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赵雍那时候不想看着燕国灭在齐国手里,否则齐国实在大得让人窒息——从山东到东北全是齐国的,整个三晋都挡不住齐国的兵势。于是他派乐池将军去韩国将燕公子职接了出来,挥兵入燕,稳定局面,立公子职为王。

——也就是当世只有我才知道的一代明君燕昭王。

乐毅的艰辛并不是要重建这个国家,其实燕国在这二十年里已经恢复了元气。他痛苦在处理整个贵族阶层。排外和保守是贵族的本性,他们不会愿意看到一个外国人来分他们的蛋糕。乐毅要想掌权,除了要获得燕王的支持,更得处理好跟他们的关系。

如果是商鞅,或许会直接拖出去砍了。

但是商鞅已经成了反面教材。

而且燕国也经不起杀贵族。

文明的传承说穿了就是在贵族手中。贵族如果灭了,这个国家的典章、传统、文件、史料……也就等于灭了。这也就是当年沙丘时,肥义宁可百姓黔首血流漂橹,而不愿意死贵族。我当时还太幼稚,只以为是立场问题,其实那个可爱的老头已经看到了国本所在。

话说回来,我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开创泮宫的根本目的,说穿了就是把贵族们垄断的知识和传承夺出来,让「民为邦本」这四个字名副其实,而非一句空话。

「狐子,你我相交数年,莫逆于心,尽管你言之凿凿,我还是要问一句。」乐毅说了一大段废话,终于道,「你能在赵国走多远?」

我干笑道:「位极人臣。」

这不是开玩笑,我的确需要有这么大的权柄。我也知道这条路不好走。赵何对我的信任不可能达到赵雍那个程度,我也很难跟那么个小我几十岁的男孩交朋友。而且这孩子的性格过于自我,太自信,乃至有些刚愎自用。不过他又表现得虚怀若谷,纳谏如流。说明他的三观还是正的,只是内心中还潜伏着暴戾的因子。

「狐子若是在赵国不能一展胸襟,大可来我燕国。」乐毅笑道,「燕王早就仰慕狐子了。」

「仰慕我?」燕王从哪里听说我的?是乐毅?还是赵奢?

「狐子以前有个门客,带着狐子的着作进献于燕王。燕王读后大善,几次三番想请狐子去燕国做客。」乐毅道。

我哪里来那么多门客?那时候买个杂役打扫房间都要想半天呢!

「那人叫什么名字?」我问道。

「剧辛。」乐毅道,「虽然年轻尚轻,不过的确学识过人,不愧为狐氏门徒。」

唔,原来是那个有点二的孩子啊!

怎么他也冒充我的门客?当我门客有福利么!

有机会把他挖回来么?现在只要是个识字的人我就要,何况他还算是在我麾下实习过的。

「剧子辛,我记得他。」我连连点头,「他在燕国过得如何?」

「他被燕王选在身侧,为王文学,十分信任。」乐毅道。

我估摸了一下把他挖回来的可能性,不过想想又有些不没必要。他即便回来,也不过是个法官的能力。不过放任他在燕国又有些不捨得,怎么说也是赵国人啊!沙丘之后流亡列国的赵人还有很多,真是浪费资源。

我看了看窗外的日头,估摸着也该结束今天的会谈了。不过还有一个重要议题没说呢,这次齐国伐宋打算伐到什么程度?

「我们燕国是希望齐国能够无功而返。」乐毅在称呼上用了「我们燕国」,显然对燕国的归属感已经胜于赵国了。

我点了点头。从这句话里,我知道乐毅和苏秦还没有沟通过。苏秦是希望齐国能够先打一张,占领几座城,这样也能表示自己的意见没有错,巩固自己在齐国的地位。乐毅却觉得现在燕国还没有资格参与中原游戏,所以最好不要让齐国进一步扩张。

对于我们赵国呢?

狐伏勿用 第65章 第二一六章 贤良淑惠的王后(一)

赵国还是不趟这波浑水了,在我上位之前不能妄动。

不过上位之后倒是需要一次战争来巩固我的地位,最好能为我赢得一块封地。不过我不是赵国宗室,想一战获封恐怕也不那么容易。

一切都是空想,只能等了结赵成之后才能见分晓啊。

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在这个岁余之月里,所有人在家抱着暖炉懒得动弹。新城君府上算是最勤劳的了,趁着农闲时节弄了一些一帮农民工修了一个很大的地窖。铺上了稻草之后,大块大块的冰存放了进去。

这本来是件小事,但是发生了一件让我十分震动的大事。

平原君府上也修了个冰窖。

「宁姜,冯实,这件事必须彻查清楚!」我相信自己脸色很不好,也压根好不起来。天冷,面部皮肤就像是冻僵了一样,随便什么表情都做不出来。而且性质很恶劣,不彻查会让我很没安全感。

宁姜和冯实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冷着脸下去了。

鲁连在停下手里的笔,对我嗤鼻道:「人家学你修个冰窖,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么?主公你还真是小气。」

「别乱叫主公,否则我就把你烹了吃掉!」我没好气地对他道。

「师父说,只有恐惧才会有暴戾。主公,你怕我么?」鲁连傻乎乎地露出嘴里的两个小黑洞,这孩子开始换牙了。

「怕你笨死!」我拍了一下他的脑袋,道,「我问你,咱们家的冰块是哪里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