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二次革命

1913年孙中山以袁世凯独裁卖国发动“二次革命”,失败。

宋教仁被刺的时候,孙中山正在日本。他在日本到处发表演说,宣传“大亚洲主义”,希望跟日本联手以“王道的文化”反对“欧美霸道的文化”。

孙中山在讲演中说:“亚洲今日屈伏于欧人势力范围之下。假使中日两国协力进行,不难造成一大亚洲,恢复以前光荣之历史”。

他的想法跟日本人非常契合。不知道日本在“二战”期间鼓吹“大东亚共荣圈”是不是受了孙中山的启发。

他跟日本政要频繁会面,希望中日结盟。“桂太郎与孙中山发起中日同盟会”。这个龟(桂)太郎是当时的日本首相。

孙中山得到宋教仁遇刺的消息立即从日本赶回国内。

孙中山一口咬定袁世凯是幕后真凶,主张“二次革命”兴兵讨伐袁世凯。

孙中山的私人秘书马素对外界说:“宋教仁先生在国会开会前夕被暗杀。调查发现,北京政府的高层领导参与此事,时任国务总理涉嫌教唆杀人。有证据显示,袁世凯默许了此次暗杀”。“我党要求彻底调查此事,但袁世凯总统拒绝了,更袒护赵秉钧总理”。

黄兴建议孙中山通过法律手段报仇。马上就要召开国会了,我们可以通过国会改选总统或者弹劾总统。

党内意见不统一。这事就被暂时搁置下来。但孙中山不肯善罢甘休,暗中串联上海的陈其美、江西的李烈钧、南京的第八师等准备起兵反袁。第八师的前身是广西新军,受国民党(同盟会)控制。

国会如期开幕,开始选举议长,为制定法律做准备工作。大家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议会斗争上面。

这时“善后大借款”和“蒙事六条”等事曝光,政坛再次发生骚动。袁世凯遭到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

“善后大借款”是用于战后善后工作的费用。袁世凯向列强借款2500万镑用于支付各种到期外债、遣散南方多余的军队和政府日常开销,以及履行对清朝皇室的优待。

国民党认为袁世凯没有经过国会讨论就私自借款属于违法行为。并且这笔借款以盐税、关税为抵押,让外国人“协管”盐税,有出卖国家主权的嫌疑。

袁世凯拒绝国民党要求国会审议的提议,辩解说这是孙中山时期的南京政府定下的事。孙中山当时没借来,我出面去借,借来了而已,不需要再审议。

大家不认可这个解释,认为袁世凯借款其实是想扩张北洋军的势力,以损害国家主权为代价谋取私利。

这话倒也没冤枉袁世凯。袁世凯的确有借机增强北洋军实力的想法。北洋军的确实力不俗,但如果南方抱成团,袁世凯也发憷。袁世凯一面要求南方裁军,一面发展自己的实力。他知道南北各自拥有军队存在爆发战争的隐患。他希望加强中央军的实力让南方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当初孙中山向日本借款也是想扩充自己的实力跟袁世凯打。并且他当时也是以主权为抵押向外国借款,出卖的主权比袁世凯还多。中国名义上实现民主了,实际上都憋着以武力解决分歧。

国会宣布拒绝批准“善后大借款”。但袁世凯说钱都进账了,批与不批都没有意义了。

国会对袁世凯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国民党人不肯放过袁世凯。国民党人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袁世凯贷款。

袁世凯大怒,下令免去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的职务,同时派北洋军南下进行武力威慑。

孙中山指示李烈钧通电反袁,宣布江西独立。同时,孙中山再次劝说黄兴发动“二次革命”推翻袁世凯。黄兴仍然有些犹豫。孙中山索性绕过黄兴进行起兵动员。

南京第八师的师旅长对孙中山起事的提议消极响应。孙中山忍无可忍,让人携款去南京“运动第八师的几个营、连长,叫他们杀了师长、旅长后宣布独立”。

黄兴担心国民党发生内讧,不得不同意起兵。

黄兴来到南京,宣布江苏独立。

黄兴现在是国民党的当家人。他出面组织反袁,大家纷纷响应。

安徽的柏文蔚、上海的陈其美、广东的陈炯明、福建的孙道仁和许崇智、浙江的朱瑞、湖南的谭延闿、四川的熊克武通电反袁,宣布独立。大家推黄兴为反袁军总司令。

国民党控制的省份不少,但是控制的军队不多。反袁军力量薄弱,跟袁世凯斗明显实力不足。

黄兴去游说黎元洪,希望跟黎元洪联手扳倒袁世凯。

黎元洪可不想跟国民党合作。你们的张振武企图发动兵变干掉我。你们的议员吵吵着要弹劾我。多亏袁世凯出手相助,我才渡过难关。让我跟你们合作去推翻袁世凯?没门。

云南都督蔡锷那时是站在袁世凯这边的,反对国民党挑起内战。他认为袁世凯是大家公推的总统,代表着国家的统一。国民党搞二次革命就是搞分裂。政府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国会按法律程序解决。不能再用敌我矛盾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蔡锷发表声明:“万一有人发难,当视为全国公敌”。

反对内战的各省都督、各界名流纷纷发声劝国民党不要打内战。有话好好说。谁先动手,谁就是与人民为敌。

国内舆论也大多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对国民党的所谓“二次革命”既不理解也不支持。相反舆论支持袁世凯,认为他有能力保持国家的统一。国民党被视为乱党,为一己私利推翻政府。

国民党的“二次革命”既得不到支持也得不到支援,但是箭在弦上又不得不发。

李烈钧率领的江西反袁军在九江、黄兴率领的江苏反袁军在徐州迎战南下的北洋军。

陈其美率领上海反袁军进攻江南制造局。

江南制造局是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生产枪炮和轮船。反袁军如果能够控制江南制造局,实力将会大幅提升。但江南制造局的守军支持袁世凯,拒绝反袁军接收江南制造局。双方展开激战。

蔡锷支持袁世凯,接受袁世凯的指令,起兵进攻四川。

讨袁军受到两面夹击很快败下阵来。

冯国璋、张勋率领北洋军杀入南方。

之前宣布独立的省份一看袁世凯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洋军真不是盖的,马上宣布反正或取消独立。他们跟风孙中山不过是借机追求更大的自治权而已,并非打算与袁世凯为敌。

孙中山、黄兴见势不妙逃之夭夭。讨袁军群龙无首很快被平息。

“二次革命”变成一场闹剧。

孙中山鲁莽行事得不偿失,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把自己又搞成通缉犯还连累国民党成了乱党。最要命的是,孙中山起了个很不好的头,拉开中国三十年军阀混战的序幕。从此大家不再相信民主,而是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另外,袁世凯为自己找到很好的借口抛弃民主、抛弃共和。

谈判有什么用?讲道理有什么用?这一出兵全解决了。以前我的政令不过长江,现在我说话好使了,南北真正统一了。以前任命一个县长都被认为是干涉他们的内政,现在我撤换他们的都督都没人敢吱声。袁世凯命令北洋军就势驻扎南方,看谁还敢闹事。

当然,并非因为“二次革命”袁世凯才起了背弃民主的心。他原本就没打算走民主的路。即使没有“二次革命”,袁世凯也会想方设法往独裁的路上靠。挤走内阁总理唐绍仪就是一个例证。熊猫小说网首发 www..

不光是袁世凯,孙中山也是一个德行。民主是说给别人听的。他自己也是一个独裁者。他做大总统就要求总统制,让别人做大总统就改为内阁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后来有点权力后,独裁倾向越来越严重。

民主在中国来说是个新生事物,需要时间让大家去接受、去学习。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它需要时间积累,需要时间打基础。革命党人带来民主的种子,但它需要足够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