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只是那老魏,信得过吗?”

“老魏是个聪明人,不会对别人随便说起这事,如果他真的眼热,他也要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后果。”

老魏喊他去大石村,一方面是为了给陈长帆引荐铁匠,一方面也是让陈长帆知道自己的住处。

这是最直接的换取彼此信任的办法。

老魏来过陈长帆家,见到过沈翠云,他便带着陈长帆去自己家,见了自己的家人。

说好听些是坦诚相见,说难听些就是交换筹码。

这样的聪明人,陈长帆觉得可以长期合作。

“如果他可信的话,倒是为我们省去许多麻烦,另外,除了屯粮之外,院墙也应该加固一下。”

沈翠云说起这些的时候,就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

她将各种利害关系都分析清楚,诸多细节之处也不会遗漏,陈长帆听得是连连点头。

总得来说就是将围墙加高,寻常人等根本翻不进来。

一方面可以防贼,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今日之事。

这院墙太矮,属于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了。

沈翠云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

高筑墙,广积粮。

他忽然生出一种自己仿佛在末世囤物资的错觉,不想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啥区别。

这灾年乱世,可不就是丧尸围城吗?

合计了一下各种费用,陈长帆感觉应该差不太多。

两斛米要二两银子,车费也可以忽略不计。

而筑墙的费用,可高可低。

砖墙是不敢想的,陈长帆想筑的是土墙。

筑墙的方式有三种,版筑、土坯墙和三合土墙。

其中三合土墙的效果最好,但过程最为繁琐,不仅需要配置三合土,还需要不断夯实。

成本不是他现在可以承受得了的,所以目前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土坯墙了。

首先土的获取成本很低,直接去河岸边挖来就行。

河岸边的粘土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可塑性,制作成土坯自然晾干就足够结实。

其次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工费用。

挖土,脱坯,垒砌,都需要大量人工。

就那两车的粘土,用来抹墙还勉强够用,用来制坯就差得远了。

虽说他一个人慢慢挖土也能行,可筑墙这事宜早不宜迟。

如果能找几个壮劳力帮忙,差不多半天时间就能将土坯制好,可时间成本还是太高。

现在这个天气,晾晒土坯至少要六七天,如果赶上下雨就更不好说了。

“我直接去买点土坯回来,你先往墙上浇些水,今日便将这墙砌起来。”

说着,陈长帆带上二两银子出了门。

“我听说咱们村的胡瓦匠在河边弄了个土坯作坊,兴许他那里能有。”

沈氏不忘提醒一句。

她目送着自家男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又看了看周围破败的矮墙,忍不住内心一阵激动。

她感觉自己的生活正肉眼可见地变好起来。

先是分家出来,不必每日辛苦受累还要挨骂受打。

他们流落到破庙里,她还在愁这个冬天该怎么捱过去,没想到那破庙也只是住了一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