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有时候保长对村里威慑力甚至大于县令的威慑力,所以无奈的谢大脚只好苦口婆心的劝下了谢家村的爷们。

躲得过初一,躲得过十五吗?谢大脚知道一旦钦差大臣一走,征地还得征,那时候谢家村二百号人怎么活??

“爹,你想什么呢?”

一声泼辣清脆的女儿声打断了谢大脚的沉思,谢大脚扭头一看,后面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谢三妮!

谢三妮豆蔻年华,聪明泼辣,生性豪爽,说话自然是风风火火,她一看她爹的神情就知道为什么,“爹,你不用愁,征地的事肯定是不行的!”

谢大脚看着女儿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为什么不行,胳膊拧得过大腿吗?”

谢三妮有些不满的撇撇嘴,“爹,我们才是大腿,县上是胳膊好吧?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嘿嘿,念了几天书还说出几句话来了!”谢大脚笑着说道,“对了,你收拾这么干净要去哪?”

谢三妮一身天蓝色衣裤,配上两只小角辫,说不出的活泼可爱!

谢三妮说,“爹,县上有丰收庙会,我去开开眼!”

谢大脚摇头道,“都要饿肚子了,还办什么丰收庙会!罢了,你去吧,仔细不要贪玩!县上坏人多!”

“知道了爹,我哪次也没有给您惹事!”一阵蓝色风颳过,谢三妮的声音已经从门外飘来……

……

……

唐宋的队伍到达两江门户镇江县时,已经是中午时分,阳光穿过云层照在了古老的镇江城上,城墙脚下虽然还有泥水的痕迹,但古旧的高大青石墙和那斑斑的青苔藓,依旧诉说着镇江的古老和辉煌。

“唐大人,前面就是镇江县了,过了镇江县,就是江南首府南京府了!”二娃子指着远处的城门说道。

二娃子此人年轻机灵、憨厚老实,敢说实话,所以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唐宋对他还是很器重的,此刻听到他的话, 唐宋笑道,“恩,既然如此,我们中午就在此地吃饭吧!”

“是,唐大人!”二娃子答应一声,连忙跑去跟许爷传话了!

许爷一听二娃子的话,没有犹豫直接点头了,他只是个护卫,护卫唐宋安全就是他的任务,至于行程安排,他只要听命就好。

传令妥当,一行人风尘僕僕的进了镇江城……

镇江县不愧为江南的门户,能形容它的词只有一个:繁华!

正对城门的,是一条笔直宽阔、平坦的青石大街,大街上盯着太阳的人群拥挤,熙熙攘攘,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摊位,卖面人的、卖竹编玩意儿的、卖糕点的、卖水果的,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好一副热闹的景象!

大街两旁是高高的房屋,青瓦白墙,层层叠叠,每个临街的铺面,都挂着一幅白底红边的招牌幌子,微风下迎风轻摇,此起彼伏!

听着耳边喧闹的叫卖声、讨价声,从马车下来的唐宋和李婉儿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李婉儿虽然见多识广,但也许没有见过热闹到差点走不动的地步,所以此情此景让她惊呼,“江南之地如此繁华啊!”

唐宋点头一边吩咐几个护卫安顿好马车,一边小声的猜测道,“我想镇江县大概是举办什么活动吧,要不不会如此热闹!”

“呵呵,兄台是外地人吧?”拥挤人群里一个年轻人听到唐宋的话语微微一笑,和善的搭话道。

“噢,是的,兄台,我们行商到镇江,所以不太熟悉!”唐宋连忙一副感激的模样冲着年轻人拱手。

“噢,原来如此!今日是镇江县一年一度的丰收庙会,寓意是欢庆丰收,所以人比往日多了一些!”年轻人解释道。

“丰收庙会?”

唐宋没有说话,李婉儿已经有些疑惑了,“两江洪水泛滥,何来的丰收?何来的庙会?”

李婉儿直白的话!让年轻人面色一变,他连忙四周望望,看见没人注意这边的时候后才低着声道,“事实如此,不过听说朝廷排钦差大臣来赈灾,所以县上决定还办这次庙会!想来是县上的官员为自己的仕途积累点力量,意图他日能平步青云罢了!钦差大臣,还不就是这回事吗?”

年轻人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怒气的表情,他根本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公子哥模样的人,就是他口中就那样的钦差大臣。

唐宋一边听,一边暗自寻思,在此等洪水泛滥的时刻,县令的心思不放在赈灾上,却放在了门面之事上,其能力可见一斑啊!

唐宋不动声色之间,已经把县令划到了庸才的行列!

不过庸才归庸才,镇江县的治安倒是还可以的,唐宋心想。

“臭丫头,本少爷的手你也敢咬?看来你是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啊!”

仿佛为了应和唐宋心中所想似的,前方街角传来的一声男子气急败坏骂声,声音阴柔,尖酸嚣张的气焰让人闻言可知。

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的热闹总是吸引人眼球的,唐宋和年轻人拱手道别,领着李婉儿一干人等顺着声音来处寻了过去。

唐宋知道有个叫西江明月的人说过,人对于八卦的好奇,是不分男女老少、天朝人和外国人的,只要有热闹的地方,就会有八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