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这是为何?大王年过束发,又没有正室。魏国公主与咱们大王也算相合,有什么难办的呢?」我好奇问道。

「就在昨天傍晚,」赵胜平复了一下刚才的激动,「我与左师觐见大王,也谈到了大王大婚的事。」

「难道是大王心有所属?」我一愣。

「原来左师早就为大王物色了一位公主,昨晚将她夸得美貌无双,天下第一,说得大王当场表示要娶她。今天一早,纳彩的婚使便已经启程上路了。」

「是哪国的公主?」

「是齐国公主,」赵胜道,「公子惠。」

这不科学啊!

齐国跟我们赵国名义上还是敌对国家呢!

「怎么能够如此儿戏!」我忍不住道,「大王不懂,难道相邦你也不懂么!怎么能够不当场制止呢!」

「这……当时我只是当做玩笑,谁知道左师竟然这么着急。」赵胜尴尬道。

你们啊!太羊!太简单!

「这可不是一门婚事那么简单啊!」我道,「这是左师绕过了朝堂重臣商议,直接与齐国结定盟约,放弃了宋国!」

「呃……我也觉得就这么娶齐女似乎有些不好,」赵胜一脸愕然,「但就此说是与齐国结盟,恐怕也不尽然吧。」

「亲都合了,还不算结盟么?齐国和燕国摆明了要打宋国的主意,到时候是出兵援宋,还是出兵援齐?抑或是当做没看到?相邦啊,宋相仇郝可是先王的重臣吶。」

赵胜垂着头,脸上阴晴不定。和亲等于结盟,这已经是列国间达成共识的规则了。赵胜居然毫无警惕性地当了帮凶,直接和齐国尽弃前嫌。而且枕边风有强有弱,谁知道娶回来的齐女是什么性格?

唔,等等,我好像知道。

赵何的正妻,应该就是这位齐女吧……赵何死后,她被称为惠文后。她自己死后,谥号是「威」。从这个谥号上,难道还不知道她的性格么!

更何况我还记得学过两篇文言文,其中一篇是《赵威后问齐使》。在碰到祖国来的使者时,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

齐使认为她是「先贱而后尊贵」,十分失礼。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说不定这丫头在稷下学宫听过孟轲的课,认同「君为轻」的道理。

另一篇是赵何死后,因为新王年幼,她临朝听政,在是否让长安君为人质,请齐国出兵的问题上跟大臣有些冲突。当时她已经把话说绝了:「哪个混蛋敢跟我说让长安君出质齐国,老妇一定唾他一脸!」

当时的左师触龙私下求见,先西拉东扯说自己年纪大了,胃口也不好,然后强迫自己散步,好歹能喝点粥。威后听他这么说,警惕性放松了些,说自己也只能吃点粥,靠辇出行。

然后这个齐国女人很耿直地说:「你来肯定不是跟我聊天的,说说什么事吧。」触龙说:「被你看透了!其实是我小儿子不争气,所以想请求补个黑衣卫士的岗位。」威后这才彻底放下心,跟这个老狐狸聊起了男人女人哪个更爱孩子的话题,最后被触龙说服,让长安君跑齐国当人质去了。

想到了这里,我脑子滑了一下,看来舒氏在赵何执政后期出了个人才,否则也不可能当到左师。能把「触」作为自己的氏,可见是有封地的,这位舒氏小朋友立的功劳还不小呢!现在舒氏是赵成阵营的,看来得好好注意一下。

「先生?」赵胜叫了我两声。

我这才醒过来,道:「我在想,明明宋国对我们毫无违逆,赵成为何急着跟齐国结盟呢?」

要和齐国结盟,肯定一大票人不同意。不说仇氏,光是仇郝带过去的那些官员所属的家族,提拔的门客,都不会同意捨弃宋国。而且我还知道,齐国未来会有一场大劫难,现在弃宋结齐绝对是一大败笔。

「这就不得而知了。」赵胜也无奈道,「那么该如何对魏公子说结亲的事呢?」

事到如今,难道让魏无忌空手回去么?我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历史惯性的强大,除了赵胜主动向魏国求娶公子睿,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保留魏国,尤其是魏无忌的颜面呢?

「当下之计,」我无奈道,「只有相邦主动求娶魏国公主了。」

赵胜垂下头,似乎左右为难,终于道:「于礼法,不可。」

我吃了一惊,尼玛这是天上落下的馅饼砸在你头上啊!

你还好意思用礼法来推辞?

礼法允许你跟外人合伙弒父杀兄了么!

我盯着赵胜的眼睛,很想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狐伏勿用 第24章 第一七五章 牵引(一)

周礼常成为腐朽、落后、保守之类的代名词。

其实周公挺冤枉的。

周礼作为政治、法律、生活、经济的指导纲领,写得十分细緻,里面很多内容也很符合客观规律。比如在婚姻方面,周礼所设定的成婚年龄是男子三十,女子二十。

这两个年龄段的男女,无论是身体还是智力都已经彻底发育成熟,处于人生的巅峰状态,与两千五百年后人们用各种科学推测出来的最佳育龄十分接近。

后世许多朝代为了增加人口,规定女子十五岁就得出嫁,完全是在瞎胡闹。让一个还在长身体的女孩怀孕生子,死亡率怎么可能不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