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汉军的等级
不可疲劳作战,这也是王伦在课堂上讲过的,所有的汉军也都贯彻执行,虽然汉军极其重视效率,但是也不会轻敌冒进,“效率”这个词是王伦发明的,在汉国辖区中,己经普遍使用。。
最近杨山琦打了不少小胜仗,部队也有些体力透支了,故此他才会将人马安顿在赵家裕,让不对休整一下,也可以让自己这些兄弟们好好的恢复一下体力,好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当然对于自己,杨山琦也是绝对不会委屈的,这不,最近他带着几个亲兵打了些野味,如今正在树下慢条斯理的烤着野兔。
看着被篝火烤的滋滋冒油的野兔,杨山琦一边往上面不断的撒着盐巴和各种调料,一边愉快的哼着家乡小调儿,这仗打的,怎么一个爽字了得?
除去境界的哨兵,山崎大队各部的士兵也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起,或者闲聊,或者喝点茶水下下棋。在汉军里面,士兵和下级军官是没有权力饮酒的,只有到旅长以上才有饮酒的权力,而且根据级别的不同,每日允许所饮之酒的种类、次数和数量也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张荣今年不过十七岁,是山崎大队的一名上等兵,他正在和自己班里的战友在壕沟里面闲聊。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壕沟是汉军驻扎所必须的一种防御装备,别说山崎大队在赵家裕要休整至少五天,就算是只休息一晚,这壕沟也是必须要挖的,只是规模不同,但是不能没有。
张荣一边和伙伴闲谈,一边擦拭着自己的装备,他的装备是汉军骑兵的制式标准,一副铁甲,重约三十斤,再加上腰刀一把,马枪一杆。此外还有水壶、毛毯,小帐蓬,干粮等装备插重。
以前汉军行军要将这些东西全部背在身上,现在有了马匹,盔甲等物放在马匹上驮运,让众人行军大感轻松。
往日的汉军,由于盔甲敏量不足,所以众兵经常盔甲换来换去,有时披在身上没几个月,又被剥走了。
便如当年去祝家庄首次攻击二龙山豹子头林冲之时,为了凑齐出战将士的甲胄,留守军士的盔甲全部被剥光,只能穿着布衣训练。
好在近十年来,王伦励精图治,让山东变得富庶无比,军工制造更是舍得话血本投入,所以这军士的甲胄,整编后也常例化起来。
如无意外,一直到他们退役前,发下的甲胄武器都归他们拥有,马匹同样如此。
汉军己经定了相关的条例,需要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军士与上官都会受到相应处罚。如有损坏,送至后勤部门内,挂下部队番号、队伍、姓名,数日就可以易以新物。
但如果他们战死与受伤退役,这些盔甲马匹却可归他们家口所有,传于后世。这很是鼓励了汉军的大小将士们。
能拥有自己的马匹,张荣与别的小兵都非常兴奋,他们争先恐后向羽林卫的老兵请教怎么照料马儿。
而汉军的农业部部长紫髯伯皇甫端,也拔下相关的兽医马官,教导军士如何归顾马匹。
但虽说有了马,要学会骑马,却不是一冉半会间的事,而且顾惜马力,这只行军队伍大多步行。
张荣对自己的马儿,同样小心翼翼,唯恐它有些什么损伤。他的长枪插在马鞍套内,就如后世骑兵放置卡宾枪那样。腰间还挂了腰刀。
现在汉军正规化,军需供应也作了妥善的安排,每军士冬夏装一套,内衬鞋袜配备,破损便可申请更换。
由于出战,张荣平日头上戴的白范阳毡笠儿换成三山铁盔.布鞋也换成铁网靴。他的铁盔上,飘扬着红缨,但是作为班长的老兵,盔上飘扬的却是黑缨。
在远处,排长的盔上,飘扬的是蓝缨,再往上的连长、营长、团长则分别都是红、粉、蓝、绿、紫诸缨,还有腰牌,军服,披风上不等标志,代表汉军将校士兵之间的等级差异。
虽说这可让敌方对己方的军队构成一目了然,但王伦认为,这种明显的差异,利大于弊。
因为最近作战勇猛,昨天团长正式宣布,张荣己经荣升为上等兵,有了佩戴腰牌的资格,刚发下的腰牌上,布了两圈的红边,代表着张荣的荣耀与身份。昨天晚上,张荣兴奋了一个晚上没睡好,此时那股热流稍稍退去。
他又有些眼热前方班长腰间别的腰牌,那块腰牌上,布了一圈黑边,还有两圈红边,代表他班长的军职,还有同样上等兵的身份,不由自主的寻思自己什么时候能拥有这样一块腰牌。
张荣更瞄了一眼前方排长身上若隐若现的腰牌
人心啊,不足蛇吞象,得陇复望蜀,也不要怪张荣贪心不足。
在汉军这个体系中,再不求名利之人,耳濡目染下,也会变得野心勃勃。军功,资历,平日军士技艺,都是升迁的考量,升到上位,便对下属拥有决对的权威,相关的待遇享受截然不同。
身处这个体系,不努力是不行的。王伦认为,军中等级的森严,可以最大激发军队的进取之心。毕竟将别人踩在脚下,是整个人类的劣根性,也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动力。
划分等级是好事,最重要的必须保证一个前提,否则这种等级制度只会造就无数的寄生虫,而这个前提就是保持升迁渠道的顺畅,如此,劣者下,能者上,军队时刻保持活力。
在这种体制下,往日汉军身披甲胄都可以一天走几十里,更不要说现在有了马匹驮运盔甲插重。
因此这些天,山崎大队才能凭借区区几百人就能在田虎的腹心之地纵横驰骋,杀的贼兵胆战心惊。
随着袅袅炊烟腾起,肉汤的香味弥漫,众军士聚成一堆堆大声谈笑,就着肉汤吃喝自己携带的炒米炒面。
汉军现在不在基层单位设置专门的火兵,只有在营一级的单位有几个火兵,负责全营的热水及热汤供应,以为精兵简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