里?”乌什哈跳下战马,给了哈喇一个拥抱。

“大哥,你怎么才回来。”哈喇急道。

“出什么事了?”乌什哈见一向沉稳的弟弟脸色不对,问道。

“大哥,明军十万大军正在攻打咱们的兀良哈部。”

乌什哈一听,心中大惊,暗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本来他就不同意父亲和鞑靼结盟去攻打瓦剌,因为明军已经恢复了大宁都司,虽然他们还未完全掌控大宁都司,可他们就像躲在暗处时时窥测羊群的狼,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趁你不备咬你一口。

可惜自己的父亲乌伦被鞑靼许诺的利益蒙住了双眼,完全听不进自己的建议。

“大哥,撤军回援吧。”哈喇拉着乌什哈的胳膊道。

“撤军?”乌什哈一时犹豫了,现在撤军,等于告诉对面的明军他们不行了,再说他们这一撤,那两万战死的勇士不就白白死了?他刚刚还暗自发誓等破了兰州城一定要屠尽明国人,为勇士们报仇。

再者他们撤了,等于把鞑靼给卖了,明军如果趁机杀出城外,鞑靼那边肯定伤亡惨重,说不定日后还会把这笔账算到兀良哈的头上。

“不能撤军!”乌什哈迅速做出了决定。

“如今只有攻下兰州城,大军直下明国关中腹地,然后挥师向东直逼大明京师,吸引明军回援才能解兀良哈之围。”乌什哈道。

不得不说,乌什哈还是有些战略头脑的,你明军围攻我老窝,我反手也给你来一次,看谁着急,而且他们都是清一色的骑兵,来去如风,又是在明国境内,丝毫没有后勤压力,没有吃的,抢就是了。

“大哥,必须撤军回援。你不知道,这次明军中有一支两万人的骑兵,他们一人双马,还配备了一种非常厉害的火器,打的又准又远,百步之外就能将人打死。咱们的儿郎们刚刚开始冲锋,他们的火器就打了过来,且连绵不绝,儿郎们还未冲到他们六十步之内,就已经死伤大半。而且他们的战法很脏,根本不和我们正面交锋,打完了就跑,等你追累了,他们又反扑回来,在再来一次齐射,然后上马再跑,让勇士们找他们决战的机会都没有,这几日,父王帐下最精锐的虎师已经损失过半了。”

“什么,连最精锐的虎师都伤亡过半了?”乌什哈一时脑子有些不够使的了,他听鞑靼的一些将领说过明军火器犀利,可是他不相信这世间有这么逆天的火器。

乌什哈有些游移不定了,撤军回兀良哈最近的句就是越过北面的阴山山脉,绕过明军的的关卡沿外长城穿过鞑靼的防区回兀良哈。

可是这一路也不太平,大明宁夏榆林镇陕西北部各卫,很容易就能侦知大军的动向,就凭这剩下的四万人马,只要明军半路层层设伏,估计自己回不到兀良哈就会交代在半道上,最安全的就是说动鞑靼一起撤军,两军合起来还有十七八万人,料他明军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和如此庞大的骑兵军团硬碰硬。

对,和鞑靼一起撤军。乌什哈打定主意,准备起身去鞑靼的军营,可随即他又有些犯难,该怎么劝说他们撤军呢?

“哈喇,兀良哈单独撤军回援太凶险了,以明国人的狡诈,我们剩下的这点人怕是回不到兀良哈就已经被明军…所以,为今之计是说动鞑靼一起撤军最安全。”乌什哈道。

“他们会同意吗?”哈喇有些担心。

“哼,他们会同意的。抛开大家的祖先都是黄金家族的后裔不说,如果兀良哈被大明灭了,他鞑靼也不会独善其身,有兀良哈在,大明即使恢复了大宁都司,兀良哈也会是他鞑靼的东部屏障,明白吗?”乌什哈道。

哈喇点点头道:“大哥,要不我去劝说他们撤军吧。”

“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可时间不等人啊,咱们南部的几个部落已经被明军屠了…”

“哈喇,镇定!现在我们必须打下兰州,即使打不下,也要让明军知道兰州咱们志在必得,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我们撤军背后才会安全。”乌什哈大声道。

“好吧,我听大哥的。”哈喇一屁股坐下,端起面前的一碗马奶酒,一口灌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