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报道十分积极向上,把新款服装当成一个强国信号,说只有人们对生活有了渴望,当祖国强大,才会出现这样美丽的“潮流”。
再看撰稿人:于鹤鸣。
白清霖眨眨眼,想起自己姥姥闺名就叫于鹤鸣。
好家伙,虽然姥姥不知道这些衣服是他外孙设计的,但隔着千里,仍旧能够心有灵犀的发表出这么一篇彩虹屁。白清霖看着那篇报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回一趟家,否则都对不起她姥姥这文笔。
“你跟我一起回去吧!”近乡情怯,再加上内里还不是原装货,白清霖死活要拽着陆向阳跟自己一路。
陆向阳看白清霖着急的样子,假装考虑了三秒就同意了。
他还以为得等不知道多少年,小白知青口中那个考大学的消息落实下来,或者知青集体回乡,才能有机会来到燕城见一见白家人呢,没成想,现在就可以见了。
燕城的交通还算是可以,毕竟这个年代城市还没有怎么往外扩张,三环以外基本上就都是农村了,不像后来,都发展到六七环了,圈了锅省不少地。
他们招待所在城西,这边工厂多。白家住城东。不过一路车直接就能过去,还可以在车上看到伟大的城门。
白清霖比陆向阳还兴致勃勃,这可是他第一次亲眼见识到七十年代的燕城,真的是,太不同了!
第90章 过水面
如今的燕城,宛若一张经过岁月沉淀的老照片。
白清霖以前看纪录片,以为那种成就感是因为胶片时间长了所以才会有的。可是现在见了就知道,这不是胶片的错。
公交车缓慢行驶着,周围是湍流的人和车。小汽车太难见到了,基本都是急匆匆步行的行人与自行车。
而且,一点都不堵车!!
要知道在后世,哪怕城门前这条大街被扩建了,高峰期仍旧会堵的寸步难行。可是现在完全没有这个苦恼,因为几乎看不到汽车的存在。
熟悉的站台下,白清霖拉着陆向阳下了车,内心感慨万千。
这一片在后世绝对的寸土寸金,不管是不是节假日都会挤满来观光的客人。只要站在胡同口,就能看到那边的升旗仪式,可谓是相当厉害的地段。
而他们白家,竟然在这里拥有一整套四合院,想想都觉得激动。
一整套啊,在后世都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陆向阳敏感的察觉到白清霖的激动心情,小声安慰道:“不就是回家吗?给你激动成这样?别怕,家里都知道你的情况,这还有我呢。”
白清霖深吸一口气,抓着陆向阳的袖子道:“你说,以后咱俩跟这边买院子如何?”
陆向阳蹭的跟着激动起来,以后?咱俩?
他用力的咳了声,勉强保持平静,“行啊,这有啥不行的?咱现在多少钱了?回头让姥姥姥爷问问附近有没有人卖房子的。”
钱,白清霖是真的不少了。一张一张的大团结被分成一百张一摞装在木头箱子里,平日里点起来也方便。
这么长时间他几乎很少花钱,基本都在挣钱。那些大团结差不多也得有个七八千了。
不知道这个年代,七八千够不够买院子?实在不行等他们从广城回来,看看能不能凑到一万……
白清霖正在心里盘算呢,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惊叫,“崽崽??”
白清霖蓦地回头,就看见个盘发大美女站在胡同口,手里还推着辆自行车,表情无比惊讶,“妈?”
“哎哟崽崽,你怎么回来了?你怎么现在回来了?”白若晴激动的自行车也不要了,跑上前把儿子抱住,“呜呜呜呜,可想死妈妈了,妈妈做梦都在想你!”
“好了好了妈,别哭了,我们回去说话。”白清霖手忙脚乱的安慰,对上旁边邻居探出来的好奇脑袋,只能尴尬一笑。
“哟,你家崽崽回来啦?可真不错。若晴你咋还跟这里站着呢?赶紧带孩子回家啊!”
“看给若晴激动的,我瞅着崽崽也没受多大罪,挺好。”
听了邻居的话,白若晴掏出手绢擦了擦眼泪,依依不舍的放开儿子,“走,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过水面!”说完压根忘记了自己还有一辆自行车,拉着白清霖就往家走。
还好,陆向阳非常有眼力价,他默默地扶起自行车,跟在白清霖身后。
“你姥姥姥爷一会儿也回来吃饭,还有你爸。对了你知道多了个爷爷的事吧?等你爸回来跟你说。你妹妹在学校呢,中午也回来。可惜你三个舅舅暂时回不来了,都在军区呢。”
白若晴又高兴又激动,拿着钥匙的手直哆嗦,开了好几次才把家门锁打开。一回头看见陆向阳还愣呢,“请问你是谁啊?你怎么跟着进门了诶?”
“妈,他是陆向阳,陆向阳!!!”白清霖看着陆向阳瞬间变得惊讶的表情,都快笑出声了。
“哦哦哦,陆向阳!好大个小伙子,刚才你去哪里了,阿姨都没看见!”白若晴也有些不好意思,“车停旁边棚子里就成了。快来,阿姨给你做过水面吃!”
陆向阳:……
好家伙,我这么大一个,愣是没被看进眼里啊!
白家院子很大,进门就是个影背墙,上面画着青松白鹤,但是写的字是光荣之家,劳动最光荣之类的标语。
左侧是两间倒座房,右侧空间比较小,用石棉瓦搭建了个挡雨的棚子,用来放煤炭和自行车之类的东西用。
绕过影背墙是个圆月亮门,再跨过月亮门才进入正院。
正院就十分敞亮了,左右都各有三间厢房,正房也是三间,东边有一个小间是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