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林威眉头紧锁,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若北汉真的联合辽国来犯,晋州危矣。”

王朴微微颔首,说道:“大人,当务之急是一边加强晋州城防,操练兵马;另一方面,整顿吏治,不可纸醉金迷,荒废金银,败坏粮草!”

林威听完,心中大受震撼。此时,对于王朴的感官已经不是长辈了,而是一个治国之干吏!

一旁的卢野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怕他作甚,俺们晋州兵强马壮,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李卫疆也点头道:“没错,卢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示弱。”

龙捷都指挥使史彦超倒是微微皱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而一旁的虎捷都指挥使何徽则是一言不发,脸上有些许韫色。

这时,陪坐的士绅李传林见知州大人和新来的同知大人相聊正欢。

而自己虽身为士绅体系,但终究不算是朝廷官员,此时正当表表心意。

当即出身,躬身行礼道:“小老儿听闻有敌军来犯,愿意捐出家中一半家产,支持大人,固守晋州!”

王富贵等人也反应过来,连忙出声,同样愿意捐出家中财产,以做军费。

林威急忙上前扶起李传林,语气诚挚地说道:“李老士绅深明大义,本官感激不尽。有李老及诸位的支持,晋州定能渡过此难关。你们的功劳,本官定会铭记于心,他日若晋州安稳,必当重重回报。”

李传林微微颤抖着,眼中满是坚定,说道:“大人言重了,晋州乃我等家园,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王富贵也连忙说道:“大人,我们虽为商人,但也懂得家国大义,愿为晋州尽绵薄之力。”

林威点头赞许道:“好,有诸位相助,晋州何惧之有。王同知,你看接下来当如何安排?”

王朴思索片刻,说道:“大人,当速速安排人统计诸位所捐财物,合理分配用于城防建设和兵马操练。同时,要加强对城内治安的管理,以防有奸人趁机作乱。”

林威赞同道:“就依王同知所言。卢将军、李将军,你二人速速去安排兵马操练,加强城防巡逻。史将军、何将军,你二人负责城内治安,务必确保晋州安稳。”

几位将军齐声应道:“是,大人。”

李传林见目的已达到,连忙起身告辞;王富贵等人虽然有心和新任同知大人攀攀交情,但是李传林毕竟算是士绅商贾一脉的领头人,当即也只能一同告退。

不多时,原本坐满的后院,此时只剩下了林威、王朴和自己的便宜老丈人兼师爷郑宏。

林威见状,当即起身,邀请王朴一同前去书房商议。

毕竟,朝廷大事岂能在宴席中谈笑而定?(咳咳,没有影射)

才一进入书房,王朴便开门见的问道:“不知,林大人可曾听闻当今中书省侍中,建雄军节度使王晏?”

林威一愣,连忙道:“莫不是前任晋州城知州?”

王朴点了点头,随即在林威的示意下坐了下来。

林威想了想脑海中关于王晏的情报和资料,这才开口道:“王晏老大人,如今贵为二品侍中。因今年二月,阻挡北汉进军来犯而保住了晋州城,如今应该是被封为了武宁军节度使,镇守其家乡彭城(徐州)。”

王朴轻抚胡须,道:“看来,林大人关于朝廷的情报也是自有渠道。”

林威嘿嘿笑了声,并没有接话茬。

王朴道:“如今,我这有王侍中给你的一封信。也算是,顺路带过来给你的。”说完,又露出了一个颇有深意的微笑,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林威。

一旁,正在沏茶的郑宏似乎想到了什么,只是微笑,并不言语。

林威一脸疑惑,因为自己和这位节度使大人毫无瓜葛,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联系。

但是,又想不出个什么所以然,只是茫然的接过信来,细细阅读。

不多时,林威便阅读完了。

这时,才露出了一个颇具玩味的笑容。

“嘿!没想到,这个当朝二品大员,竟然写信前来讨好,我这个五品的知州?呵呵,有趣有趣!”

林威极其自然地接过郑宏递过来的茶水,轻轻呷了一口。

王朴也喝了口茶,开口道:“五品的知州的确不会劳烦朝中二品大员的私下书信。不过,一个才加冠之年未半、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五品知州,自当值得那二品大员前来修书一封。”

林威听得一愣,这才懂得其中关键:这王晏,看来是想当天使投资人了。

不过,林威转念一想,随即又问道:“这位侍中大人,连自己儿子的官职都安排不了么?竟然求到了太子的头上。”

王朴微微一笑,道:“这位王侍中大人,和我一样。”

林威怔了怔,只是发出一阵讪笑,当下心中了然。

原来这王晏,也是属于“贰臣”,并非当今陛下嫡系。

王晏,今年已经到耳顺之年(六十一岁)。

在其三十三岁时,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正式称帝(是为后唐庄宗),国号大唐(史称后唐),改元同光。

同光元年(923年)被招募进入后唐禁军,逐步升任为奉国小校、都头。

那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

就这样,直到石敬瑭创立后晋,取后唐而代之,王晏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石敬瑭的手下。

再后来,到后晋石重贵在位末期,王晏与奉国军都校赵晖、奉国军都头侯章等驻守陕州(今陕西)。

天福十一年(946年)末,辽国灭后晋,辽军派大将刘愿占领陕州。

王晏与赵晖、侯章等人于天福十二年(947年)二月斩杀刘愿及辽国监军,归顺后汉高祖刘知远。

自此,王晏又成为了后汉的臣子。

之后,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王晏被授为绛州防御使、保义军马步副指挥使,后因杀刘愿之事是其主谋,又晋升为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数月后加检校太尉。

乾祐元年(948年)四月,后汉隐帝刘承祐加王晏同平章事衔,使其成为使相。次年九月,获加检校太师衔。

基本上已经到了政治生涯巅峰了,毕竟能获得“使相”“检校三公”的职位,已经算是那个时期的巅峰职位了。

那一年,王晏已经五十九岁了。

直到后周建立,广顺元年(951年),也就是今年。年初,当今陛下郭威称帝,加封王晏为中书省侍中。

而王晏,此时也已经算是“四朝元老”,政坛常青树了,和当今的中书省同为宰相的冯道,一时瑜亮。

相对了“四臣”的王晏,林威可以算得上是根正苗红。

起步就是当今太子手下的校尉(见第29章帝王对长虫),又得当今太子柴荣一路保驾护航。

历任澶州刺史(荣誉衔),提点澶州城一切军政要务,戍边有功;

传国玉玺案中,自己把握得当,会同朝廷钦差大臣搜出传国玉玺,再立新功,期间也多亏了太子柴荣保驾护航。

及至现在,外放实缺,而且更是包含军队在手。

同时,自己又铲除晋州城中贪官污吏,敌国间谍,再立大功。

只要自己不犯错,背靠太子柴荣,以后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如今,王朴得太子保举,从一个节度使书记官这样的从八品官,外放一州实缺,从六品官,这自然引得其他人艳羡。

而王晏,虽然被陛下加封为武宁军节度使,命令其镇守他的家乡彭城(徐州),也有让他远离朝廷中枢,回家安心养老的打算。

可自己的孩子王北伦,和王朴同岁,还在自己的节度使军中担任杂官?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才,连忙不惜降下身份,亲自修书一封给林威,托他好生照料。

想到这里,林威这才开口道:“王大人,这件事……太子殿下怎么说?”

王朴见状,再次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书信,正是柴荣的亲笔手书!

看到这里,林威顿时一阵无名火起,尊称也不用了:“我说老王,你这事情办的就有些不厚道了。太子的书信,你反而放在后面才给我,莫不是想摆我一道???”

王朴猜到林威会有此反应,这才呵呵一笑,平静说道:“这也是殿下的意思。如今殿下受困于朝中王峻干涉,怕你这个嫡系会一朝得势之后,会弃他而去,故此试探你的反应而已。”

林威面露怒色,拍案而起,凶声斥责道:“老王!把话说清楚!!”

王朴喝了口茶,轻抚胡须,道:“太子殿下吩咐我:如果你收到王晏的书信,当即大包大揽,拍胸负责到底,那么你的位置也就到头了;但是,如果你还念及旧情,问及太子意思的话,便保你一场富贵。君臣不相负,来世君复臣!”

林威面露不忿,道:“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我林威岂是忘恩负义之辈?!”

王朴这时,哈哈一笑,道:“林大人消消气,且先看太子手书之后,再说不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