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赵官家准备跑路

第225章 赵官家准备跑路

在赵佶的认知中,王伦一向忠诚,自己觉得可以随意拿捏他最大的仰仗也是王伦的忠诚。

在赵佶的算计中,他以为王伦会马不停蹄的赶来救自己,然后再乖乖的让自己宰了立威。

但是万没料到,一向忠诚的王伦这次不听话了,这让赵佶顿时没了主意,别的不说,就说现在汴京城外的贼兵就让他不寒而栗。

左右太监宫女个个一脸惊骇,便是李师师也吓得花容失色。最近几日多听王伦之事,哪里想到转眼之间,王伦就造反了,眼前这个温文儒雅的大宋皇帝陛下,却是被吓得手足无措,话语失度。

“陛下,臣立刻就去枢密院查找一下,调集京畿周边所有兵马前来支援。”郑居中开口说道,说是回去查找一下,不过也是托词。何处有没有兵将,这种事情还用得上查找?

赵佶闻言只道:“快去查找,朕等你的消息。”

两人皆知,东京是没有多余的兵将的,除了皇城之内上值的守卫,还有一些衙差之类的。东京之兵,早已调集在城墙之上了。

郑居中闻言,放下笔墨,直奔而出。一个太监连忙上前接着磨墨,赵佶又开始写了起来,口中又道:“速速去把朝中文武都唤来朝会。”

磨墨太监连忙又把墨放了下来,带着几人快步而出。wutu.org 螃蟹小说网

这一幕兴许历史上也发生过,只不过是提前了而已。金人南下汴梁之时,赵佶大概也是这么一副反应。

不得多久,朝堂之上,刚刚退朝而走的各个衙门官员,又都聚集了回来。事情众人也多大知晓了,便是还来不及听说的人,此时入得大殿也知道了消息。

整个大殿一片混乱,吵杂一片,各处都是唉声叹气,人人都是一脸惊讶。所有人围成一团,有人大骂不止,狼子野心之类话语此起彼伏,天诛地灭更是不绝于耳。

却是人也不可能真的被天诛地灭。这些骂人的声音,显然是徒劳无功。

也有人真在考虑该如何应对,调兵遣将之类,东京百万人口如何如何众志成城,定然要挡住反贼云云。

赵佶写好了剿贼檄文,安排太监送到中书省去,听得禀报说大殿上文武百官都到齐了,慌慌忙忙奔到大殿之中。

吵杂的大殿忽然都安静了下来,赵佶坐于龙椅之上,一副愁眉苦脸,这也是赵佶自从登基以来,第一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份压力再也没有人能帮他挡住了,直接压在了赵佶身上。

“反贼兵锋正盛,京畿之兵只可守城无法退敌,诸位可有对策?”赵佶开口问道。

赵佶话语一出,朝堂之下又是无数交头接耳之声,嗡嗡作响。赵佶却也并不阻止,只是一脸急切看着文武百官。

范致虚上前说道:“陛下,汴梁城中百万民众,若是众志成城以抗反贼,反贼必然无法破得城池。拖上两月,待得各地勤王之师到来,必可一举灭亡反贼。”

赵佶闻言,站起身来,开口又问:“若是挡不住反贼呢?更何况王伦已反,那王伦久于战阵,能灭高丽,能破辽国。若是他也发兵前来,也把这汴梁打破了,那该如何是好?”

赵佶的忧虑意识不差,便是对于自己安危极为看重。一句话语,问得满朝诸公无言以为,全部面面相觑。

却是有一人出来开口道:“陛下,为保社稷稳妥,还请陛下南下暂避,待得东京战事结束,再请陛下返回东京。如此可保江山社稷立于不败之地。”

说话之人乃中书舍人吴敏。

赵佶闻言,心中一喜。只觉得这个计策不错,至少能保得自己性命,保得大宋朝廷的安稳。却是又觉得这个办法有些不妥当,反贼来了,一国之君却是逃跑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赵佶还在犹豫之时,范致虚开口说道:“此计不妥,一国之君岂能在危难之时抛弃京中子民躲避。如此汴梁百万民众,必然人心涣散,何以御敌?”

吴敏闻言又道:“范相公,此乃稳妥之法,岂能让天子立于危墙之下。而今反贼虽然看似势大,却也不过是内忧小患,天下兵马何其多,待得聚集之时,必然一击而灭。此番陛下暂时先避其锋芒,随后再领大军回来救援,岂不是最为稳妥之法?若是非要说汴梁军心民心之事,也可让陛下先传位与太子,如此太子于东京登基,坚守城池,必然可稳住京城军民之心。待得陛下领天下兵马回援,又可剿灭反贼。一举两得之策,保得朝廷社稷安稳,何其妙哉。”

终究还是有人说出了这么一个计策。说得赵佶也有些意动,却是也知道这个办法是最后没有办法之下的权宜之法,显然不能轻易去做。

范致虚闻言又道:“荒唐,一国岂能有二君,荒唐至极。”

吴敏却是也道:“实乃权宜安民保国之策,即可让东京军民一心,又能保陛下安危。非常之时,当然要行非常之策。何来荒唐一说。太子向来谨守本分,孝义忠良。能为江山社稷出力,更是他的福分,又何来荒唐之语?”

赵佶此时心神安宁不少,心中已然认可的吴敏所说之法,有得这么最后一个稳妥的办法,也让赵佶安心不少,只开口道:“此事便议论到这里,明日再说。”

说完赵佶已然起身,并不想详细再讨论下去。明日再说,其实也是等蔡鞗和高俅回来再问上一问,问一下这东京是不是真有可能被打破。若是真有这么一个可能,那赵佶已然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国有二君的说法,倒是不可能。赵佶先当一下太上皇,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未尝不可。待得赵佶带领大军回来救得东京,再复皇位,自然不难。

朝议便是如此散去,各方大小官员皆往各自衙门里回去。已然到了十万火急之时,许多人似乎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二,家中儿女之类,能名正言顺安排一两个先走的,自然要先走。有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城池真被反贼打破了,总要有条后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