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晋王之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晋王之死

王禅来到赵府客堂,此时赵鞅与尹铎都已坐着,神情十分肃穆,显然刚把丧事办好,两人还没有回转情绪。

王禅与扁鹊两人坐下之后赵鞅还是先说道:“请先生来是因为晋都发生了大事,晋王热火攻心,饮酒醉死。

这是我赵氏留在晋都连夜千里传书而回,此时公子骄已登位成为新的晋王。

相关文书已送往大周洛邑。

先生对此事怎么看。”

“晋王之死,在下已然知道,并不奇怪。

晋王一直欲图挑起晋国内乱而成全于自己的权势,实有违天道,必遭天遣。

此事对于赵氏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想来族主与尹城主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说起来,若是晋王不死,将来赵氏有机会,也一定会想法弄死他,为董公报仇。

现在晋王饮酒醉死到是给族主省了不少事。

族主不知道想问在下什么看法。”

王禅此时已看淡生死,对于像晋王这样不顾百姓安危之人,死不足惜,所以说得十分淡然。

而且他早已知道,对于晋王怎么死他不在乎。

只是话里却又透着其它意思。

“不错,先生是比我们要坦然得多,而且先生所言确实是事实,我与尹兄弟确实心里畅快了许多。

这几日刚才把董公的丧事办好,这头七还没过,就传来如此消息,若说老夫不开心到是虚伪之人了。

但晋王死因蹊跷,到是让人不解。

而晋都民间都传晋王之死是我赵氏所为,这也让老夫心里不畅快起来,若老夫要杀晋王,也不会做得如此下作。

看起来行此事之人当是想嫁祸于我赵氏,用心也是极其险恶呀。”

“依此时晋国情形,能对晋王下手,而且也希望晋王死的赵氏首当其。

当然,除了赵氏之外,当就是智氏了。

而智氏此时大权在握,对于普通世人来说,行此事的不可能是智氏。

前几日董公在朝堂之上驳斥晋王,让晋王阴谋公开,颜面大失,这才杀了董公,而赵氏显然不会对此善罢干休,此也是世人所知之事。

晋王于此时死了,如此好的机会,若说不嫁祸于赵氏,又嫁祸于谁呢?

此事当是智遥所为,毫无疑问。

而晋王或许也觉得智氏此时已完全控制了晋国,将来他不可能真的得利,晋王权势更不比从前,对于智氏也是动了杀机。

毕竟就连此时其它几世族迁往晋都的五万户还在智氏控制之下。

虽然他可以借智氏之手灭了中行氏与范氏,可结果却于晋王并没有实利,反而只是让智氏更回肆意妄为。

若是细想,智氏比之以前赵氏兴盛之时更不给晋王留任何情面,所以晋王也有了用赵韩魏三氏牵制甚至灭了智氏的想法。

而这种想法自然触犯到了智氏的利益,让智遥感受到了威胁,他若不死,智遥自然难道寝食难安了。

而董公在朝堂之上大义凌然,所说不无道理,也让智氏犯愁。

若没有理由公然兴兵作乱讨伐赵氏,将来智氏纵然兴盛掌握晋国大权,说起来也是叛国之贼,让晋国世人耻笑,也留下了把柄。

可现在晋王一死却又不一样了,把杀害晋王的罪名扣在赵氏头上,三氏又有了更为合理的理由来讨伐赵氏。

而将来智氏不仅不是晋国罪人,反而成了讨逆平叛的功臣,这一来一去晋王之死才更有好处。

所以晋王之死才会如此荒唐,让人捉摸不透,似是而非的,而也才让人更加怀疑,明里暗里都会觉得是赵氏所为。

此事意料之中,到也没有其它影响,只是将来赵氏若是赢了,再洗脱此罪也并非难事,族主也不必担心。”

王禅把整个事解析一番,也是合情合理。

“族主,我说过这种小事,先生看得十分清楚,如此奸小之计瞒不过先生法眼。

我们不管晋都如何,将来之事将来再说,此时关键的是依先生之谋,做好与三氏大战的准备即可。

若说赵氏不能赢得此战,那么一切都是空的。

若是赢了此战,将来此事自然会水落石出,族主不必在乎此时赵氏受此一时之冤屈。”

尹铎对于晋王似乎早已失望至极,所以身为晋国之臣,对于晋王之死也没有什么可惋惜的,说话的语气也坚决得多了。

并且尹铎也是看得长远,而且不为将来忧虑,所忧的当是眼前之急。

“是呀,有先生在,什么事都能看得透,老夫也不必过于操心,今日请先生来也是想听听具体的对策,至于晋王之死,冤不冤还是其次。

董公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这似乎反而是一件好事。

此时三氏大军已朝我赵氏封地迂回而来,他们似乎也并不着急,我方若是不阻止,这似乎也说不过去。”

赵鞅此时也是直奔主题,不再纠结于晋王之死。

“此战自然不可依几月前对范氏与中行氏的战术有意避之。

智氏大军士气高涨若是不给他们痛击,那么他们也会有防备,更会猜测我方的战术意图,反而不利于将来行事。

想来赵族主除了晋阳北城外的大军之外,一些村镇也留有驻军,就由这些军队对智氏进行偷袭吧,一路偷袭阻止致晋阳城。

而且这些偷袭的兵甲不可贪功,只要有所小成即可达到目的即可,不能与之真的纠缠。

只要让智氏大军来到晋阳城时已是骄兵,不再把赵氏兵甲放在眼中即已达到偷袭的目的了。

而这当然也要有牺牲,就由族主依此原则自行来办,不必讲求章法。

不过对于韩氏与魏氏兵甲却不可偷袭,要区分对待。

一来将来赵氏与此两氏还有需合作共同对付智氏,二来此二氏大军必然会拖后行军,若是偷袭此两氏会让赵族兵甲陷入包夹之态,徒添伤亡。

而且所有逃亡的赵氏兵甲都必须朝一个方向逃,那就是晋阳城,不可再潜于其它城镇让智氏怀疑。

这样晋阳城未战之时,就会变成一个伤兵满员之城,再加上受前三氏攻击,此时的晋阳城除了北城门之外已是满目创伤,世人见了都会觉得晋阳城已是风雨飘摇,可以轻松拿起,这样才能让智韩魏三氏大意,到那时再给三氏迎头痛击。”

王禅说完喝了一口茶水此时到也气定神闲的,对于将来迎敌也是自信十分。

“先生所布置之事,老夫虽然理解,可我怕兵甲会不会理解,若是一直打败仗再逃回晋阳,会动摇我赵氏大军的军心,此一点我与尹铎主也是一样的想法,不如在三氏行军中直接用大军阻击,纵然会多损失一些,可却能让智氏不敢小瞧,而且也能让韩魏二氏心有悔意,将来执行先生离间之计会更有效用。”

赵鞅也是精通兵法,若是如此也非是没有道理,几月前范氏中行氏邯郸赵氏赵氏已经示弱,让三氏以为可以轻松攻下晋阳城。

可几个月三氏费尽心力而且损兵折将却只能饮恨而归。

由此一来,此次智韩魏三氏必然会重视赵氏,不会像范氏与中行氏这般轻视赵氏。

若故技重施不会有太多效用,反而会造成赵氏一族兵甲士气低落,不利于将来反击。

“族主说得不错,我们此次是最后决战,不是智氏亡,就是赵氏亡。

先生不必过于在乎赵氏兵甲牺牲,他们既然当了兵甲,随时都有可能丧命,这是谁也无法避免的。

若说让智氏如此顺利围攻晋阳城,那么就太便宜智氏了。

而且将来若想围歼数十万智氏大军,非是易事。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