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上

天下的大势,酝酿着无尽的变数。继公孙康遣使邀击曹操之后,西凉韩遂也再一次地派遣使者来到庐江。而他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利用曹操目前所遇到的危机,邀请大哥一起出兵夹击曹操。吸取前次交涉失败的教训,韩遂似乎也知道马岱兄弟在大哥心目中的分量,这一次再来交涉时,使者特地带来了一份礼物……马腾以及马家最嫡系的十四位族人的骸骨,想以此来缓和与马岱兄弟的关系。但可惜的是,韩遂对马岱兄弟的仇恨还是做了太过简单的估计。马家上下一百三十余口,包括马腾在内,皆被韩遂所杀的仇恨,对马岱、马休、马铁而言,除了死亡,焦急等候了4个时辰的赵云终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子嗣……个八斤来重的胖小子。从产婆手中接过襁褓中的孩子时,战场上一向无所畏惧的赵云,竟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荡,双臂轻轻颤抖了起来。十一日,大哥在庐江大摆宴席,广邀文武百官,以庆祝赵云喜得麟儿。宴上,赵云恭敬地请求大哥为其子赐名。经过慎重思索后,大哥为其赐名广,取广阔之意,意指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前程广阔。平日里甚少饮酒的赵云,全然放开了酒量,凡敬酒者皆来者不拒。特意从广陵赶回的魏延,心怀“叵测”地一敬再敬,大有不灌醉赵云就势不罢休的架势。全琮、丁奉这些平时对赵云敬慕有加的小字辈,此刻也毫无顾忌地随着魏延大“闹”特“闹。”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只觉好笑。赵云虽然平时很少饮酒,却不代表他的酒量差。以我的了解,赵云的真正酒量比魏延要大上许多。不知道这些的魏延,存心想要灌倒赵云,最终虽然达到了目的,但却付出了他自己、全琮、丁奉三人醉倒不醒人事的巨大”代价。

“今天气色不错么!”举步跨入房内,我笑着向正在倚案阅览简书的张合招呼道。

“承你三天没有上门,否则张某气色怎会这般好!”张合随手将简书丢在一旁的桌案上,抬头冷笑道,“如果还是来劝张某投降,你就不要浪费口水了!”

我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自己在房内寻了张椅子坐下。

张合原本是被羁押在襄阳,但半个多月前被锦帆水军送到了庐江。在半个多月里,大哥和我多次造访劝说,希望能让张合归顺,但收效甚微。

张合倒也硬气,在大哥第二次上门劝说时,直接向大哥挑明……要么杀。要么放,但却不要打让他投降的念头。当我提及先前所打的那个赌时,张合就索性来个闭口不言。半个多月,仅大哥就上门游说了三次,我自己也造访了五次,但楞是无法让张合松半点口。在这期间,曹操曾两次派遣使者前来扬州,想与大哥协商放还张合和于禁的事宜。至第二次。曹操的条件甚至已经开到一个郡—只要大哥肯将张、于二人放还。便可以在兖、豫两州任挑选一郡做为交换条件。这条件不可谓不诱人。

张合根本就不愿投降,于禁虽然在丹阳为我军练兵,但想让带兵上战场作战却不大现实,用这样的两个人换取兖、豫两州中地一郡。仅从表面看来,应该是相当划算的。但如果往深里思索后。却发现这里面的猫腻极大。

张合、于禁都是曹营中难得的名将,他们所以会兵败被擒。很大程度是因为孤军深入,而且是吃了曹军大战略上的亏,跟他们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他们在我方手中没有什么用,然一旦回到曹操麾下,就有可能再次成为我军的大患。此外,曹操所允诺地兖、豫两州任挑一郡地交换条件,就更是一个绝大的陷阱。眼下大哥与曹操划淮水而治,凭借淮水的阻挡和锦帆水军的强悍战力,曹操想要南下进攻会面临很大地困难。同样,如果我军要渡淮北上进攻兵力占优的曹操,也会遭遇很大地困难。先前二哥和魏延几乎被困在淮北而无法撤退,就是明证。兖、豫两州的诸郡都在淮北,即便大哥能通过交换能得到孤零零地一郡,日后恐怕也难以抵挡曹军四面而来的进攻。如果大哥要死保那一郡,就必须不停地添兵增援,这反会正中曹操的下怀。曹操完全可以利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将我方的军力一点一点地耗尽。有鉴于此,大哥最终还是回绝了曹操的交涉提议。

“先前总是以为燕赵男儿都是一诺千金的汉子,但俊义却是让我大大地失了一望!”摇了摇头,我轻叹说道。

“张飞,不要再对我用激将法,同样的伎俩使两次就没用了!”张合拿起简书,再次阅览起来,“如果张某心甘情愿地许下诺言赌约,就算死也要兑现。也算我不察,居然中了你激将法的把戏!”

“曹操当真就那么值得你效忠么?”

“刘备就那么值得你效忠么?”张合头也不抬地说道。简直就油盐不进!我略显无奈地叹了口气:“前日曹操又派人来交涉,想用一个郡来换你回去!”

见张合流露出震惊激动的表情,我笑了笑,立即泼了一盆冷水:“你也不必太过激动。这个交换,根本就是玩弄人的陷阱。而你,不过就是曹操用来设计的一颗诱饵罢了!”

也不管张合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自顾自地将曹操想借那一郡来消耗我军军力的企图说了出来:“我是不知道俊义在曹操心中是什么地位,但他若是当真爱惜你,就不该用你来设计这么一个拙劣的计策(其实并不算拙劣,至少我方大半人都未能洞察出来,还是亏诸葛亮一语道破天机&g;。”

张合仍然持着手中那册简书,但眼神却有些游离。

“明日我就要回荆州了,临行前有一言相劝……”我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口处,望了望碧蓝的天空,低声说道,“俊义如果仍坚持己见,那么在我兄长和曹操分出最终胜负前,你就只能过这样的隐居生活了。或许是五年,或许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不知俊义是怎样想的,但我以为,身为一名军中将领,不能驰骋沙场,饮马边疆,便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坚持己见固然是好,但退一步或许就是海阔天空!”

说完最后一句话,我头也不回地举步离去。

“啪!”简书再被扔回到桌上,张合面上再不复漠然的表情,略带困惑地仰头看天,随后一阵怔怔出神……我回到襄阳的一月后,建安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曹操在许昌正式拥立陈王宠长孙刘进为天子,改元黄武元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