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不过后来会因为城市建设拆除,之后就没了踪影,当年燕长青听过从这里出去的人说过,说的人还挺遗憾的。

到了地方燕长青开着车慢慢走,让江大梅带几个女工下去打听有没有服装市场。

打听的结果是,这里最好的地方依然是商场,有一个大型贸易商场。

最好的选择是公立商场,目前是最受人们信任的。

但是商场都不会给现款结算,要等到货物销售出去之后才结款,燕长青和陈有亮都不愿意做这种生意,宁愿费点事找小点的店铺,一点点的把货批发出去。

大车找了个位置停下,这里第一次来,情况不了解,燕长青看车,让姑父跟着去当保镖。

谈的情况就不需多说,反正现在商品流通程度根本达不到民众的需求,陆陆续续地就开始有人被领着来掏钱搬货。

销量还是不错的,尽管当地也有棉纺织厂裤袜厂等。

但是目前的企业,很多都有点‘一根筋儿’,就像桐树县的钢厂,说生产啥就生产啥,一直到倒闭都不愿意改。

只不过还没搬下去多少货,就有人看见他们搬货来收费。

燕长青懒得多说,要钱就交呗!

因为这次的货有点多,加上初来乍到,这一次出货足足用了将近一天时间。

看看时间不早,燕长青就和陈有亮带着人开车往回奔,到县城都天黑了。

算清了账,分给江大梅的分好,再重新开车回到镇上,又回到大燕庄,已经是半夜了。

……

第二天又是大早起来,拉一大堆人去县里。

到了镇上还停留了一会儿,上次顺口答应给有一家留点货,这次就顺便留了点。

但是个体户执照还没影儿,乡镇这里只给登记,还得送县里最后从县里拿回来执照。

问了一句居然不清楚能拿到证的日期,告诉燕长青说反正登记过,不影响做生意,等证到了……自然就到了。

反正这年头有些事办起来就慢,燕长青也没法,实际上人家态度还挺好的,说昨天都派了个小伙子给送去了,还能怎么说?

拉上人继续走,还是县里一批人油田一批人。

可惜不是周末,祝晓斌在学校,燕长青也没法继续过当师傅的瘾儿,然后找了个小诊所,坐那看人家医生给人诊脉看病。

上次二娃这小子搞的差点造成‘难言之隐’,让燕长青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搞出来个医术技能来。

乡里看病不方便,几个村子就一个小诊所,还只能看个小毛病。

考虑到各个方面,燕长青认为医术可以作为以后刷技能的重点,就算不打算当医生,至少保证家人平安不是?

……

油田这个小诊所是父子俩开的,儿子只负责给一些感冒的人拿药,有需要诊脉的是老先生来诊断,接着再让儿子来一遍。

诊所也不忙,现在人们兜里钱少,小毛病都靠扛,扛不住才来诊所里看。

燕长青来的时候人家还问了,听说他来看人治病的,也没说不让看,还问他怎么不上学,认识不认识字。

之后老先生还笑眯眯地给他一本泛黄的药材大全,让他没人来看病的时候自己看着记药材。

大概是觉得这孩子只是好奇来玩的,不知道他是真的能靠看就能偷师。

偷师的燕长青一直觉得,这年头很多老中医,不管外貌如何,但是身上都有股子仙风道骨的感觉,反正看着挺让人舒服的。

说话不急不躁的,问起病人慢条斯理的,写个药方则是看医生习惯,有的龙飞凤舞,也有认认真真写出来的字能力透纸背的。

抓起药来有认真一点点称量的,有的就那么随手一抓,最后把纸一折,拿小绳捆好,递给病人的同时会再认真叮嘱一边注意事项,告诉用什么药引。

最神奇的就是药引,有用红枣的,冬瓜皮的,甚至还有用童子尿癞蛤蟆锅底灰的。

你说他不科学吧,几千年流传下来,要是不管用早就没人用了。说他科学吧,讲的那一套阴阳五行理论,实际上多数人听起来都像天书。

还有各种小偏方,稀奇古怪的什么都有,可确实有些很管用的。

反正燕长青是经历过的,中药和偏方都亲身体验过,别人说什么他也管不着,他觉得有用,就慢慢学。

有金手指呢,管不管用的,看技能熟练度就行。

第96章 电视机回村 照相技术

燕长青从小诊所出来的时候,特意找几个村民问了一下,今天有没有来收费的。

得到答案后思来想去的,等到和家人吃过饭,挑了一双孩子穿的旅游鞋提着去了祝昌盛家。

没办法,欠的人情总得多少先还点,别小看这个收费不多,可它对村民们做生意的积极性造成的影响,可不是那几毛钱能买回来的。

祝昌盛见了他就哈哈笑:“你现在来一趟动静不小啊,我下班看到路边摆摊的,就知道你来了。”

动静大也没办法,燕长青嘿嘿笑着:“小斌来试试这鞋合脚不?从江城那边进的货,卖的不是太好,赶紧送出去一双少一双。”

祝昌盛看儿子都喜滋滋地去试了,也没多说:“衣服的事儿上面批了,你那边证件齐全了就可以来签合同。”

“那等会儿去你办公室借用一下电话,给那边生产厂家也说说,让他们高兴高兴,顺便催催让他们加紧生产。”燕长青笑着说道。“证件还得几天,好了我就过来。”

闲聊着等到上班时间到,跟着祝昌盛去打了个电话,冯一贵高兴得很:“我抓紧时间再招点人手,保证尽快交货。”

这事儿就算妥了。

……

收拢人手,带着人到县城的时候,燕长青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两台电视装上车。

昨天回家太晚没空弄,今天可以回去安装一下天线,可以看电视了。

果然不出燕长青所料,李秀妮知道两台电视机都是儿子买的,当时就瞪大了眼睛:“你花这钱干什么,有收音机听不行吗?还买电视机?还买两台……”

燕长青跟二叔学会了‘听话’的精髓,点着头好好好,等李秀妮说完才用那句万能话应付老妈:“反正买都买了……”

又换来几句数落。

幸好还有其他人看着各种羡慕,很快就有人拉着李秀妮,把燕长青一阵好夸,让李秀妮顾不得去计较花的钱多了……

像曹二虎家的媳妇,燕庆功的媳妇,老蔫家的孙女,曾双喜的孙女等等。

曾双喜这老头子精明的很,上次看曹二虎媳妇卖东西多,这次把他在家等着说亲的一个孙女带来了,还狠心花钱给孙女买了条健美裤让她穿上,十几岁的小姑娘站那脆生生的喊着卖衣服,特别招徕人。

也不是只他一个人这么聪明,燕庆功,也就是赶马车的四伯,他媳妇见来的有女人来也跟了来。

老蔫则是欠着乡里罚款的那个,他觉得自己太窝囊没本事,只能把大丫带上出来的,才十来岁的小丫头片子,也没上学,为了挣钱也没办法。

燕长青看着几个及时牵扯住老妈的大女人小女孩,心里已经给她们打上了记号。

不错不错,这几个有眼色的人,都是可以多加照顾的,毕竟一看就觉得有前途。

……

吵吵嚷嚷之中,大车回到桃树乡不用停直接回了大燕庄——昨天回去没让陈有亮开摩托车,他已经满是遗憾,今天姑姑也来了,他带姑姑骑摩托车兜风去了。

一大群人挤在燕长青家看他拆电视机包装,院子太小,人都装不下,还有村里的一大群孩子们呢!

等到室外天线找了根木头竖起来接好,那边发电机发动,开电视。

运气很好,今天不是周二,在经过半天调试之后,电视终于有了节目。

西阳市本地台,居然在放梁超伟版的绝代双骄。

一出来也不知道是哪一集,正有个巨丑的人号称不吃人头李大嘴的,咧着嘴狂笑,一众看电视的村民顿时觉得大开眼界。

结果惊呼声还没停,画面忽然一变,变成了一个瀑布,轰隆隆一阵声响,从里面逐渐飘出来一个盒子,接着一个气势宏博的声音喊道:“东风牌人参蜂王浆……”

广告来了!

接下来是个洗衣机,牌子以后肯定是没了的,反正现在喊的特别好:“国防科技转民用产品……”

人群足足等到第二个广告完事,才有人反映过来:“刚才那人呢?怎么那个突然就变成这个洗衣机了?”

还是有人有见识的:“这是广告,节目中间都得有广告的。”

旁边又有人接上:“对对对,人家演电视的人也不能一直演,中间弄个广告,让人歇一会儿……”

燕长青赶紧记住这个人,像这种知道电视有广告,还懂得体谅演员的人,下次就别带出去了。

……

顾不上看什么节目,燕长青又赶紧跑二叔家,帮二叔把另一台电视机也装好。

这次就快了许多,主要是记住刚才那个天线的方向了——调整室外天线,必须有固定角度,对准了就能有电视看,而且有时候不同电视台还不是同一个方向,换某些台就得重新调整。

于是熟悉的一幕就会出现,外边一个人抱着杆子转天线,屋里有人盯着电视使劲喊:“好好了,再回点,刚才都清了……又有雪花了,回去点,过了过了,再回刚才那……”

如果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刚好看的电视节目需要调整天线就惨了:跑出来凭感觉转一下天线,跑屋里瞅一眼,再转一下,再跑进去看一眼,再转……

假如能有监控拍下来,这些能充分体现看电视人的执着与坚持的场景,做成小视频播放量肯定不会低。

燕长青本来还指望二叔家电视装好,能分流点人的,但是现在基本全村出动,两个小院依然嫌小了点,电视机都搬到正屋门口也不行,地方还是不够站。

不过是都很开心,燕长青走出二叔家,就能听到一阵阵的齐声惊呼。

“啊……”“咦……”“哈……”

还是前后两个方向传来的,前边自然是家里那边传来的。

村里依然还有人往这边赶,要来第一时间看热闹。

燕长青觉得自己得招呼一声,不然村里人都集中过来,回头谁家被搬家了都不知道。

……

回到家燕长青终于摸出来自己的照相机,然后笑呵呵地招呼:“爸妈这是我借来的照相机,来你们俩站电视旁边,我给你们拍个照。”

村里人又开始各种羡慕起来。

他们要不是办证件照需要拍照,基本都没照相的机会。

等燕长青照完,又跳上了鸡笼,冲着院子拍了一张,笑呵呵地说:“记录下来,咱们村的人集体看电视,以后过上几十年了,把照片挂起来,大家都能回忆回忆这日子。”

正准备再去二叔家拍个照,结果被俩人给拉住了。

燕水兴一脸的不好意思:“七斤,是这样,我看你那些货不是都还在车上的吗?我能不能带几件,跑各个村看看有人要没有……”

燕长青心里其实开心得很,总算有人开窍了,这么些子人,每天拉着去拉着回来,没一个人说要自己找门路的,让人感觉很是无奈。

没想到居然这个‘数学奇才’先提出来自己去单干,燕长青当然要支持:“没问题啊!要啥货?这会儿也不早了,这样,你哥俩骑自行车去转一圈试试,万一有人买了就卖,少赚点也无所谓,只要你不亏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