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家财万贯,不如扬名立万

气氛有些压抑。

关宁干咳了一声,开口道:“助捐名单朕已经看到了,有些人是拿朕的话当成耳旁风,贪污腐败成性,却不抓机会,死也是白死!”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不错的,在国库空虚,各项事宜无法进行时,尽自己所能,为国出力,朕会记得其付出。”

此言一出,让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这是定调子了。

将他们捐出款项定义成为国出力,就说明不会追究了。

不过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

朕会记得其付出。

这记得有两层含义,付出也有两层含义。

这次是没事了,但再有下次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可就不会饶恕了。

毕竟那时前朝之事,而今已是新朝。

舒缓的心又提了上来。

这也成了一种警示,时刻提醒着……

“也希望诸位能时刻保持清醒,不要效仿吕英,陆廉之流,否则可不会有好下场,不但家族受到牵连,死后也将受人唾弃!”

关宁开口道:“有罚便有奖,对待贪官污吏,阻碍国家发展之人,只需杀之即可,倒也简单。”

“那对国家有功劳之士,又该如何褒奖?”

“爵位?钱财?”

“这只是一时,但不能永久,因而朕准备建立凌烟阁,将对国家有功劳者画相放入以示表璋,哪怕百年之后,也有后人铭记!”

此言一出。

其下文武百官立即内心震动!

简单几句他们便已经明白这凌烟阁是什么样的地方?

那就是功劳展示,更是扬名之所。

世人皆逃不过名利二字。

名这一字还在最前。

在这个时代,尤其最重于此。

青史留名,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和梦想。

而今能够实现了。

家财万贯,比不过扬名立万。

这也是一国之中,最高殊荣!

在此刻,所有人都起了强烈的希冀之情!

关宁看着朝臣们的神情,就知道这一步走对了,而且这也能极力弱化他们对曾经大康的情感,能从心底里接受新朝。

铁腕手段上位,也应有高明驭人之术,如此才是王道。

他沉声道:“进凌烟阁者应有忠心,尽职,清廉等品质,更应是对国家有大功劳者。”

“朕暂时拟定五人,先入凌烟阁,望你们能认之为榜样待有一日同入。”

众人点了点头。

如此大的殊荣,自然不是能够轻易得到的。

但至少有了途径,有了目标。

此刻他们所有的不满全部消退,充满干劲。

为君尽忠,为国尽力。

入凌烟阁成功臣,受人瞻仰。

“庞青云,公良禹,郝仓,费申……”

关宁念出了四个名字。

第一层级当然是随他起兵的心腹,这是立国之本。

而他也不能是有功的都选,必须要把层级拔高,若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入凌烟阁,那也就不值钱了。

对于这几个人选,众人也不例外。

关宁是以兵武起家,这是根基所在,自然不能旁落。

已经有四个人,第五个名额会是谁的?

应该不是其旧部了。

这时关宁把目光落在了薛怀仁的身上。

在这一刻,薛怀仁的心猛跳了起来!

是人就会有名利之心,薛怀仁当然也有。

他背负了很多骂名。

民间有人说他作为前朝次辅,却卖国而求生,卖孙女而求荣,位列新朝首辅,赢得满门富贵。

前朝老臣更是恨之不死。

而今推行新政,作为次辅的他又冲在第一线,受尽无数骂名!

他在乎吗?

说是不在乎,又怎能不在乎。

只是他认了,也就看淡了。

而今有一个机会洗刷这一切,画相进了凌烟阁,那他就是这个国家的功臣,大功臣!

待百年之后,没有人会记得那些斑驳之事,只会记得他是国家功臣。

他心动了!

我也有机会吗?

此时,朝臣们也都心绪复杂,要说在这里面选出一人,最应该选的,也就是这位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确实是这样。

他为新朝付出太多,已至古稀之年,到处奔波,协调各方。

进行不下去,他亲自去推对,遇有阻力,他亲自去说和。

他是内阁首辅,操揽着所有。

朝廷各部各司衙,地方奏疏上报等,都有他的身影在。

这可是前朝时期都没有的。

“薛怀仁!”

关宁说出了最后一个名字,又接着道:“凌烟阁功臣不分先后排名,只要进入,皆为等同!”

这样做,也是增加了公平公正性。

后进者,跟先进者一样。

“老臣,谢陛下隆恩!”

薛怀仁跪伏下来,老泪婆娑。

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这才是最大的欣慰。

在这一刻,不少人都思绪复杂,他们没有想往常那样有其他不好的想法,有的只是羡慕。

说那些有什么意义?

大康已非以前之大康,而今已经安定,再无回转可能。

该放下了!

既然薛怀仁能入凌烟阁,那他们也有机会……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这也是关宁选择薛怀仁的原因之一。

他就是要表明。

哪怕是前朝臣子,只要你尽忠恪守,依旧能得到重用,在他这里会一视同仁。

思绪闪过。

关宁开口道:“凌烟阁建于皇宫太极殿,由工部负责改造修缮,着宫廷画师亲赴各府为入阁之人画相予以展示,内阁拟旨,礼部派人通传全国……”

听到这一言一语,众人的眼睛都红了。

完全是羡慕的。

这是多大的名望啊!

如果说翰林院乃是全国读书人之向往,那凌烟阁就是全国官员之目标了。

一旦传开,一定会让全国官员沸腾……

朝议就在此等热烈之氛围中结束了,这也是新朝建立后,难得没有严肃杀伐之事的朝议。

朝议结束后,各部衙官员任职的积极性明显更高了,本对新政有所排斥,但也开始认真执行了。

本对新皇的怨言也减少了很多。

这位陛下虽经常行杀伐之事,可他只杀该杀之人,对平民百姓可未动分毫。

同样,对于褒奖他也从不吝啬。

不少人的观念都有所改变,新朝开始焕发新的活力,迸发出欣欣向荣之感……

有钱了,也安了朝臣们的心。

关宁心情不错,今日早回,准备来一个后宫大欢愉,随之便有一个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