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为营

“敌军兵力远远不如我军,更何况以龙骧军、神捷军的精锐,要击败敌军也不是什么难事,何必搞得这么麻烦?”韩勍有些不满的道。

“这不是麻烦,这是稳重!韩将军,如今已经不是天复年间了,晋军的实力也完全不在我军之下,甚至他们的骑兵完全可以来去自如。”

“韩将军却依旧这么自大,完全看不到敌我形势的变化,怪不得陛下不会让你做统帅!”王彦章虽然为了大局一再忍让,不想与韩勍发生冲突,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的人,此时就忍不住刺了韩勍一句。

韩勍听了气得脸涨得通红。

本来他资历极老,不过因为能力相对平庸的缘故,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朱温的重用。

即便前几年也有独当一面的时候,不过那所谓独当一面,实际上也就是统帅两万梁军南下救援那时正被淮南军猛攻的武昌节度使杜洪。

结果李神福一战大败成汭十万水军,消息传到梁军军营,韩勍为之丧胆,没有与淮南军交战便撤回去了。

这次“独当一面”的经历一直被韩勍视为奇耻大辱,可惜此后他便是这样的独自领兵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充当其他将领副将。

所以在王彦章提到他过往经历时,韩勍顿时爆发了:“王彦章,本将看在你是陛下任命的招讨使的份上,这才对你礼敬一二,你可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嘿,你还知道本将乃是招讨使啊?本将还以为你将自己当成了招讨使呢!”王彦章冷笑道。

见二人有闹翻的迹象,李思安连忙居中劝和。

他虽然被某些人称为“常败将军”,不过他的能力还是有的,不然的话朱温也不会对他这么一个常败将军多加重用。

这次领兵征讨赵王王镕,虽说他对于自己屈居王彦章之下而感到不满,但他还是不希望与王彦章彻底闹翻的,那样毕竟有可能造成兵败。

在李思安的劝说下,王彦章二人总算没有再吵下去,重新坐下来商议军事。

不过在二人彻底翻脸之后,气氛反而没有刚才那么激烈了。

王彦章毕竟有龙骧军支持,而且李思安也不愿和他关系闹得太僵,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支持他。

再加上王彦章毕竟乃是主帅,所以在和韩勍闹翻之后,王彦章反而开始掌控了局面,便是韩勍也只是冷眼旁观没有再出言讥笑。

“晋军实力强大,不在我军之下,所以各位将军必须谨慎小心,不可有任何轻敌之心!”

“本将决定,在浮桥建好之前,各部都要留在营中不得随意外出,更不得与敌军浪战!”王彦章终于拿定了主意。

这时候,李思安皱眉问道:“那么我军的后勤辎重怎么保证?若是任由晋军骑兵这么袭扰,要不了多久,只怕我军粮草就会出现问题啊!”

“放心,本将会命王虔裕将军统兵五千,专门负责辎重运输。”王彦章十分淡定的看向下方的一员将领道,那人正是他以前的心腹部将。

像这种运输后勤的事物,看上去是吃力不讨好,不过实际上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必须完全控制在自己能够信得过的人手中才行。

从柏乡到距离柏乡最近的城池,距离也不过是三十多里路程而已。

这点路程一般一天时间就能走完,在有五千兵力负责保护的情况下,只要保持警惕,晋军骑兵也奈何不了他们。

若是晋军骑兵敢于对他们发起强攻,那么即便晋军能够取得胜利,他们也会遭受不小的损失。

即便晋军骑兵较多,但也只是相对的,并非真的多到可以随意浪费的地步。

所以有五千人负责后勤,段时间内在粮草方面基本上能够有保证。

见王彦章已经拿定了主意,众将不再劝说,各自领命回去。

在王彦章的坚持之下,最终梁军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晋军的袭扰所激怒,从而轻易远离营地与晋军交战,进而导致大败。

不过王彦章如今的选择最终是会赢得胜利还是会遭受另一场失败,目前还不得而知。

几天后,梁军浮桥修建好,王彦章下令渡过野河。

接着,为了保证浮桥的安全,不至于在战事不利的情形下被断了后路,王彦章再次选择在浮桥北岸修筑一个营地负责守卫,并且分兵五千人驻守。

到了此时,王彦章依旧没有选择直接进攻晋军营地,而是在距离十里的地方再次设下营地,并且布置防御骑兵的各种措施。

可以说,为了防止晋军骑兵的突击,王彦章完全是在步步为营,一心以稳妥为主。

……

高邑,晋军营地。

见王彦章如此谨慎小心,韩勍自然是深表不屑,不过李存勖、周德威等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却是极为惊讶。

“以前听说这个王彦章人称王铁枪,乃是一个性格极为暴躁的人,行事起来非常迅速,没想到这一次他居然这么沉得住气!”周德威惊声道。

梁军完全不上当,没有按照周德威所预料的那样主动远离营地来与他们交战,而是选择步步为营。

在野外交战时,骑兵固然有巨大的威力,不过当步兵有一定的防御设施可以依托时,哪怕这个依托只是一道矮墙,或者一条壕沟,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梁军骑兵较少,自然就对弓弩极为重视,若是以矮墙或者壕沟将晋军骑兵隔绝开,然后以强弓劲弩进行攒射,那么吃亏的一定是骑兵。

要知道当年刘裕北伐,就曾经用两千步兵以却月阵大败三万北魏骑兵,他所依靠的就是以撤兵组成一道防线,然后以强劲的弓弩给敌军骑兵以重大杀伤。

所以王彦章的步步为营之策略,的确是克制梁军骑兵的一个可行办法。

不过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分兵之后,梁军主力被再次削弱了,若是晋军此时选择与梁军正面一战,只怕梁军未必能够取胜。

此时,晋军众将便纷纷向沉默的老将周德威看向,想要知道他有什么应对之法,便是李存勖也向他投来询问的目光。

“大王,此时还不是决战之时!敌军虽然已经分兵,到其主力实力依旧很强,而且士气也不低。若是在此时贸然与梁军决战,只怕我军就算胜利了也必然损失极大!”周德威沉吟半晌后肃然道。

李存勖听了不由得有些失望,在他看来现在敌军都欺上门来了,若是再次避让,岂不是显得晋军怕了梁军?

不过他对于周德威的判断也极为信任,既然这位老将都这么说了,那么现在决战的风险就一定很大。

“若是避让的话,梁军就可以从容攻打高邑了,若是敌军攻破高邑,再从高邑出兵,继续使用步步为营的战术,接下来他们就能直逼赵州城了!”大将李存璋提醒道。

“那就让他们来赵州!我们有骑兵在,可以时刻威胁到他们的后勤,梁军前进的越深入,其后勤辎重的运输就越难。这就使得他们必须不断分兵!”

“等到他们攻到赵州城下时,我军的兵力加上赵州城中的守军,就会超过梁军,那时候就是决战的时候了!”周德威郑重道。

赵王王镕能够立足于河北之地,在燕国、晋国、梁国三个大国之间生存下来,除了利用三家的矛盾之外,他自身的实力自然也不容小觑。

除了派到联军中来的近两万军队外,在赵州还有一万守军。

这些守军之所以没有随联军一起行动,主要还是为了防备已经被梁军夺取的深、冀而州。

此外燕王刘守光态度不明,同样需要防备,所以王镕还留下了足够的军队在后方。

若是梁军直逼赵州城下,城中的守军自然就会加入联军一方。

李存勖听了周德威的计划后,心中依旧犹豫不决。

作为一个年轻人,李存勖的性格是很有冲劲的,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不断退让,示敌以弱等手段,更喜欢与敌军来个速战速决,战个痛快。

他将目光看向李嗣源、李存璋等将领,想看看他们的意见。

“末将以为,周将军之见可行,我军不宜在此时与梁军决战!”

“末将附议!”

……

李存璋等人一个个都赞同周德威的持重意见。

李存勖无奈,只好留下五千人守高邑,其余主力继续向北迁移营地,以避开梁军锋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