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细盘问了几句,算算日子赵奢也应该准备好迎战粟封了。不过从军心上来说,赵奢用的燕兵,很有可能临阵倒戈。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我兵分三路,支援赵奢。
第一路,派出天璇堂众星夜驰往燕国,传说燕王,告诉他如果敢打赵奢,就是对赵国宣战。
第二路,派人前往齐国,让苏秦想办法消解燕王的愤怒。
第三路,亲自去见赵何,求援兵。
当然,这个时候我自己首先得有援兵——公子怀。
公子怀已经显怀了,这让赵何十分头痛。好在这种有伤风化的事在列国间从来没少过,每年都能听到某国的公室传出这类丑闻,只是这次轮到他自己头上有些不爽罢了。
赵何也已经见过了赵括,靠着一手承自高人的剑术让赵何惊嘆不已。赵何原本就好剑,看看妹夫剑术这么高超,无意中已经舒泰多了。
现在要救的可是赵括他爹!
「自从灭了中山之后,我赵国雄师便再无一用之地,如今国中众贤盈朝,正是一战试我锐气的好机会!」赵何听了之后比我还激动,当即表态要发兵驰援赵奢的集宁城。
虽然赵奢只是立了个寨子,但是并不妨碍我把它叫做「城」。
集宁,取的就是集兵宁境之意。
赵何听说那是一座城,又有自己的亲家,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先生以为,发兵几何?」赵奢问道。
「燕国正筹备军力,欲与齐国伐宋,如今攻我集宁的军队不会太多。」我道,「起北地兵十万,足矣。」
北地多是畜牧业,春夏徵兵对于人民生活影响不大。南方主要是农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很大。不过这次春耕进行得很好,因为工具的改进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还在播种之前开垦了大片的荒地。
「十万,」赵何沉吟了一下,「够么?」
够了……这个真的够了。
「父王每次都是二十万以上啊。」赵何道,「先生,以谁为将军呢?」
「臣有一人,足以挡十万兵。」我道。
「先生请说,是谁人?」赵何一脸好奇。
「田章!」
田章是在上个月到的赵国,安安静静住进了为他准备的宅院。因为他耽搁得实在太久,所以这座宅院已经等了他很久,里面的侍女因为无人服侍都要无聊死了。
不过他终于来了。
这位率领齐军五十日破燕的传奇人物,终于出现在了赵国的土地上。他虽然说不愿意带领外国军队,但是打个旗号出去露个脸总没问题吧?在下帮了您老这么大的忙,成全了您的忠义,这点小忙总得帮吧!
「可是那个五十日破燕的田章!」赵何一脸激动。
我故作镇定地点了点头。
「寡人这就拜他为上将军!」赵何面色潮红,「传魏齐!」
魏齐是王文学,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高级别会议的。内侍很快就带着我的老熟人魏齐进来,拜见赵王。
「魏齐,拟诏,寡人要抗燕!」赵何一口气将战争宣言说完,又拜田章为上将军带领十万北地兵保卫集宁,也不知道魏齐是不是能够记住这么多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充满了情绪感的内容。
「诺!」魏齐看了我一眼,躬身揖礼退到门口方才转身出去。
「然则仅此还不够,」我道,「还要让齐国尽快攻宋。」
「先生不是一直主张结盟宋国么?」赵何疑惑道。
「因为齐国必败!」我道。
我已经很久不说这么满的话了,生怕被人打脸。不过这次倒是很有信心。齐国的盐价粮价波动不大,但是铁价一直在持续上涨。这就意味着齐国明显缺乏铁储备。现在铁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除了秦国依旧恪守着青铜兵器不放,大部分诸侯国都已经转向了这种新兴材料。
真的材料越新越高级么?
当然不是!
在缺乏科学实验的环境中,摸索最佳配方是十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难道秦国人不知道铁么?他们固执地使用青铜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最优的青铜兵器铸造配方和加工工艺!在实际效果无法超越青铜器的情况下,铁器理所当然地被鄙视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山东六国这么着急换铁兵器,就连赵国都有这样的风潮,我只是还没有理会罢了。反正现在国库没钱,想大规模换装是不可能的。
齐国很有钱,所以他们要换。
陶朱公手里,有一批质量不太好的兵器,我以墨燎的身份建议他卖给齐国。同时我又以狐婴的身份,建议苏秦说服齐王把这批劣等货买下来。并且价格不便宜。
至于宋国那边,一样是从陶邑买来的东西,质量都是上乘的。魏国人还贱卖了一批粮食给他们,以保证他们的战争能力。
而且,宋国可能会是第一支用风筝挂旗作为信号的军队。
有墨者给了他们一套简单的旗语,以及风筝的制作方法。
赵何决定出兵之后,最新的消息传到了宋国手里,我十分肯定地告诉他,只要齐国敢打你宋国。赵国就会进攻燕国!而且燕国到时候肯定挡不住,那时候赵国就会直接攻入齐国,与你共同伐齐。
宋王对此的反应很高兴,仇郝的待遇升了一级。也让这位老臣发现,自己在宋国这么多年,靠山依旧是赵国,于是他派了一个返乡团回到赵国,算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