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高药师的意料,辽阳府的谈判很顺利。
金人果然如徐泽所料,没谈疆域划界之事,对高药师带去的农具样品也非常感兴趣,
金人提出用北珠、貂皮、松子等物资换农具,得了徐泽的吩咐,高药师坚持必须要用铁矿石换。
不同于后世的偏见,“渔猎民族”女直人对农耕非常重视。
完颜部最初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部族,靠先祖完颜绥可带领族人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才开始发家。
其部对农耕的重要性认识非常深,对良种、先进耕作技术和农具的期盼程度,甚至还要超过中原一些农民。
以至于出河店和护步达岗两战胜利后,金军“缴获耕具数千以给诸军”,都要大书特书,甚至郑而重之地写入后世史书。
这几年,金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大多用到国战上了,更加期盼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的先进农具和耕作技巧。
其实,金人对能提升农业基础的水利工程也同样期待,
只是因为工程建设要用到大量的人力,有心却无力,只能暂时放弃。
同样道理,用需要不少人力开采的铁矿石换农具,也让金人很纠结。
同舟社方面,经过几年的积累,炼铁技术和水力利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海东郡、之罘湾和镇海府均有水力锻压机,工作效率远非人力能比。xuqi.org 海豹小说网
抛去海运成本,仍然具备“物美价廉”的优势,同样的农具,价钱比辽阳府的铁匠坊自产的还要便宜。
一些水力锻压的先进农具,手工更是难以仿造。
金国正是全民备战的时候,少造几样农具,就能多生产一些刀枪,这个账很好算。
而同舟社这边,效率越高,对原材料的需求就越大。
镇海府的铁矿品位要高于海东、京东等地,但储量不多,当然不可能拿来做农具。
开州铁矿的品位更高,用海东、登州低品位铁矿打制的农具,换取有战略价值的高品位铁矿石,稳赚不赔。
直到回了镇海府,高药师才知道受了极大屈辱的金人能够“爽快”议和的原因。
徐泽给他通报了辽帝任命耶律淳为都元帅,举国大征兵,欲要再战金国的消息。
情报是潜伏在南京析津府的乌程传回的。
辽国朝廷正式“册封”徐泽为东南路统军使兼镇国军节度使后,他便派人到南京道与乌程取得联系。
并且,已经建立了苏州至析津府的商路。
时间持久且面积广泛的战乱,已经严重动摇了辽国在基层的统治。
以往治安状况良好,对外防护严密的南京道,此时也是盗匪横行,走私遍地。
无比吊诡的是,作为走私的其中一方,大宋似乎对辽国正在发生的巨变充耳不闻,
始终歌舞升平,似乎完全没有受到邻邦战乱的影响。
这样说也不对,大宋天子赵佶除了不断催促毫无进展的对夏攻势外,
前些时日,还诏令“北边帅臣毋生事”。
显然,大宋朝廷通过自己的渠道,已经了解到金辽之争的一些内幕。
只是不能确定战争的具体走向,持重的大宋君臣不想过早与辽人开战。
还有一点让徐泽看不懂,辽国战乱不断,南京道本应该严格管控的粮食和军械却有些失控。
特别是军械,有买进的,也有售出的。
乌程已经联系了几个大商贾,可以为同舟社持续提供竹、木、角、筋等制作角弓的原材料。
甚至于成品也可以售卖,只是价格稍贵。
实在搞不懂其中的原因,徐泽最后只能归结于“乱世”真是不能以常理度之。
所谓乱世,不就是因为什么都乱套了,才是叫乱世吗?
得到了金国紧张备战,以应对辽国更大规模征伐的信息后,
徐泽立即调整战略,大刀阔斧的整合东南路资源。
首先是以演习为由,兵出宁州、复州两地,解除两州的武装。
在同舟社强大军力和朝廷大义威慑下,两城镇守乖乖的交出了手中武力。
但其后的社会改革,因为官员和大户的阳奉阴违,推进并不顺利。
这些人显然错估了形势,
根据情报处提供的名单,同舟社大索全城,抓捕了一批骨干分子——罪名是通敌。
这个罪名真不是捏造的,都是查有实据。
辽阳府多次易手,东南形势混沌的情况下,各家都在寻找出路。
曾经找高永昌的,现在找女直人的,甚至还有联络山中匪盗的等等,
只要是条退路,就不会有人放弃,一抓一个准。
这次,徐泽没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砍掉一大堆脑袋后,两州官民终于意识到同舟社这个外来户的狠辣。
其后,随着同舟社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金军,还逼着金人签订城下之盟的消息传开,
知道得知同舟社的“强大”超越想象后,两地人心稳定了不少。
毕竟,有强大的军力保证外部安全,能够安稳过日子的情况下,没几个人愿意拿自己的头颅试探同舟社屠刀。
有了苏州、顺化城和镇海府三地的经验,在赵遹的主持下,宁州和复州的社会改革迅速展开。
而徐泽则忙着整编军队,辽东三将再次扩编,各增加一个甲种营,攻击增加一千五百人。
徐泽先合并两个乙种营为一个甲种营,剩余的人员作为骨干,挑选新募流民和收编宁、复两州军队的合格人员,补充原有编制。
剩余的合格人员,则作为工程营,修建码头、烽堡和贯通各地的道路。
同舟社遵守了与金国的约定,仅在宁州驻两个乙种营共计六百人,让辰州辽军安心了不少。
直到得知同舟社已经在保州鸭绿江口正式驻军,并设立水寨,完颜斡鲁才敢全力备战。
本历史时空,有了东南路同舟社这支“友军”,平定内乱后的辽国进攻欲望更加强烈。
而南线金军不仅没能获得东南路的兵力补充,还要留下部分兵力防备居心叵测的徐泽。
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完颜斡鲁面对的压力极大,容不得其人提高不警惕。
这次整编,水军的变革最大,不仅人数增加,营正也进行了大调整。
正将阮小七去掉兼职,张顺由甲二营营正改任甲一营营正,甲二营、甲三营营正分别是倪云和时荼丹。
之罘湾船厂的新式战船已经定型下水,蛤蜊岛的火炮也开始批量铸造。
为了保证部队有持续的战斗力,目前只列装了甲一营,甲一营原本的战船则移交给甲三营。
张顺带领船队每日忙着进行新式战法战术训练,时荼丹则带人在保州修建水营营寨。
为了“引蛇出洞”,防止同舟社误判而不敢踏足保州,鸭绿江女直人也如约退往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