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选址

这边各研究所在拼命进行技术攻关,另一边的长胜建工终于将地形考查完毕。毕竟是专业人士,他们绘制了祥细的地形图,哪里有山、哪里是平地、哪里有河、哪里有湖,都绘制得清清楚了,以后就可以在这些地形资料上开始设计了。

王全福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上来报告给了沈丹青。沈丹青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就对王全福说道:“王总,我们一起下去,去你们公司开个会,讨论一下第一期的工厂选址问题。”

“那太好了,有老板亲自参与选址,我们就不会担心出错了。”王全福发自内心的喜悦说道。

两人说说笑笑地结伴往外走,外间的刘秘书就手忙脚乱的收拾一番就要跟上来,考虑到就在公司内部,沈丹青就挥手制止了他说道:“刘秘书,这次我只到长胜建工,就在本大厦内,你就不要跟来了,有什么事也能及时通知我。”

“那好吧!老板走好!”刘秘书没有强求,只说了句恭讳话。

到了长胜建工,王全福赶紧召集建筑设计师到会议室开会。由于事先没有通知,沈丹青破天荒的第一次先到会议室等大家。不用王全福多说,大家也知道轻重,因此都是迅速赶到了会议室,速度堪比军队集合了。

沈丹青早就坐在了会议桌上的主席位,他一言不发的看着大家急匆匆的赶来了。“老板”每一个到达的人都问候了他。沈丹青一律轻轻的点头回应,脸色不喜不悲,让人摸不着头脑。

等大家都坐好之后,沈丹青就开始发言:“刚才王总上顶楼告诉了我,你们已经绘制好了地形图,可以开始第一期工程的选址了。因此我特意下来跟大家开这个会。首先我就可以确认一条,自来水厂必须与发电厂和水泥厂、砖厂这些污染企业分开,而且必须是湘江边的上游地段,又不能占太多平地资源,还要防止发大水,因此地势要选的比较高。大家现在就在我所说要求的基础上选址吧!”

沈丹青讲到这里就不再说了,他挽着胳膊不出一言的看着大家。由于事发突然,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开这个会,因此没有带图纸。一位资历比较浅的年轻的设计师学徒,马上就反应过来,抢着去办公室拿图纸了。

图纸拿来了,就直接铺在会议桌上。几个主要设计师,围着图纸就开始讨论起来。开始的初选,沈丹青没有参与,他要等大家初步选好了,他才做最后的判断。王全福也没有参与讨论,他没有去过现场,也不太识图纸,因此不便发表自己的意见,免得出丑。

沈丹军刚才所讲的话,已经将自来水厂的范围定得很祥细了,因此没有讨论多久,其中一位年岁较大领头的设计师站起来对沈丹青说道:“老板,我们已经初步选好了,请老板决断。”说完他就将已经圈好地形的图纸递到了沈丹青的面前。

沈丹青前世在长沙生活工作了十几年,而且是专为工地送货的司机。他对长沙的地形早就熟悉得刻入骨髓了,他随便瞄了一眼,就知道他们圈好的地,在哪个地方。具体的就是湘江北路,李家老屋这个地方,这里多山,而且地势高,又面临湘江。不便于大型生活小区和厂房的建立,这里远离生活小区和人烟稠密的地段,确实是建自来水厂最好的地方。

沈丹青也很满意,因此就拍扳说道:“可以,自来水厂就建这里。”

等大家重新坐好,沈丹青又接着说:“电厂、水泥厂、砖厂都是污染企业,不适宜建立在太好的地段,特别是湘江边上。因此,我的想法是,在沙河的上游,选一处偏僻的地方,安置这些污染企业。”

沙河就是长沙与望城丁字镇交接的一条小河,上游的偏僻地段,就是如今太阳山路的尾头。那里在21世纪都是完全的偏僻地段,最适合建立这些污染企业。

“老板,那里好是好就是水量好像有点不足,毕竟沙河太小了。”那位领头的设计师又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正因为沙河太小,我们完全可以在沙河里与湘江交接的地方,修一道堤坝。既可以当做过河桥梁,也可以蓄水,还可以在洪水时期防止湘江倒灌,是一举几得的美事。你们认为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妙,老板的办法果然妙。既解决了沙河水量少的问题,又能防止湘江倒灌,还能当作过河桥梁,真是一举几得的好事。沙河很窄,投资规模不大,比修一条过河桥梁也多不了多少钱。我看行!”王全福虽说没到过现场,但根据刚才老板所讲,他也知道了个大概,因此马上第一个出来支持老板。

王全福的马屁话,沈丹青听了很受用,他笑容满面的看着大家,看还有没有人支持他。可惜最后他失望了,老总站出来讲话了,其他人就不好再说了,否则会抢了王总的风头。

“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这么办吧!散会。”沈丹青等了几分钟,见大家不再发言,就站起来宣布散会。然后率先走出了会场。

第一期工程总算选好址了,接下来长胜建工有的忙了。不过光他们还不行,还必须成立几只小型精干的事业部,从专业的角度协助他们进行厂房设计。人数不需要过多,前期只协助厂房设计就可以了。后期的工程就大啦!除了水泥厂是直接从国外购买设备。其余的工厂,全部要长胜投资集团旗下的科研院所和公司自己设计制造。有些自己没有能力制造的大型设备和零部件,还要下单委托大型国企帮忙制造。这个工程比较大,沈丹青想想都头疼,也幸亏如今的长胜投资集团,也早已今非昔比,技术力量空前强大。所有的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加起来,达到了一两千人的规模。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工人,而是工程师级别的科研人员,能达到现在的规模,也足以让沈丹青自豪了。

沈丹青考虑到这些,就立刻指示刘秘书下通知,让各大科研单位的负责人前来开会。这又是一场空前的大会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个科研单位有的忙了。

还是老规距,第二天早上上班没多久,沈丹青刚到办公室,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刘秘书就进来通报了:“老板,大家都到齐了,等着你去开会。”

“嗯!好吧!我们过去吧!”沈丹青边说就边站起来,准备往会议室去了。

“老板,早。”当沈丹青和刘秘书到会议室时候,会议室里的人全部站起来向老板问候。

“大家早!”沈丹青点点头,很难得的回了一句。等他到主席台就坐,大家就纷纷落座。沈丹青等了一分钟,等会议室里没有了杂音,才开口说道:“这次叫大家来开会,其实我去年就已经讲清楚了,就是今年要到长沙建立几家公用事业性工厂和基础建设用工厂,比如发电厂、自来水厂、水泥厂、拌合场、砖厂等等,除了水泥厂是从国外直接购买现成设备之外,其余的工厂,全部由我们自己设计制造。发电厂和自来水厂,我早就要大家准备收集资料了,不知道大家准备的怎么样?”讲到这里他就不讲了。他扫视了一下会场,想看看有谁率先站出来,回答他的问题。

当然有人知趣,站出来回答他的问题。那就是机械研究院的郭东,发电厂他们机械研究院所占的技术比例最多,况且他也是最伶俐的人,他看到老板的样子,就知道他心中所想,因此抢先站出来说话:“老板,我们早就对发电设备进行了前期技术搜集,也初步了解了蒸汽涡轮机和燃气涡轮机的构造。据我们初步判断,还是燃气涡轮机更合适。”

沈丹青非常满意郭东的主动,听了他的回答,他就笑容可掬的对郭东说道:“哦!郭院长说说你的理由吧!”

机械技术研究院,光听名字就知道,它的级别比其它研究所高半级。这不仅是因为,原来长胜精工的技术部,也就是现在的机械技术研究院的前身,确实功勋卓著。而且郭东的能力也确实突出,沈丹青布置的科研任务,他们都圆满的完成了,从没有拖过后脚。按四川话说,就是从不拉稀摆带。因此沈丹青将他们定为院级就情有可原了。

“老板,蒸汽涡轮机和燃气涡轮机其实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它们各有所长,就看我们更需要哪一种技术。我比较倾向于燃气涡轮机,是我认为相对我们更简单也更安全。但是对材料的要求也更高,这就需要金属研究所的鼎力支持了。”

郭东是完全站在机械研究院的立场上说话的,按他所说,设计燃气涡轮机他们反而更简单。把难题都丢给了别的单位,特别是金属研究所。这就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