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短短三天时间里居然弃营而逃!

就是安排春游都得走上两天吧!

更荒诞的是数万人从眼皮底下熘走居然没有惊动任何人!

白起很吝啬地只留下了两万老弱病残的杂役,对于连帐篷都捨弃了的秦兵来说,这些杂役已经没什么用了。

我环顾大帐,干净整齐,除了留下的四个字之外什么,只有简单的家具。我不相信大将军出征会连兵书战策都不带,可见白起的确走得很从容而有风度。张唐木然地捡起地上的竹简,看着那四个字发呆。

白起一定知道了。

我坐在主将位上,好像看到了白起拿着连瑞的书信冷笑。是了,张唐不会谋城,即便谋城也不会失败而逃。连瑞叛国是铁证如山,但张唐若是不配合的话连瑞也不能得逞。所以照白起的逻辑推理出来,连瑞和张唐合谋叛国。

张唐真冤枉。

我心中顿时有些焦躁,这一局输给白起了。这种情绪我已经很久没有了,因为长久以来一切事情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突然碰到一个我无法掌握的人,打破了我惯性思维的人,我就暴露了自己内心的不够坚定。

我吸了口气,平复着这股焦躁,又庆幸还好白起已经走了,否则贸然闯进来只会被白起直接砍掉。不过能够看出这重计策的人,也不会傻等着我们来,早就想办法在绝境中求生了。

「投降吧。」我对张唐道,「魏军已经把口子封上了。庞煖,我们去一趟魏无忌那里。」

我没有听到张唐的应答。

我也不在乎。

我现在迫切想知道的是白起是如何从天罗地网之中逃掉的!

是魏无忌多开了一面?他没理由故意做这种蠢事。白起已经被我们咬住了,只要围着他,陶邑就到手了。甚至不用他进攻,完全可以保存实力扼守要害等待白起坐毙,让秦国朝堂担下陶邑的所有权,我就可以名正言顺换到手。我才不介意是用新城换还是白起换,但是现在白起一跑,新城也没用了。

我见到魏无忌的时候,他脸色也很不好看。到嘴的猪肉突然成了猪坚强绝境重生,这种感觉谁能受得了。魏无忌看看我,没有问我白起是从哪里跑的。他知道我肯定派人去找了,但是还没找到。消极沉闷的气氛在我和魏无忌之间展开,最终还是我先醒了过来。

「傻站着干嘛?」我不自觉地对魏无忌用上了教训的口吻,「速度准备渡河啊!另外,传令公孙喜,攻打司马靳本镇,那里还有五万秦兵!」魏无忌这才从恍惚中走了出来,当下招呼短兵传下军令。分出两万人渡河,剩下的人手收编秦军战俘。

在白起之前,大规模屠杀战俘的事几乎没有。这是内战的传统,不管怎么说都是诸夏之间的战争,需要一些底线。从实惠角度来说,人口就是资源,满世界都是荒地,只要是人就恨不得塞给他一块土地让他种着,哪怕多收一斗米都好。若是男人就更好了,那么多寡妇都没人要,硬塞一个过去,就像是种树一般等着十四年后收割兵员。

听到魏无忌毫不知觉地命人准备收编秦兵,我就想起了一个故事。那则故事未必是真的,但已经被人传滥了:说有伙劫匪抢了一辆运钞车,看到后面警察追来,天女散花一般散出一箱纸币。围观群众当即展开神通,各种哄抢,警车受阻,劫匪从容逃走。

白起留下的那两万人就抛出的纸币。真要有穿越众在这里,哪怕二十万人送上来不都不要!而现在魏无忌这些人,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个白起的价值,那是夺走了不下于一百万人性命的大魔王啊!

很快许历就撬开了俘虏的嘴,找到了白起离开的通道。那是洛水中的奇葩,在枯水期会有一个浅滩。从浅滩能走到河中央的小岛,由此渡河可以省很大的力气。白起花了两天两夜,让七八万人井然有序地以缆索桥和浮桥的方式度过了洛水。而且他还在河对岸布置了工事,隐约可以看到「胡」字大旗。

那就是胡阳吧,另一个被白起抛弃的可怜虫么?

不对!

「那是疑兵!」我道,「让魏兵直接攻杀过去!」

魏无忌不同意,他觉得这是我拿魏兵的性命当儿戏。我无法跟他解释这种虚实之间的判断,照我的推理,所有布局都是在将领之间互相了解的程度下做出的设计。

正如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知道他一生唯谨慎,所以才敢冒险布置空城计。现在白起已经知道敌军之中有人能看透他的佯攻,找他的真实主攻方向,在滩头埋伏人手即便再谨慎也会被看出破绽,索性布下这么明显的防御姿态,他就是要明打明告诉我:我在这里没设防,你信么?

我的回答是:我信!

魏无忌却胆怯了。

「许历,你们过去。」我直接动用了天枢堂。

许历以二十人为先导,在光天化日之下渡过洛水。秦兵的阵地里只有落队的散兵,根本没有有效的抵抗就被天枢堂压制在几个临时的营帐中。

魏无忌这才派人组织渡水,场面变得混乱不堪。我真是不忍猝视,找了个藉口回到白起的大营,在案上展开地图,想找找白起离去的方向。白起过河之后必然势如猛虎,我都能想到公孙起那个得瑟样!在这么个狭小的空间都堵不住他,更遑论广阔的河洛平原。

我一早就把目光放在了安邑。那里是秦国这次出兵的目的地,虽然没有进一步情报支持,但是我相信白起若是出现在安邑,秦国西河之兵就会尽数渡河,不过十日就能呼应白起攻下东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