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56章 崖州城(三)

张掌柜以前去广州进货时候,也曾经动过心思,进一些佛郎机人的玻璃器具到崖州贩卖,但这玩意儿本身价格就高,又是易碎品,在海路运输中若是遇上大风大浪,损毁率极高,所以崖州市场上极少有玻璃器具贩卖。但如果这些海汉人懂得玻璃制造技术,能够在本地制作这些精巧的玻璃制品,那就可以有效规避运输环节的风险和成本了,价格上相比广州货自然更具竞争力。

张掌柜默默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才开口报价道:“贵方所制的玻璃器具,可暂以佛郎机人的发卖价格为参考。酒杯一两银一个,碗三两银一个。”

颜楚杰这时候插了一句:“张掌柜,你说这价是你从广州的佛郎机人手里拿货的价格?那本地的发卖价呢?”

张掌柜倒也没有隐瞒之意,向他解说道:“广州运至此地海路颠簸,所以运费至少是其本身的一半,发卖之时价再倍之。”

颜楚杰一盘算,运费加一半,从广州运来的成本就是一两半和四两半了,再翻一倍的价格卖出去,那最终售价就是三两和九两,这钱还当真好赚。正盘算该如何跟张掌柜讨价还价之时,施耐德已经发话了。

“张掌柜,你说的价格没问题,但我们有一个条件。”施耐德指了指桌上的采购清单道:“你想订购的玻璃器具,不用现银交易,只能用我们指定的商品来作等价交换。”

“这……”张掌柜一时摸不准施耐德的真实意图,不由得沉吟起来。

“我们的货物可以送到崖州城外进行交割,途中有损坏算我们的。”施耐德又抛出一个诱人条件。当然这个条件对穿越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飞速号”从胜利港到崖州城跑个来回,也就大半天的事,而且“飞速号”船身平稳,在近海地区运送这些易碎品再合适不过。

与海汉人的交易虽然是以物易物,但这东西到自己手里一倒腾,不就变了现银了吗?张掌柜一咬牙,便允了下来。

就在张掌柜以为生意已经谈得差不多,正考虑要不要留饭的时候,施耐德又拿出一件东西递到张掌柜面前:“你看这个如何?”

张掌柜一见之下立刻伸手接了过去,一脸惊讶地问道:“贵方竟有巧匠能制出此种银镜!”

张掌柜手里拿着的就是一面小小的化妆镜,不过成人掌心大小,金属镜框,样子十分的精巧。这玩意儿是为了与17世纪的商人交易,穿越前执委会从义乌小商品城大批量购入的交易物资之一,进价只有几毛钱。当然执委会采购的尺寸不止这一种,大大小小的各种化妆镜采购了好几千个。

这倒并不是执委会没法在穿越后制造镜子,事实上14世纪初威尼斯人就发明了锡箔和水银的制镜法,这也是执委会要求行动队采购锡石和丹砂的原因之一。但这种制镜法效率极低,且材料含有剧毒,对制镜工人的身体伤害很大,最关键是镜面镀膜不持久,时间稍长镜面便会慢慢花掉。尽管如此,威尼斯人也把这个秘密保持了三百年,直到17世纪后半叶,这种水银制镜技术才通过某些秘密渠道流入了法国。而18世纪德国人发明的硝酸银制镜法则大大改进了这些缺陷,但无论是主材硝酸银还是需要用到的酒石酸钾钠和氨水,穿越众暂时都制备不出这些材料,所以只能先大量储备成品,等以后化工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能开始自行大规模制造镜子。

至于说这东西到底好不好卖,能卖出什么价钱,只要看看张掌柜现在哆哆嗦嗦的嘴唇和手指就知道大概了。要知道这个时期的确已经开始有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带着镜子来到大明,但威尼斯那点可悲的产量连供应欧洲的贵族都还远远不够,就更别说大规模地贩运到遥远的东方发售了。在东方这个庞大的市场上,穿越众将要发售的镜子几乎找不到竞争对手,就算是发明制镜术的欧洲地区,在未来也必将成为工业化制镜的倾销地。

“不知贵方对此银镜要价几何?”这次张掌柜也不敢开价了,因为连他也只是听说过这种传说中有市无价的银镜。

“这种两寸的银镜,二十两银一面。”施耐德报了一个他认为并不算太黑的价格。而旁边坐着的穿越众听到这报价之后都是表情怪异——二十两银子在后世的价值已经足够买两千多面这样的小镜子了!这个十足的奸商!

张掌柜却是从施耐德的报价中捕捉到另一个信息:“这种银镜,贵方还有其他尺寸?”

施耐德对张掌柜在惊讶之余保持了足够的商业敏感非常满意,笑着点点头道:“五寸的银镜,一百两一面,八寸的银镜,三百两一面,方镜一尺起,八百两一面,至于更大的尺寸……我们暂时不会发卖。”

张掌柜一只手死死地抓住了椅把,勉强撑着身体不让自己昏过去。这些海汉人居然能造出一尺见方的银镜!而且听对方的口气,似乎还有更大的尺寸暂时不想拿出来。

执委会的物资仓库中的确还有更大尺寸的镜子,就连一人高的穿衣镜也有好几面。但那些属于“特殊商品”,并不是准备用来在市场上出售的,除非有朝一日穿越众已经能造出同样大小品质的镜子。这些大尺寸的镜子,是执委会留着准备在必要的时候贿赂一些朝廷高官,甚至是进贡给皇室用的。

张掌柜连价都没还,就定下了二十面两寸圆镜和五面五寸圆镜。至于更大尺寸的镜子他不是不想买下,而是店里的货物加上现银都已经不够数目了。除了镜子之外,他还定下了五十个玻璃酒杯和二十个玻璃碗。这么贵重的商品,张掌柜也没指望第一次打交道的对方能允许赊欠。

执委会的交易物资都放在“飞速号”上,施耐德也只是带了几个样品在身边,与张掌柜商定了具体的交易内容之后,行动队留下了于小宝在店里,稍后他会带着“安富行”的送货队伍去南山镇的海边进行货物交割。

行动队婉拒了张掌柜挽留吃饭的要求,告辞出来。现在才上午十点多,完全有时间再去另一家商行谈生意,施耐德可不想把时间白白浪费在这种低层次的人情交际上。

罗升东这时候心头的震撼是颇大的,他不太清楚行动队采购那些东西价值多少,但刚才施耐德展示商品、报价、谈判的整个过程他都是全程旁观,自然清楚刚才这短短的时间里施耐德代表海汉卖出去了多少东西——那可是六百多两银子啊!安富行在崖州城开了好几年了,罗升东也多次跟张掌柜打过交道,他很清楚安富行的状况,清淡的时候一个月也未必能做成六百两的生意。就算自己这次能升了把总,十年的饷银也还不如人家刚才这片刻谈成的生意,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接下来去的这家“福瑞丰”的实力显然比“安富行”更强一些,接待行动队的这位李姓掌柜表示,他们需要的硝石、硫磺、焦炭等货物都可以从广州组织大量货源运过来,但作为交换条件,“福瑞丰”希望能在广州包销海汉出产的玻璃器具和银镜。

施耐德和颜楚杰对此进行了短暂的商议,最后还是同意了“福瑞丰”的提议。尽管设立独家代理商这个条件有可能会影响到未来驻广办的销售收入,但能够借此打开通往广州的商路,其实也能为穿越众省下不少麻烦。而且对方可以帮穿越众在广州组织货源,直接运到胜利港,这也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现在穿越众运力严重不足的不利现状。

而李掌柜最后确定的订单数目也比“安富行”更大一些,甚至还定了一面一尺的方镜,说是要送去广州的总柜当样品。至于行动队在这边下的订单,也是同样由“福瑞丰”组织人手将货物送去南山镇海边进行交割。

这两家生意谈完,行动队这边不但没有任何的现银支出,反倒是因为两家商行能提供的货物不够数目,还收了近两百两银子回来,看得罗升东和几个手下都是连咽口水,眼红不已。

事情办得顺利,颜楚杰也自然不会吝啬,让罗升东带路进了城里最好的一家酒楼“南海居”,实现了穿越后的第一次公款吃喝。当然这个档次的吃喝在穿越众看来也并不算多高,两桌酒菜塞得所有人肚子都已经胀鼓鼓了,总共才十二两银子。

罗升东酒意上头,忍不住问了一句:“在下斗胆问一句,各位可还有其他类似刚才所见的那般好赚的买卖?”

颜楚杰立刻便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笑着反问道:“罗百总是想捞点外快?”

罗升东叹口气道:“不捞不行啊,在下现在的职位,每月俸禄折银三两,就算升了把总,年俸也不过四十多两,每逢年节还要打点上司,逢迎同僚,这点银钱哪里够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