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徐劫的提示之下,想起了赵奢的那封信。
齐国要求燕国一起出兵,攻打宋国。
我记得齐国三次攻宋,最终灭了宋国,不知道这是不是灭宋之战的第一次战役。如果齐国真有这种打算,赵国必须表态站队。
等等,难怪赵成急着派人去齐国求亲!
想必齐国一定是派人秘使来赵国活动,许给了他好处,让赵国放弃宋国。如此前后一对照,事情就明朗了。
我对宋国并没有好感,这个国家被灭掉我丝毫不觉得遗憾。不过,灭宋国对我们没有好处呀。
宋国跟赵国不接壤,而且还是我们的盟国——现在宋国的相邦是赵雍的老师之一,仇郝。作为中原国家,宋国位于魏国的东面,在齐鲁魏楚四国的包围之中。让一个平庸的人来看,这个地理位置十分糟糕,四面是敌,孤立无援。如果换个进攻狂人的角度来看,宋国却是赵国打入中原腹地的楔子。
或者,我该说,以赵雍的视线来看……
我回忆起那天对赵雍的残忍冷酷,总有些心虚和遗憾。
赵何会不会也认为是我害死了他父亲?
所以说,做人还是得沉稳一些。人生进度无法存档读取,有些事一旦发生,便再也无从挽回。
我对徐劫道:「齐宋之战我们得参与,而且我们必须保宋国。」
徐劫点了点头:「逆势而为,有时候也会有收穫。不过这事你确定能说服赵何么?」
「我可有过失败的前例?」我大笑。
只要把握住了人心所期望的,还有说服不了的人么?
西人有句谚语:世间万物皆可标价。
尤其在这个时代,国与国的关系无非就是利害。
我回到府上之后,把连瑞叫道了书房,摊开案上的全国地图。说来汗颜,我让越女社进行了一次列国周游,本想弄出一本靠谱的地图,谁知道地图绘制果然是门高深的学问,在基础学科没有普及之前是没指望了。不过好在新的地图好歹把列国的位置和国境线标识清楚了,虽然我看着还有些怪异的感觉,但是足以让连瑞这样的土包子惊嘆连连。
「这就是列国方位。」我指着地图道,「宋国在这里,是我们的友邦。若是宋国覆灭,我赵国日后想攻略中原,徒费十倍之力。」
连瑞点头,表示贊同。
我很怀疑他是不是记在了心里,继续分析了齐国、燕国、魏国如果瓜分了宋国之后,边境的变化对我赵国的影响。
当然,结论很肯定:没有丝毫好处,只有各种害处。
考虑到连瑞的资质,我讲得很慢,确保他在觐见的时候不会忘词。
「反之,若是我赵国从这里,攻入燕国上党。」我用力点了点地图,想让他集中精力,「燕国势必回救本国。燕国一走,齐国孤军与宋国相战,未必能占到便宜。」
「那魏国呢?」连瑞怯怯问道。
「魏国?大王不问就不用说它,若是问起来,你笑一笑就过去了。」我教连瑞道。
宋国不主动打魏国就已经是魏国的福气了。连魏无忌都对自己国家的武卒没有多大信心,何况其他朝堂重臣。魏人最多就是陈兵边境,难道还真的敢主动攻击么?不过出于严谨的习惯,我还是打算写信给魏无忌,劝他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站稳脚跟,不要跟着齐国乱来。
赵王那边让连瑞去说分量就够了,我得去找赵成。
说实话,单独见赵成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这老头不怎么说话,看似有老年痴呆症的影子,但是谁都不知道他脑袋里想的什么。有时候我会忍不住自己吓自己,以为他压根什么都没想,但是动静已经能够随时应事,阴人挖坑臻入化境。
在我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就着手去挖我的身世,引而不发直到最后关头用来打碎我的心防,这是什么样的微操啊!
不过他到底还是个人!
只要是人就有弱点。
一般人的弱点源自人格的缺失,他似乎已经没有了,不过他还有两个儿子。让自己的血脉开枝散叶,家名不坠,这是刻在骨髓里的本能。
所以我打算从这点入手,直接跟他说定身封的事。
「其实于我赵国,盟友齐国或是宋国,并没有多大区别。」我对赵成道,「不过于左师而言,救宋却是百年不遇的机会。」
赵成举起杯子,用衣袖挡住扬了扬头。落下的时候,我看到他花白的鬍鬚上占了水滴,嘴唇却依旧从中开裂,露出鲜红的一道印记。
他上火很厉害。
最近除了李兑之死,能让他上火的事估计也就只有那两个儿子了吧。
「先生可有教我?」赵成平静道,好像对于定身封并不是十分渴求。
「此番齐国纠合燕国一同伐宋,或许魏国那边也会有所动作。宋国虽然风头正劲,终究难敌两大战国的夹击,战败乃是必然之数。」我道,「赵国若是与齐燕为盟,在宋国败落之后能得什么好处呢?赵国没有好处,左师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我偷偷看了一眼赵成。赵成满脸平静,目光投向远方。跟人说话时不与人对视是一种礼貌,但这也让我无从判断他是否在专注听我讲。因为短暂的停顿,赵成的目光颤动了一下,好歹算是给了我一个回应。
「然则赵国若是继续以宋国为盟友,从灵寿攻入燕国上党,所获城池却是实实在在的。」我道,「到时候燕国必然撤兵回救本土。宋国得以保全之后,必然会感激左师。那时候,名利双收,岂非上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