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这些钱算下来,一年百金貌似还有些保守。

这都还没算间谍牺牲之后的抚恤金呢。

「这个,国库或许不够丰裕……」看得出来,赵雍的确想打造一支间谍和反间谍大军,但是赵国连年用兵,国库太仓都已经面临空虚了。

我知道赵奢上任之后对各地仓储进行了巡视,严格要求了各地税务仓储管理,虽然有些激进,不过趋势总是好的,大概再过两年就能看到他的工作成果。治国就是如此,三年内能看到成果的事都算快的了,所以政治家着眼数十年数百年之后,政客却只看眼前利益。

呼,看来想借国家的钱搞情报工作还是没多大希望,只有继续等机会了。好在我有小翼,这孩子居然知道以战养战,用收来的保护费支付耳目的情报费,很有头脑。宁姜那边就有些让我深感悲催了,要不是侵吞下来的张氏家产,以及十三郎给的秘密分红,怎么满足那些饕餮的胃口?话说回来,宁姜的情报质量的确是要高很多。

不过光是这么几条孤零零的线路,别说间谍网,就连豪族大户们有意无意编织的消息网都算不上!

「对了,寡人向宗室加重税赋,如何?」赵雍突然激动起来,「公族、卿士、大夫与百姓一体纳税!每年每家多出一倍人服役。」

我木然地看着赵雍,这孩子真的很不让人省心吶!

你是想引发国人暴动之类的历史事件么?这样下去就算沙丘没有变,总有各种「变」等着你!

何况赵国是因为没有一体纳税的立法么?并不尽然。按照赵国法律,公族卿士大夫都是要纳税的。问题是你儿子赵胜就敢带头抗税,税官严格执法之后差点还被斩首。恶劣的司法环境才是问题的根源,你这是在舍本求末。

不过我现在也明白了,正史上赵雍被围禁三个月,居然没有一支勤王兵起来勤王,正是因为你把赵国的强盛看得太重,忽略了营造利益共同体,甚至站到整个统治阶级对面!所有人都被迫跟着你的战车狂奔,你乐在其中,人家什么感受你知道么?大家都很疲惫的!

「你的想法是很好的,真要这么执行,赵国的强大指日可待,但是……」我拖长了声音,「你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所有贵族团结起来将你流放到国外去。」

「寡人手中数十万甲士,还怕他们!」赵雍冷笑。

姑且不说你吹牛吧。人真要被逼急了,只要埋伏几个死士就能解决你了,数十万甲士顶毛用?

我道:「专诸聂政之事犹未远,主父已经忘了么?」

赵雍无语了。

晨困刚刚过去,鄙人谈性正浓,接连又道:「此次沙丘之事看似是安阳君想夺位,实则也是国内宗族骚然欲动。如果你不愿意放下身段从宗族内部解决问题,即便沙丘无事,下次总还会有别的事变。只有一日捉贼,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赵雍长嘆一声,站起来走了两步,将剑收回鞘内,问我道:「我赵国自简襄以来,历经几世了?」

这个问题不能算是问题,这是在赵国混饭吃的基本常识问题。从简子开始到现在的赵王何,已经传了八世九君。

「不曾内乱的传国有几次?」赵雍又问。

风起沙丘 第52章 第五十章 出奔(三)

印象里赵国的传承是挺悲剧的,内乱不断。

不曾内乱的传国,让我想想……简子传襄子不能算。襄子传桓子,桓子被献候击杀;献候传烈候倒是没事,不过到了烈候赵籍才与魏、韩一道获得了周天子的册封,成为真正的诸侯,赵国立国应该从他开始算。

烈候被自己的弟弟武公谋害。武公死后,敬候打败了武公的儿子赵朝,迁都邯郸。敬候死后有公子胜与公子种争立的内乱,最后公子种胜出,是为成候。成候有三个儿子,公子语、公子渠、公子成。此次内乱在公子语与公子渠之间展开,最后公子语胜出,为肃候,也就是赵雍的老爸。

这么一盘点下来我也吓了一跳,从烈候开国以来,赵室传国唯一和平而没有内乱的一次就是赵雍继位了。而且只要是对当时环境有所了解的人,就能知道赵雍之所以能够平安继位,并非赵国公族们变成了善男信女。

首先是赵雍的身份。肃候就他一个儿子,从大义上来说国君非他莫属。

其次是肃候的葬礼。当时大国如秦、楚、燕、齐、魏,都派出数以万计的锐师前来参加葬仪。一般诸侯薨,往吊的最多只是个百人使团,诸国这样做派显然是有族灭赵室瓜分其地的想法。幸好当时的辅臣都不差,赵雍自己也很争气,没让他们得逞。我相信那时候的国君宝座一定很烫,让那帮公室避之不及。

「寡人的禅位真是怠政么!」赵雍盯着我的眼睛,「寡人只是想终结这种同室操戈的丑事罢了!」

虽然你说得很认真,但是一般盯着别人眼睛是因为对自己的话缺乏自信,极度渴望知道对方是否相信的一种表现。

真相只有一个!

你丫就是怠政!

不过你找的这个理由也算过得去,简子要是复活看到自己的子孙这副德性,估计能再被气死。

为毛同样的基因,秦人就没你们这么多么蛾子啊!

要不是我上辈子是越国人,我早就否认自己的赵人身份了!可惜越国已经在十一年前被楚国灭掉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