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和大河回到家,已经是酉时初了。
大树和大山也才刚回家,都在等着玉娘和大河回来一起吃晚饭。
这又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因为有大家爱吃的豆腐。
两碗煮豆腐已经端上桌,是花姑用老方法煮的。
大河想起在县里玉娘做了一道菜叫煎豆腐,他时常想起那味道,所以记忆犹新。
在大河的提议下,一家人等着玉娘煎一碗豆腐出来。
如此一来,两碗煮豆腐,一碗煎豆腐,玉娘笑称今晚是豆腐宴。
不过,另外还有一碗鼠耳,是花姑带着孩子在村后玩时顺便挖回来的。这些日子没去挖野菜,虽是冬季,地上也冒出不少。
韦氏夹一块玉娘煎的豆腐,“嗯,这味道香,油放得多。玉娘,咱家菜油剩得不多,你炒菜省着点用,怕青黄不接咧。”
玉娘点着头。
大河却道:“娘,不打紧,大不了花钱打些油,咱家现在有些钱,不需那么节省。”
玉娘担心婆婆听了不高兴,赶忙接话,“大河,家里也只不过两贯多,还不够大树成家的,该省还是要省的。”
韦氏见玉娘这么懂事,心里又不落忍,“没事,你炒菜想放多少油就放多少油吧,家再穷也不是吃些菜油就吃穷的。”
“此话有理。”郑老爹接了这么一句,大家都笑了起来。
韦氏又道:“确实是这个理,靠从牙缝里省也省不了多少。今日咱家打了三十斤豆腐,俺和你爹还给没有黄豆打豆腐的那十户人家送豆腐了咧,每家一块,足有半斤重,这一送就是五斤。”
玉娘听懂了,婆婆的意思是,做人情如此大方,若是过分省自家人嘴里吃食,确实没必要。
玉娘笑道:“娘说得是,人情要做,咱家人也得吃好。”
韦氏点头称是,一家子可都开心了。若往后在吃上不必节省,岂不是经常有好吃的,还能顿顿吃饱?
那再好不过了!
每年只有这几日能敞开肚子吃豆腐,平时是没有口福吃到豆腐的。这一顿豆腐宴吃下去,感觉嫩嫩的豆腐比肉还香。
花姑吃得肚儿圆,“娘,待会儿咱家是不是要做霉豆腐?”
“嗯,咱婆媳仨一起做吧。留十五斤新鲜豆腐这几日吃,亲戚们来送年礼咱也有好吃的可招待。剩下的都得做成霉豆腐。大河,你把这十五斤新鲜豆腐撒些盐,浸在水里。”
玉娘蹲过来瞧,“可咱家没有辣椒粉,做出来的霉豆腐能好吃么?”
“玉娘,你搞错了吧,不是辣椒粉,是花椒粉,咱家有花椒啊,十月赶集换回来的,还有些没吃完咧。今日爹娘磨豆子,顺便也磨了些花椒粉来做霉豆腐。”
花姑说着就拿出花椒粉给玉娘看。
其实玉娘也喜欢吃花椒,带点麻麻的,寻思做霉豆腐撒上花椒粉肯定也好吃。
前世她也吃过白豆腐乳,味道也还不错。可能最近老惦记着辣椒,差点忘了霉豆腐也可以做不辣的。
忽然,玉娘记起以前不知从什么网页看到说辣椒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的。
若真如此,那她在这里怕是一辈子都吃不上辣椒了,这会子还没到明代呢。
罢了罢了,没有辣椒就没有辣椒吧。前世她胃不太好,有可能是辣椒吃多了,特别是泡椒鸡爪,她吃起来就没个数。
也好,这里的饮食可以养胃。
玉娘像模像样地将豆腐横切几下,再竖切几下,切成好些小块,最后整齐地摆在铺好稻草的木板上。
“娘,这样就行了?不是要放盐和花椒粉么?”玉娘以为婆婆忙忘了。
韦氏笑道:“等豆腐长了毛再放,若这会子放料,就长不出白毛了。”
花姑也会做,补了一句,“毛长得愈长,霉豆腐愈好吃咧。”
玉娘懂了,必须得长出那一层白色的长毛才行。
韦氏每年都要做霉豆腐,一做就是十几斤。玉娘在旁数清了,足足铺了十五板稻草。
一家人小小翼翼地将这些摆满小豆腐块的十五块板放在公婆的床底。
公婆的床底摆不下,又搬出五板放在大哥大嫂的床底。
晚上睡觉时,大河跟玉娘说,得等半个月才能长满白毛,拌上盐和花椒粉后,又得等个五六日才能吃。
这么一算,得二十日后才能吃上霉豆腐了。
“大河,明日大表哥要来咱家,你还要去亲戚家送礼么?”
“大表哥要来我就留在家招待他,毕竟这是咱两家亲戚头一年来往。估计明日可不只是大表哥要来,好些亲戚要来咧。”
大河想起一事,又道:“娘说了,明日大哥和大嫂要带俩娃一起去两位舅舅家送年礼,俩舅家和大嫂的姐姐都在韦家村,他们跑一趟就行。后日我再去王家村的大姨家。”
玉娘想起婆婆说明日她要和大树一起去二姑家,“明日若有好些亲戚来,只有……咱俩和爹在家?”
“有咱仨在家你怕啥?”
“我担心招待不周,亲戚们会不高兴。”
“怎么会,我和爹还在呢。再者,平时你接人待物大方得体,谁不夸你?不过是亲戚们来送礼,你有啥好担心的。”
好吧,婆婆和大嫂明日都不在家,面对亲戚,她可能会有些不自在吧。
玉娘确实想多了。
翌日一早,韦氏煮了九个豆渣粑,一人吃一个。
玉娘还真没意料到,豆渣粑也这么好吃,圆滚滚的一个,吃起来也特别填肚子。
吃过豆渣粑,韦氏和大树、大哥和大嫂带着俩娃,先后走人家去了。
巳时末,家里陆续来了亲戚。
大嫂的二哥先到,紧接着是表姑家的大表哥,没过多会儿大姑二姑家的表哥都来了。
一个时辰之间一下来了四位亲戚。
大河说舅舅家和姨家一般是腊月二十八才来,幸好中间隔了两日,否则玉娘真担心自己招待不过来。
亲戚都是吃了饭才过来的,玉娘忙着煮茶,将红薯干和芋头片装入木制格盒里,端出来给花姑的二哥和三位表哥吃。
郑老爹和大河坐火旁陪他们聊天,说说一年的收成,聊一聊今年烧的灰炭,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