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甜(二)

在近代初期,蜂蜜是欧洲当时唯一的天然甜味来源,但蜂蜜的供应量不稳定而且产量少。

蜂蜜成了当时奢侈品,只有贵族用得起。

所以,圣经上说,天堂是流着奶和蜜的地方。

天堂有没有奶和蜜不知道,但天堂一定少不了吃货。

甘蔗这种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是制作糖的原料,最晚在公元前300年在阿三驯化为作物。

一千年后才传至华夏,霓虹,中东。

阿拉伯人最早大规模栽种甘蔗,埃及所产的糖过去视为全球最佳。

当年,大批阿拉伯人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征服伊比利亚半岛,随后将甘蔗引种在征服地。

而欧洲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耶路撒冷,发现这种植物,竟然可以带给他们幸福至极的甜味口感,从此甘蔗传到了欧洲。

最初,糖属于奢侈品,那是贵族的玩意。

威尼斯商人利用其商业舰队,加上密布于地中海地区的要塞,大打贸易战,主宰了中世纪欧洲的糖贸易。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糖继续向西传播。

15世纪,奥斯曼已经夺走威尼斯人所控制的***地区,掌控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威尼斯人和葡萄牙人联手,开始了划时代的远航,其中就是为了寻找糖。

葡萄牙人发现了圣多美岛,并在此引进了蔗糖生产,在这里,蔗糖生产发生革命性变革。

蔗糖带给了葡萄牙人和威尼斯人巨大的商业利益。

甘蔗的生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灌溉,而糖的制作工艺本身也是一个极其耗费人力和时间的过程。

成熟的甘蔗要压榨成汁,放入大锅中持续熬煮直至水分蒸发。

为了保持一年四季都能有持续大量的蔗糖供应,各殖民地主需要考虑劳工的来源,贩卖奴隶这条产业链就此产生。

非洲的黑奴买卖因此兴盛。

后来,为了取得更大利润,葡萄牙人又把甘蔗引进巴西,扩大生产。

其中,哥伦布的岳父在马德拉群岛就有一座甘蔗园。葡萄牙人因此主宰了蔗糖生产达一百年。

到了18世纪,英国、非洲和美洲开始形成稳定的“贸易三角”,英国把工业品或烈酒运往非洲,非洲把奴隶贩卖到美洲,美洲生产加工的蔗糖又被销回英国。

这场三角链条关系里,英国累计了巨大的财富资源,也就此改变了蔗糖在人类经济生活的里的地位。

南美地区,海地的蔗糖也在此时得于迅速发展,当时,最高峰海地有48万名奴隶从事蔗糖生产,而白人却只有3万人。

海地成了白人发财的天堂,而黑人奴隶的地狱,每天都有奴隶在生产蔗糖中死亡。

在当时,海地进口黑奴的数量竟然是丑国的一倍多。

这也导致了海地爆发了世界上第一场种族战争,战争从1791年打到1804,起因是因为当时的殖民政府不愿意废除奴隶制度。

最后,取得自由之身的奴隶控制海地,他们反过来驱赶屠杀原本的自由民。

但他们又缺乏管理的经验,也缺少种植甘蔗的热情。

使得海地的经济迅速衰落,再给发展不起来,成为世界最贫穷的地区。

夏威夷的种植蔗糖历史由哪些新教传教士的后裔开始。

后来大量丑国人开始在夏威夷购买土地开辟为甘蔗园,再从华夏引进契约工,而夏威夷原住民由原本三十万减少为现在的5万人。

1876年,丑国与夏威夷签署了贸易互惠条约,赋予了夏威夷蔗糖在丑国享有优惠地位。

这一转变,导致了夏威夷蔗糖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暴增了十九倍,几乎输往丑国。

二十五年的光景,丑国人控制了夏威夷八成甘蔗园,原住人口降为3万5000人。

后来,丑国于1890年施行了麦金利税。

这一税法规定,凡是签署贸易条约者,都可以享有蔗糖免关税待遇。

这个协议形同剥夺了夏威夷原有的优惠地位。

丑国又设置了十分严苛的蔗糖优惠国条件,意图把夏威夷纳入丑国保护国,取得珍珠港的控制。

当时的夏威夷国王拒绝了丑国的条件。

甘蔗园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丑国领事馆史蒂文斯合谋,发动了政变,丑国的陆军和海军迅速占领该岛,推翻了女王利留卡拉尼。

1898年,丑国老大麦金利立法将夏威夷吞并,并入了丑国版图。

糖,带来不仅仅是本身的甜味,也是非洲和南美洲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苦难。

当然,在欧洲,在16世纪,糖绝对是上流社会最幸福的来源。

在制作法国菜中的三大主要用途是:给菜肴增加甜味、保存水果和蔬菜、制作糖塑装饰和模型,或者给食物浇汁。

糖与各种干佩斯混合搅拌(特别是与杏仁一起制成杏仁蛋白软糖)而成的面团,时至今日仍然是制作糖果的基本原料。

与此同时,法国食谱中也概括描绘了煮糖的方法,以生产各种糖浆和含糖产品(蜜饯、大麦糖和焦糖)。

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奢华的糖塑雕像。

1571年,巴黎为查尔斯九世和来自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王后举办了一场新婚盛宴。

所有目睹此次活动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所见到过的最精致的盛事。

每吹响一次号角,就上一道菜式;

每一道菜式都有一个特殊的主题。

晚宴过后便是舞会,舞会结束后的“甜品套餐”——蜜饯、含糖坚果、果泥、杏仁饼、饼干和各式各样的肉和鱼——都是用糖糊制成的。

主桌上摆放着6个巨大的糖塑雕像,讲述着密涅瓦如何为雅典带来和平的故事。

糖已然成为各种宴会特别是正式宴会的核心食材。

在最重要的宴会桌上,糖塑雕像与花卉展示、精致银器的地位大体相当。

宴会筹备方甚至模仿当代景观设计师的模板,用糖塑雕像创作出精美的景观。

水平高超的糖果师用多种颜色的糖及杏仁糖制作出男女主人们心仪的任何场景和画面。

这些权力、财富及地位的展示至关重要。

宫廷及豪华府邸的厨师们对用含糖食材制作可食用的雕像的技艺进行改进,旨在让人叹为观止、铭记于心并大饱口福。

厨师们将糖与坚果、黏合剂混合,或将液态糖倒入特制的模具。

他们彼此竞争、相互超越,用精心制作的糖塑雕像为正式宴会和国家庆典的餐桌增色,并赢取宾客的赞赏。

这些糖混合物在法语中被称为“糖塑雕像”(与英语中“精妙”一词同源),可能被设计成鱼或肉的形状,在上菜间隙时供人们食用。

久而久之,糖塑雕像渐渐被赋予了另外一层意义:

统治者借此向对手、朋友和敌人传达信息,通过炫耀主人的地位和财富来使其宾客叹为观止。

其他的社会特权阶级也亦步亦趋,很快养成了食糖的习惯。

高级神职人员和知名学者们发现,糖塑雕像完美展示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1515年,当托马斯·沃尔西受命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红衣主教时,他下令制作盛大的糖塑雕像展示,如教堂、城堡、野兽、鸟类,甚至还有一套国际象棋。

在1503年的就职典礼上,牛津大学校长展示了用糖塑雕像做成的“牛津八塔”,还有大学的领导与国王的糖塑雕像形象。

1526年,亨利八世雇用了7名厨师,在格林威治精心准备了一场糖宴,呈现了糖塑的城堡和庄园,里面点缀着大大小小的天鹅;

另外还有1名主厨,他设计了塔和棋盘,全部东西“用纯金加以点缀”。

更为大胆的是,有些晚宴会展示用糖制作的生殖器模型,以便哗众取宠。

但是,较为正式的宗教或外交晚宴上的糖塑雕像则更加文雅,如把糖塑雕像做成有关宗教或皇家的意象,以契合此种场合。

法英两国的皇室都有极为严重的牙科问题——牙齿糜烂、缺牙、牙龈疾病、口腔塌陷甚至毁容。

但这不足为奇,一切都是过度吃糖的后果。

随着财富扩散至新的商业与贸易阶层(很多人由于海外贸易及英国的扩张而大发不义之财),他们也沾染了上层社会的奢侈习惯。

自然而然,他们同样开始使用糖来彰显财富、取悦宾客。

不过,糖与其他奢侈品一样,在底层人群中越普及,就越无法代表权势。

16世纪末,当糖更加普及、便宜时(这得益于来自非洲劳作在美洲的奴隶),精致的糖塑雕像就失去了展示权势的作用。

英国的精英阶层和上层阶级通常都能在伦敦买到糖。

到17世纪中期,在偏远的小城镇,英国人也可以买到糖。

譬如,在1635年的曼斯菲尔德和1649年的罗奇代尔,人们都可以买到糖。

1683年,在柴郡的塔博雷,人们可以从当地的五金商拉尔夫·埃奇的店里买到糖。

当糖进入下层阶级的家庭时,就失去了其在上层阶级的社会声誉。

从早期的食谱中,我们可以发现,糖在许多普通家庭里已经比较普遍。

具有英国特色的食谱最早出现于16世纪80年代。

在食谱中,糖被用作保存和烹饪食物的重要原料。

杰维斯·马卡姆所著的《英国家庭主妇》首次出版于1616年。

该书借鉴了前人的建议和食谱,多次建议在烹饪和准备食物的过程中添加糖。

人们认为,糖是制作沙拉、薄煎饼、烤牛肉和油炸馅饼的理想配料,或用于去除动物内脏的异味,或用于酱汁、牡蛎派、布丁、馅饼、果冻及香料蛋糕之中;

当然,也可以做“糖盘”。

这本书还指出,一个理想的家庭主妇不应仅仅局限于烹饪,她还得负责照看好全家人的健康和幸福。

该书介绍了当时新潮的护理和保健知识,以及应对所有潜在疾病和事故的方法。

在此方面,糖是无价之宝。

“它可用于治疗心脏病、咳嗽和久咳不治。糖还能用于眼病、肺痨、止血、腹痛,甚至老疮等疾病。”

此刻,糖既美味可口,又可入药去苦;

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实用价值。

糖可用于制成雕像,蔚为大观;若使用得当,糖也可以用于治病救人。

在厨房里,糖不仅是一种食材,而且也是一味药物,这在***教的传播过程中可见一斑。

伴随着一种新的***正统教义的发展,一种新的***医学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先知及其信众的传播、新兴学派在以巴格达为中心的地区兴起,以及古典文献(如盖伦的希腊医学著作)阿拉伯语译著的出现。

因此,盖伦的医学思想渗透于***世界乃至更广阔的领域。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丰富的医学文献,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药典,以供学医者细细研读,也可为任何对医学感兴趣的人士答疑解惑。

***教还催生了一群新式医生,其工作和研究成果现已印刷成册,推动了人们对人体、疾病及其疗法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是阿尔-拉兹。

他认为:“苦口良药也应让人津津有味。”

与此前的希腊和罗马医生一样,***医生以及之后的(尤其是西班牙和犹太医学界的权威人士)也发现,糖和蜂蜜是某些苦味药物理想的“解苦剂”。

于是,糖逐渐成为***医药学和欧洲药理学的重要药材。

***医学的发展还得益于其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均可入药。

到13世纪,药剂师的清单上有超过3000种常用药材,其中许多是从遥远的热带地区搜集而来的外来品。

糖虽只是这些众多商品当中的一种,但它却迅速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定位。

这既缘于它本身可以发挥的功用,也因为它能使苦口良药变得可口。

这些***的医药传统传入西欧,药剂师(该名称源自“藏酒窑”一词,意为“储存酒、香料和草药的地方”)将糖配成药物,或与其他药材混拌在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