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营。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像根据地的村落。
罗金保带着张嘎和魏大勇,穿过一大片青纱帐中的小路后抵达此处。
刚进村,便撞上一个放羊的农民。
“老罗回来了?”
“嗯。”罗金保随和地答道,明显很受村民的欢迎。
村口的土路明显经常有车马经过,土都被夯实,没有一株野草。
两边的土坯墙饱经沧桑,似乎经过战火洗礼,并无人修缮,已然成为残垣断壁。
这个村落看起来可比鬼不灵那个小水庄子大多了。
在村口一眼望不到头。
村里的鸡犬相闻,人声鼎沸,隔着一里地都能听到。
可能是远离县城,没有鬼子打扰的原因,这村子显得相当红火。
进村后,一个穿着便服的八陆打起招呼。
“哟!回来了?”
“嗯,回来了。”罗金保交出自行车。
张嘎和魏大勇见状,也把自行车推给那八陆保管。
“进来!”
罗金保向两人打招呼后便开始带路。
他在前面走,张嘎和魏大勇紧随着在后。
这村子的房子全部是土坯房,建筑布局也不规整。
新房和倒塌的旧房挤在一起,让寻路难度直线上升。
走进阴凉的巷子里,东扭西拐,一时间竟分不清东南西北。
过了巷子一溜儿五六间正房。
正房对面是一排草垛子,把小院挤成了细长的一条,很像歇业的小草料店。
三人走了很久。
可是,老罗却始终不进屋。
反带了张嘎和魏大勇向深处走去。
路上的土坯房逐渐被青砖灰瓦建造的房子取代。
看起来像四合院的构造,但却完全不同。
因为住的是普通人家,院子布局相当紧凑,天井很小。
能透进的阳光不多,但因此在夏日却创造成片的阴凉地。
过了天井,往左一拐,又有个小门儿。
推开小门儿,是敞亮亮一座小跨院。
可里头连一间房子也没有。
这里被改造成了菜地。
只见平地上栽着几畦茄子,两沟大葱蒜苗。
靠北墙向阳处搭着个大葫芦架,搭得比墙头还高出二尺。
上面黄花白花,葫芦丝瓜。
一条条倒挂的枝蔓,杂然地竖铺在墙面上。
就是东西两面的墙上,也挂着一些墙外攀进来的爬山虎。
在院子各处空地还见缝插针地种着土豆,红薯,黄瓜,西红柿,豆角等蔬菜。
还有个蝈蝈儿和蚂蚱在上面对峙着,互成倚角之势。
好家伙。
这是把菜园子挪到幽深的暗巷中去了。
方便采摘,而且隐蔽性也强。
不得不说,汉人的种菜属性天生就是点满的。
只要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划出一方菜地。
张嘎怀猜疑老罗叔走错路了,催道:
“怎么还没到?”
“这都转了十几分钟了,连区队的影儿都没看到。”
魏大勇也抱怨起来:
“对啊,俺都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罗金保面无表情,“不设到隐蔽的地方,鬼子来了怎么办?”
张嘎撇嘴道:
“鬼子真要是发狠心,派飞机大炮过来轰炸,再隐蔽的屋子也得被炸平。”
“这村的砖房和土房都不行,不抗炸。”
罗金保点头道:“说得没错。”
“但东洋鬼子也是穷光蛋,舍不得对一个村子出动轰炸机。”
“咱这儿是在敌后,鬼子派步兵进村都了不得了。”
张嘎:“说得也是,鬼子那点兵守县城都费劲,占村子也不现实。”
“继续带路吧。”
魏大勇扛着鬼子的钢盔和衣帽,听得一头雾水。
“你们说什么呢?俺怎么听不懂呢?”
张嘎笑道:“听不懂最好,不然容易头秃。”
魏大勇:“俺本来就头秃!”
张嘎:“以后还有长头发的机会。”
“你力气大,好好干,以后让你当我的警卫员。”
罗金保听着两人对话,不禁觉得好笑。
屁大的孩子还安排警卫员,真把自己当领导了。
“你们两个跟上,快到了。”
“哎!”张嘎跳起来轻拍魏大勇的光头,“和尚听见没?快跟上。”
“知道了。”魏大勇就和沙僧一样,任劳任怨,没了脾气。
这时背着大枪的罗金保已钻到葫芦架底下。
拨开枝蔓,翻过墙那边去。
然后他探着半截身子,招手催道:
“快点!”
魏大勇马上跟着翻过了墙。
而张嘎的动作则显得轻便许多。
只见他踩着葫芦架,掏出一把匕首开始挥动。
接着凌波微步似的,一个飘逸的滑翔便翻过了墙。
落地时,手里已端着一个大个青葫芦。
罗金保这次才算是近距离见识了张嘎的轻功。
果然非同寻常。
不仅没有动静,而且还有余力挥舞匕首。
侦察员要是学会了这项本领,那进县城就更容易掌握鬼子的情报了。
到时候都不用准备身份,直接靠轻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鬼子司令部。
就算是完成刺杀任务都不在话下。
可以说。
同样是“飞檐走壁”,亦有高下之分。
不过。
当罗金保看到青葫芦时脸色变了。
“你这嘎小子,怎么乱摘老乡的葫芦呢?”
张嘎指着墙头上的纸币说道:
“我给钱了,又不是偷。”
“你当徒弟的管得着嘛?”
魏和尚:“就是,你管得着师傅吗?”
“行吧,下次注意,身为八陆,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罗金保叹了口气,满脸无奈。
张嘎:“没毛病啊,我拿的是葫芦,不是一针一线。”
罗金保无语,感情您这是除了群众的一针一线全都拿是吧?
这阅读理解真是另辟蹊径……
还好那菜地是区队的,自己人好说话,不然少不了为这嘎小子写检查报告。
三人边走边斗嘴,后面跟着五条狗。
一路上引起不小骚动。
很快。
一间冒着炊烟的院子出现在三人眼前。
“哎!老罗回来了?”一位仅戴有八陆藏青色军帽的男人在院门口墙边打招呼。
他身子挺直,手握中正式钢枪,明晃晃的刺刀赫然固定在枪的笋口上。
威风凛凛,且带着彪悍的气息。
他的位置可相当考究。
从院门外看不到他。
若是鬼子的步兵进来,怕是会被当场被刺刀开膛破肚。
“回来了。”罗金保顺手上交十几把三八大盖。
看门八陆惊讶地喊道:“哟嚯啊!!!”
“十几杆九成新的三八大盖!老罗你真行啊!”
喊这么大声干嘛?
罗金保头一次觉得这同志声音刺耳,指着张嘎尴尬道:
“这枪跟我关系不大,主要是这嘎小子的功劳。”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