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儿岭西北侧山口,明军勋戚家丁组成的精锐部队,正准备对留守的瓦剌骑兵发动最后的总攻。
“朱”字大纛下,年近花甲的成国公朱勇迎风而立,战马打着响鼻,也有些不安地甩了甩鬓毛。
轻抚着胯下的战马,朱勇对身边的恭顺侯吴克忠吩咐道:“恭顺侯,你带五百骑去前面一边驱赶敌军的战马群跨过小河往南去,一边让懂蒙古语的士卒喊话扰乱敌军的军心,就说鹞儿岭的瓦剌军已经被全歼,知院阿喇克忒睦尔已被阵斩。”
“得令!”
恭顺侯吴克忠领命而去,朱勇又对另一位副将永顺伯薛绶下令道:“永顺伯,你率一千五百骑,从两翼发动进攻,击溃当面敌军。”
成国公朱勇这次一共带了五千七百余骑绕过鹞儿岭,现在有两千骑在跟当面的两千瓦剌骑兵试探性交战,他分了恭顺侯吴克忠五百骑驱赶战马,又分了永顺伯薛绶一千五百骑从两翼进攻,自己的中军还剩下一千七百余骑。
早就安耐不住的永顺伯薛绶闻言大喜,他率领骑兵出阵,收到信号的两翼明军骑兵纷纷靠拢而来,汇聚在他的身后,形成了杀气冲霄的骑兵阵列。
铁骑如云,甲光向日,明军骑兵在云层投射下的光影中犹如战神下凡一般,向山口的瓦剌骑兵发动攻击,瓦剌骑兵正在与当面的两千明军骑兵纠缠在一起,现在正是两翼突击的好时候。
战马一开始,踏着小碎步慢慢地前行着,紧接着,随着有节奏的抽打,训练有素的明军家丁部队形成了一道覆盖谷口的铁幕,不可阻挡地向东南碾压了过去。
“驾!”
狠狠地抽打着跨下的代北骏马,薛绶一声长啸,豪气干云。
冰冷的马蹄铁重重地践踏在地面上,河流颤抖,山谷震动。
这些基本都有些鬓边花白的老卒,四十多岁的年纪,已经到了士兵服役征战的最后时刻,他们年轻时基本都跟着自家的主人,随永乐大帝征过漠北,对于蒙古这个敌人,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
岁月的流逝,让他们的体力与反应速度远不如年轻时的巅峰时刻,但是岁月同样赋予了他们宝贵的战斗经验。
这些明军骑兵,就如同老辣的猎手一般,散开了一张看似松散却牢不可破的大网,越过前方的同伴,从两翼呈钳形攻势向已经岌岌可危的两千瓦剌骑兵冲去。
“唏律律~~”
开始逐渐提速的战马抬起头打着响鼻,白色的热气从马鼻中喷出,明军骑兵的马鞭狠狠地抽在战马的臀部,战马一吃痛,扬起四蹄疯狂地向前跑去。
大地在脚下急速倒退,战争的气息同样刺激着永顺伯薛绶的心跳疯狂跳动着,越来越快,近了,近了,他甚至能看清楚对面瓦剌人矮塌的鼻梁和肮脏干纠的发辫,和那些油腻到似乎从未清洗过的毡袍。
摘下短臂骑弓,永顺伯薛绶弯弓搭箭瞄准前方敌骑。
“咻!”箭矢划破空气的爆鸣声在耳边分外地刺耳,最前方的瓦剌骑兵应声而倒。
零星的一轮短暂对射过后,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两股骑兵大潮狠狠地对撞在了一起,在夏日的鹞儿岭谷口,鲜血和生命在此刻显得如此廉价,这是世道的“慷慨”。
“给我去死!”
永顺伯薛绶紧抿着嘴唇,手中长矛贯穿了一名瓦剌骑兵的腹部,矮身躲开他临死递出的马刀,抽出了长矛,瓦剌骑兵的身躯摇晃着倒下。
矛尖滴滴答答的流着鲜血,因为是倒提着的原因,没有倒流到红缨上,薛绶身后是乱军丛中转瞬即逝的闷哼和惨叫。
骑兵对冲,坠马的后果比当场被砍掉脑袋要凄惨的多,因为坠马,就意味着要被两军奔驰的战马,轮流踩踏。这种死法,是留不下全尸的,只会留下骨架,以及被踩碎的肉泥。
这位在历史的土木之战中,血战到“弦断矢尽,犹持空弓击敌,敌怒,肢解之”的勇将,同忠勇伯蒋信一样,都是“鞑官”,但此时,薛绶面对理论上的同胞,却没有丝毫手软。
后边的瓦剌骑兵呜哇怪叫着冲薛绶砍杀过来,薛绶双手发力,他的枪术凶狠而强悍,长矛如灵蛇般探出,插进瓦剌骑兵的胸口,硬生生从马上挑飞一骑,长矛几乎弯成了半圆。
“嗯?”
对面穿着铁甲的瓦剌贵族手持长枪向薛绶冲来,呼啸着捅向他的头颅。
看到卡在敌骑胸腔中的矛尖,薛绶毫不犹豫地弃矛,抽出腰间的马刀隔开敌人的长枪。
随后,薛绶凭借着马速风驰电掣间继续连斩三人,密密麻麻的敌阵豁然洞穿。薛绶的眼前变得空旷了起来,在西北方潺潺流过的小河白茫茫的一片素净,静谧而美好,数万匹战马正在被恭顺侯吴克忠驱赶着过了河,瓦剌人明显有些慌乱,他们在抢回战马还是保全自身之间犹豫不决。
调转马头,活下来的部下都默默地跟在薛绶的身后,身后是狼藉而血腥的战场,尘土沾染了肮脏的液体,已死的,未死的,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很快,在做困兽之斗的瓦剌骑兵失去了最好的撤退战机,被围困的他们反而激起了凶性,像是草原上穷途末路的狼群一样,残余的瓦剌骑兵与当面的明军对冲一轮后,没有掉头,反而直接继续冲向了成国公朱勇的中军。
“还算有点胆量。”
西风扬起的沙尘渐停,成国公朱勇挺枪跃马,傲立于明军骑阵的最前端,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长枪。
凭谁问:朱勇老矣,尚能战否?
朱勇一身甲胄被渐沉的日光染成暗金,猩红的披风迎风烈烈震动,眼眸中全是睥睨天下的霸气。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于沙场之上立男儿功业,岂有讨虏不就之事?日月昭昭,唯我大明!”
短暂的沉默以后,明军骑兵爆发出了近乎狂暴的呐喊。
“日月昭昭,唯我大明!”
“日月昭昭,唯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